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0)
- 2023(9731)
- 2022(8126)
- 2021(7094)
- 2020(5931)
- 2019(13382)
- 2018(13054)
- 2017(25211)
- 2016(13309)
- 2015(14816)
- 2014(14863)
- 2013(14929)
- 2012(14058)
- 2011(12959)
- 2010(13481)
- 2009(12927)
- 2008(12533)
- 2007(11355)
- 2006(10510)
- 2005(9927)
- 学科
- 济(81105)
- 经济(81018)
- 管理(44262)
- 业(37099)
- 企(30315)
- 企业(30315)
- 方法(24244)
- 中国(21743)
- 地方(21393)
- 数学(21224)
- 数学方法(21081)
- 财(17495)
- 制(17352)
- 农(15579)
- 业经(15270)
- 学(13859)
- 地方经济(13664)
- 体(13170)
- 环境(11595)
- 融(11284)
- 金融(11281)
- 银(10814)
- 银行(10802)
- 农业(10621)
- 行(10376)
- 体制(10324)
- 产业(9948)
- 务(9788)
- 财务(9766)
- 财务管理(9744)
- 机构
- 大学(206146)
- 学院(204435)
- 济(99698)
- 经济(97668)
- 研究(75531)
- 管理(75328)
- 理学(63886)
- 理学院(63105)
- 管理学(62245)
- 管理学院(61825)
- 中国(57030)
- 财(46474)
- 京(43142)
- 科学(41062)
- 所(36972)
- 财经(36172)
- 中心(33277)
- 经济学(33101)
- 研究所(32830)
- 经(32618)
- 江(31837)
- 经济学院(29305)
- 院(27428)
- 北京(27301)
- 农(26678)
- 财经大学(26597)
- 范(25913)
- 师范(25695)
- 业大(24592)
- 州(24507)
- 基金
- 项目(129505)
- 科学(104125)
- 基金(96788)
- 研究(95645)
- 家(82965)
- 国家(82326)
- 科学基金(71712)
- 社会(66437)
- 社会科(63161)
- 社会科学(63145)
- 基金项目(50716)
- 省(48656)
- 自然(43238)
- 教育(42870)
- 自然科(42214)
- 自然科学(42203)
- 自然科学基金(41432)
- 划(40754)
- 资助(38949)
- 编号(35867)
- 成果(30071)
- 部(29625)
- 重点(29507)
- 制(29269)
- 发(29009)
- 国家社会(28759)
- 创(26294)
- 教育部(26245)
- 课题(26151)
- 人文(25341)
共检索到324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国政
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临空经济的形成与演进有基本动力和支撑条件两种因素。其中基本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外因两种作用。内因是指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临空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外因是指机场所在城市的推动与支持;支撑条件可以分为政策支持、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生产要素、市场条件等方面。临空经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圈层,产业布局应按照不同圈层的特点来进行。临空经济的形成使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从城市的地理边缘演化为城市经济的中心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乃彬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边缘城市 临空经济区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允春
本文提出动力机制是驱动临空经济演进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基础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是推动临空经济演进的三种动力,然后依据三种动力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差异性所产生的演化路径,提出了"基于时间成本的区位选择机制"是机场极化空间阶段的形成机制,临空产业综合体空间的演进机制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临空产业链群的网络协同机制"和"基于机场竞争优势获取的资源要素需求机制",知识创新空间阶段的演进机制是"创新机制"。
关键词:
临空经济 机场 动力 动力机制 演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萍
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中心城市边缘圈域经济的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转型初期、深入发展阶段和新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生产要素报酬率、商品市场价格、企业利润的地域空间差异变动、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是诱致中心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现象的内在经济动因,提出应以稀缺性最强且最缺乏市场供求弹性的生产要素为核心,在中心城市与其边缘圈域之间优化配置资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孙静
本文研究了城市和圈层空间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结论表明,城市向圈层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增强,能够缩小城市与圈层之间的经济差距。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更高强度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没有加快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而是扩大了城市与圈层之间经济产出的差异。在城市向圈层地区知识溢出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政府在公共支出决策时会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城市中,强化了城市与圈层地区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
关键词:
城市圈层结构 溢出效应 空间经济结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来璐 李世峰 谭建欣 程昊
大城市边缘区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前沿,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适应了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要求,该区域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大城市边缘区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初级动力、二级动力、调节与刺激动力。城市居民去城市边缘区旅游观光的意愿、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的从业意愿,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业观光休闲产业流动,是产业发展的初级动力;比较效益驱动、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是产业发展的二级动力;政策也是导致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在大城市边缘区集聚的重要因素,是该产业发展的调节...
关键词:
大城市边缘区 农业观光休闲产业 动力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羡梅
城市历来是最能集中体现人类文明的地方,特别是近代以来,它所承担的职能和它所起的作用,已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更加发达的时代。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已经和城市、甚至国家的兴衰连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城市经济的兴衰成了经济工作的焦点。城市经济兴与衰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建立起动力机制,也就是说,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中,具备了功能良好的造血系统,城市经济则必然会走向兴旺,否则,城市经济会因为缺乏新鲜的血液而走向衰弱。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亚斌 黄吉林 曾铮
借助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中心城市的出现、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区域“圈层”经济形态演变的研究,本文将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涉及的“微观主体”、“中观层面”和“宏观整体”融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得出如下结论:一国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应在区域“圈层”经济内部实现产业企业的合理转移、分工和技术扩散来提升“圈层”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再通过产业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实现不同“圈层”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协同升级,并最终达到提升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泽 李东
新古典增长理论发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找到经济长期增长的进路与方向。但是圉于经典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技术进步的作用被看作是外生的。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发现对于研究工作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经济外部性,确立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它们具有总的边际报酬不变,甚至递增规律,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相当大的外部性又不致引起私人垄断的存在。在贸易理论和分工理论之后,新增长理论成为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光
随着港口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向外扩散,以港口为原点、港口城市为轴心,形成了以港口核心圈层、辐射圈层和影响圈层的结构。应从地理区位、港口定位、城市站位、政策到位等多个视角解读港口经济圈的必备条件,从基础条件、港口产业、运输体系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
关键词:
港口经济圈 圈层结构 宁波舟山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光
随着港口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逐步向外扩散,以港口为原点、港口城市为轴心,形成了以港口核心圈层、辐射圈层和影响圈层的结构。应从地理区位、港口定位、城市站位、政策到位等多个视角解读港口经济圈的必备条件,从基础条件、港口产业、运输体系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
关键词:
港口经济圈 圈层结构 宁波舟山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敏 林凯旋 黄亚平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建构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的解释框架,即"综合干预模型",本文提出三个观点:首先,制度变迁是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其次,影响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会;最后,三大主体在不同的土地租金剩余分配激励下,通过差异化的空间生产活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20世纪8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个国家及地区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冲击。其中,全球化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影响尤引人关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可以动态、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的形成、发展及衰败等动态过程,揭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新机制。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呈现出主体的多元化、动力机制的不均衡性及不稳定性等新特点和新内容。经济全球化通过提高中国城市专业化水平与交易效率,增强了中国城市分工演进水平,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本文从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导向角度,对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消费升级是拉动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侧动力,技术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了供给侧动力,与拉力和推力相匹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国家因势利导的调控政策共同作用于供需两方面,尤其是对制定以土地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制度政策三者共同构成驱动力,促进城市经济沿着绿色、人文和智慧的路径逐步实现转型升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
关键词:
城市经济 转型升级 动力 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瑜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内生与外源动力因素及其动力子要素,阐释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并通过创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转换器模块,揭示驱动力作用下的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资源型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