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9)
2023(10591)
2022(8393)
2021(7533)
2020(5779)
2019(13355)
2018(13487)
2017(25813)
2016(14045)
2015(15473)
2014(15728)
2013(15284)
2012(14239)
2011(13069)
2010(13302)
2009(12560)
2008(12696)
2007(11591)
2006(11067)
2005(10817)
作者
(40355)
(33386)
(33222)
(31933)
(21608)
(15924)
(15211)
(13150)
(12633)
(12142)
(11589)
(11304)
(10962)
(10930)
(10923)
(10328)
(9851)
(9738)
(9705)
(9278)
(8749)
(8272)
(8109)
(7768)
(7613)
(7604)
(7535)
(7484)
(6899)
(6467)
学科
(65954)
经济(65883)
(35169)
管理(34997)
(27217)
企业(27217)
中国(24068)
地方(20260)
(20204)
银行(20191)
(20093)
(19203)
(19198)
方法(18456)
业经(17181)
(16672)
金融(16672)
数学(15704)
数学方法(15610)
(14087)
农业(12627)
(12563)
(12120)
(11110)
制度(11109)
地方经济(10634)
(10504)
贸易(10488)
(10164)
(10032)
机构
学院(196845)
大学(195481)
(87137)
经济(85264)
研究(76048)
管理(69973)
中国(65473)
理学(56843)
理学院(56173)
管理学(55337)
管理学院(54946)
(44945)
(43724)
科学(41957)
(39055)
中心(34637)
研究所(34361)
(33271)
财经(33125)
(33106)
(29960)
北京(29091)
(27605)
师范(27332)
经济学(27332)
(27137)
(27018)
(26489)
银行(25448)
农业(25170)
基金
项目(115320)
科学(90879)
研究(89174)
基金(81731)
(70046)
国家(69376)
科学基金(59280)
社会(57007)
社会科(54085)
社会科学(54068)
(45341)
基金项目(41616)
教育(40497)
(37613)
编号(36747)
自然(35014)
自然科(34164)
自然科学(34158)
自然科学基金(33555)
资助(33508)
成果(31258)
(31198)
课题(27001)
重点(26468)
发展(25840)
(25386)
(25281)
(23809)
国家社会(23686)
(23352)
期刊
(111697)
经济(111697)
研究(74092)
中国(51294)
(39372)
金融(39372)
(34153)
(32907)
管理(29902)
教育(27548)
学报(26071)
科学(25765)
大学(20697)
农业(20663)
学学(19036)
业经(18899)
经济研究(18012)
财经(17729)
技术(17466)
(15267)
问题(14496)
国际(11342)
(11259)
理论(10986)
(10950)
世界(10539)
改革(9962)
(9962)
商业(9801)
现代(9760)
共检索到345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娉  李博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要求,而微观主体的预算软约束已经成为影响利率传导效率、阻碍利率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本文以1997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研究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预算软约束对城投债发行定价的影响,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并就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然是典型的预算软约束主体,利率敏感性不足;城投债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城投债评级特征对发行利差有重大影响;市场参与者对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有明确的预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何勤英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土地市场化改革,为地方政府财政解困贡献力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何勤英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伟健  郭永斌  陈潇  
根据2014年8月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预算法修正案》,明确允许省级地方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部分必须建设资金。2015年以来,31个省级政府和5个计划单列市开始自发自还地方债券。根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2015年预算草案》和国务院批准,2015年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预计3.8万亿元,其中置换债券3.2万亿元,新增债券0.6万亿元。从发行规模来看,根据中债资信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周芳  
在回顾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及其过程的基础上 ,选择了涵盖改革前后及其不同阶段的新股为研究样本 ,就样本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后一年的价格水平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苑德军  黄格非  张剑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导致股价扭曲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要取得预期成效,面临的困难很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叶龙  刘海浩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改革和市场化探索赵叶龙刘海浩199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达2,200多亿元(含短期国库券),创16年来国债发行的最高纪录,取得了多品种、多批量、滚动发行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发行1800多亿元可流通债券,财政部全面试行了公开招标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问陶  黄莹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股发行从固定价格制到询价制的过程中各投资主体行为的变化,以及询价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强  
选择什么样的利率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先导利率关系到利率市场化的成败和我国金融体系深化的进程 ,国债发行利率作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但是我国的国债发行利率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面临着许多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过程中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和逐步推进的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若鸿  邓晓兰  许晏君  
本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和文本识别方法,构建了2012—2017年地方融资平台政治关联数据库,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弱化政治关联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化政治关联能够显著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并且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弱化政治关联主要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缓解政策性负担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亦有证据表明地方政府正逐步减少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补贴,但是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与理论预期相反,弱化政治关联未能显著降低地方融资平台的破产风险,甚至在转型当期降低了地方融资平台的经营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效应在不同经营行业的地方融资平台、不同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外部环境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政策效应作了初步探索,为防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同生辉  黄张凯  
为了确定影响我国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城投债券发行利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城投债券的期限、发行规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城投公司是否控股上市公司以及城投平台政府当年的财政预算收入。研究结果说明在确定城投债券票面利率时应当对这几个因素重点加以考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佟岩   李鑫   徐国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融资平台通过持股上市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产业化转型。本文在债券定价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7—2021年城投债发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显著降低了城投债的发行利差,并且相较于参股上市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帮助融资平台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发行利差。机制检验发现,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是通过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提高媒体监督力度实现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当融资平台公益性职能较强、地方政府救助能力较弱、地区制度环境较差,以及持股公司的财务状况较好、市场竞争地位较高、股利分配较多时,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融资平台持股上市公司这一新颖的角度切入,丰富了城投债发行定价和融资平台转型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也具有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睿  胡冰  王月  
当前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银行面对利差缩小、利差收入下降,客户融资选择多样性以及议价能力提高等挑战,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变得日益重要与紧迫。本文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背景,阐述了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的意义及国外经验实践与启示,并通过介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现状及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建设的影响,揭示了利率定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优化利率定价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康  黄嘉  陆军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非同步性和经济体系中的摩擦因素,使得传统净利差分析难以准确地刻画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决定行为。本文立足于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实背景,构建了一个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框架下的银行利率决定模型,并基于1996—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率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1)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内生决定的。控制了期限结构之后,这种内生关系依然成立。(2)基准利率、市场溢价和政策溢价是影响利率决定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它们的期限结构效应具有非对称性。(3)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提升贷款利率在存款定价中的作用,提高外部因素影响的有效性,以及降低其期限结构的非对称性。基于银行异质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银行体系的二元结构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降低了外部因素在银行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培育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