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4)
2023(10081)
2022(7773)
2021(7209)
2020(5661)
2019(12991)
2018(13186)
2017(25330)
2016(13643)
2015(15379)
2014(15522)
2013(15044)
2012(13217)
2011(11960)
2010(12427)
2009(11556)
2008(11267)
2007(10205)
2006(9288)
2005(8311)
作者
(39006)
(33052)
(32439)
(30899)
(20483)
(15599)
(14536)
(12800)
(12522)
(11418)
(11112)
(10992)
(10263)
(10257)
(10063)
(9869)
(9538)
(9479)
(9411)
(9205)
(8060)
(8056)
(8041)
(7748)
(7433)
(7394)
(7313)
(6985)
(6679)
(6465)
学科
(66635)
经济(66575)
(49271)
(42053)
农业(32775)
管理(30421)
方法(24089)
数学(22099)
数学方法(21599)
(20859)
企业(20859)
业经(20514)
中国(19802)
地方(15995)
(13902)
农业经济(12460)
发展(11463)
(11454)
(11274)
(9741)
(9682)
农村(9651)
(9441)
(9439)
(8942)
贸易(8936)
理论(8773)
(8707)
(8652)
土地(8640)
机构
学院(198500)
大学(191586)
(82399)
经济(80530)
管理(76970)
理学(66924)
理学院(66246)
研究(65651)
管理学(64754)
管理学院(64421)
(52149)
中国(51134)
科学(40401)
(40399)
农业(39311)
业大(35959)
(32692)
(32136)
中心(31550)
(30626)
研究所(29117)
(26817)
师范(26614)
财经(25978)
农业大学(24586)
北京(24558)
(24192)
经济学(24187)
(23707)
经济管理(23523)
基金
项目(134538)
科学(107043)
研究(100006)
基金(97449)
(84364)
国家(83593)
科学基金(72838)
社会(65403)
社会科(61648)
社会科学(61631)
(54544)
基金项目(51625)
自然(45642)
自然科(44651)
自然科学(44646)
教育(44527)
(44111)
自然科学基金(43802)
编号(42362)
资助(38700)
成果(32550)
(30747)
(30613)
重点(29604)
(28941)
课题(28551)
(27448)
国家社会(27163)
创新(25650)
发展(25102)
期刊
(98437)
经济(98437)
(58780)
研究(55451)
中国(41695)
农业(39793)
科学(29418)
学报(29090)
管理(24013)
大学(23866)
业经(23656)
学学(22849)
(22013)
(19703)
金融(19703)
教育(19668)
技术(18401)
(18132)
问题(15921)
农业经济(14928)
农村(14656)
(14656)
经济研究(12948)
(12213)
财经(11782)
世界(11003)
统计(10756)
资源(10657)
经济问题(10529)
技术经济(10282)
共检索到292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本文从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这两种聚集经济效应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模式转换的方向、条件和路径。本项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聚集效应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或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官锡强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工业充分发展为主导,城镇化进程应与农地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发展二、三产业,构建网络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乡镇产业集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向梅  何署子  
根据城镇化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两大类。通过对德州政府主动型城镇化和郑各庄市场型城镇化两种模式的介绍,得出两种模式在适用经济条件、产权和收益分配、城镇化与产业化关系以及上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异同,进而提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化以及法制化建设,将是转型时期完善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城镇化模式,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选择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应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顺应民意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和城乡规划、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当地人文资源条件、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和百姓的愿望要求等各种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在重庆市36个区县发放了开展1000份调研问卷,同时选取大足区长虹村、涪陵区二渡村、璧山区船形村等10个村社开展田间调研,内容涉及农村居住形态演变、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庆明  
陶然、曹广忠在《改革》2008年第10期发表《"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以下简称《空间城镇化》)认为,"从根本上扭转土地出让的非市场化操作局面,就必须首先实现土地征用市场化,或者说建立农地转工、商业等非农用地过程中农民与包括城市政府、开发商在内的用地者之间直接协商机制。这就要求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用地者可以直接与村集体进行土地交易,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平  
指出当前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土地机制矛盾,并分析了其深层因素,并基于江苏小城镇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关于土地机制的创新对策和价值伦理讨论,以期找寻出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性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春音  
本文在承认城镇化是必经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前提下 ,分析了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为全球化浪潮的城市化在 2 1世纪中叶的中国必将全面实现 ;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冲突 ,认为目前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中国城市从城镇化上升到城市化的契机 ,提出重组乡镇企业产业布局、发挥地区工业聚集效应、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及其产业化 ,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燕韡  
农村工业化是在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工业化形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生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与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出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规模性转移,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将转向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下移,由过去的以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小城镇为主。我国特有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与小城镇化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美好的明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茂昆  张明斗  
以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思路与实践是一种外生型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市场主体的自主性,造成城镇化效率低下。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应选择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化模式。本文通过城镇化发展模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我国内生型道路及其要素,提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的逻辑关系、强化新型城镇化包容性的发展力度、合理有效分配城市级差地租收益等一系列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瑾  韩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全社会投资迅速增长,土地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于征地模式及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农地征用过程中争议矛盾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志利  王伟哲  
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资源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利用率不高、服务能力较差等问题,应采取建设新型职教集团、农村社区学院、职业教育联盟、职业教育园区以及实行"类产业化"经营等五种资源整合模式,运用政府调控、市场调节以及综合推动等手段,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资金投入、运行规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办学形式、物质资产等方面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对职业教育服务的现实诉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我国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当前农村急剧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人口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建立了内在的关联性。城镇化建设既形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集中表达机制,同时也为传统家庭供给模式向社会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政府主导、家庭先行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成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政策部门有必要从筹资、规划、递送、管理等层面推动农村养老模式转型与新模式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