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7)
- 2023(10885)
- 2022(9145)
- 2021(8191)
- 2020(6791)
- 2019(15034)
- 2018(15066)
- 2017(27597)
- 2016(15272)
- 2015(17328)
- 2014(17602)
- 2013(17274)
- 2012(16545)
- 2011(15749)
- 2010(16382)
- 2009(15605)
- 2008(14880)
- 2007(13757)
- 2006(12857)
- 2005(11919)
- 学科
- 济(81981)
- 经济(81902)
- 管理(47830)
- 业(32721)
- 企(26639)
- 企业(26639)
- 方法(24312)
- 学(22660)
- 地方(22563)
- 中国(22059)
- 数学(19959)
- 数学方法(19737)
- 环境(19228)
- 农(16417)
- 业经(15250)
- 地方经济(14111)
- 制(13674)
- 财(13436)
- 和(12856)
- 理论(12820)
- 资源(12761)
- 划(12308)
- 发(11787)
- 融(11393)
- 金融(11385)
- 体(11209)
- 农业(11068)
- 银(10477)
- 银行(10438)
- 经济学(10160)
- 机构
- 大学(242355)
- 学院(240219)
- 济(98732)
- 经济(96283)
- 研究(94722)
- 管理(81793)
- 中国(69977)
- 理学(68102)
- 理学院(67134)
- 管理学(65744)
- 管理学院(65334)
- 科学(61683)
- 京(55316)
- 所(50878)
- 研究所(46312)
- 农(45341)
- 财(44103)
- 中心(41316)
- 江(39193)
- 业大(37654)
- 农业(35779)
- 北京(35425)
- 财经(34374)
- 范(34370)
- 院(34285)
- 师范(33920)
- 州(31229)
- 经(30882)
- 经济学(30810)
- 省(30446)
- 基金
- 项目(155979)
- 科学(120498)
- 基金(111289)
- 研究(108277)
- 家(100518)
- 国家(99741)
- 科学基金(82636)
- 社会(68580)
- 社会科(64826)
- 社会科学(64802)
- 省(61060)
- 基金项目(58041)
- 自然(54270)
- 自然科(52704)
- 自然科学(52680)
- 划(52379)
- 自然科学基金(51661)
- 教育(47988)
- 资助(46052)
- 编号(41953)
- 重点(36377)
- 发(35477)
- 成果(35133)
- 部(32995)
- 课题(31353)
- 创(30386)
- 计划(30138)
- 科研(29092)
- 国家社会(28890)
- 创新(28678)
- 期刊
- 济(124968)
- 经济(124968)
- 研究(75397)
- 中国(54419)
- 学报(46798)
- 科学(40718)
- 农(40432)
- 财(33905)
- 大学(33542)
- 管理(32349)
- 学学(31527)
- 农业(27245)
- 教育(24797)
- 技术(20656)
- 融(19554)
- 金融(19554)
- 经济研究(19457)
- 财经(19061)
- 问题(17431)
- 业经(17378)
- 经(16730)
- 资源(15148)
- 图书(14446)
- 业(14349)
- 版(12376)
- 技术经济(12246)
- 业大(11413)
- 贸(11301)
- 现代(11261)
- 世界(11091)
共检索到38420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传栋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过程是由城市的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这三个过程结合进行的。形成这三种过程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人工形成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分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进行联系,使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人口消费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人类要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实现城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再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小杉 高吉喜
利用能值分析法,对1985年、1995年、2005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做了计算和分析,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产品能值货币价值约7920亿$,年消耗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产品约10300亿$,年进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大约是年出口资源产品能值总量的2倍;而1985-2005年20年间中国生态经济系统资源利用总量不断增大,年递增幅度达到了10.87%,2005年能值利用总量大约是1985年的3倍,以致以能值折算的资源自给率由1985年的91.5%降低到2005年的81.5%;同时中国已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和原材料输出、工业成品输入为主转变为资源输入、工业成品输出为主的国...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冬梅 翟宝辉 侯旭峰 崔建国 李永贵
该文以北京市西南山区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实测该小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其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系统、综合、动态的观点分析了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对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1∶13∶5调整为1∶6 0∶5 1后,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 4%提高到97 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每年的905t km2下降到226t km2;地表径流量由853 4×104m3减少到542 5×104m3,降低了34 63%;每年可减少径流泥沙2 65×104t;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6 9%。农、林、牧人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瑞芳 邓素芳
环境污染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和维护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 环境修复 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耀军 成升魁 闵庆文 黄金川
资源型城市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论述了用能量和货币评价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不足;介绍了H.T.Odum的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及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最后以铜川市为例,对其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铜川市是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从1949年到2000年的51年间,铜川为外地输出了2541亿元的财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是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其次是从外地输入的资源与产品,再次是当地的可更新资源;能值货币比值上升,能值利用强度下降,但仍然对资源深加工不够,技术水平较低;环境负荷不断增加,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单位GDP废物排...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能值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劲松 王东升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类城市。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辖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本应为其带来巨大财富。但实际上,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经济效益低下,财政困难,陷入"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悖论之中,资源枯竭城市更是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危机。本文运用能值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揭示了资源型城市在对外输出资源性产品、输入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价值双向流失。然而,以货币和需求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评价体系难以体现这一复合系统的资源环境价值和价值双向流失状况。进而,采用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的能值分析方法,以煤炭资源型城市铜...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缪凯
将开发区载体产品的定价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发区经济系统中政府主体、企业主体以及其交易关系的分析,将开发区载体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作为研究开发区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切入点。通过政府主体效用函数以及企业主体利润函数的引入,建立了开发区载体产品定价机制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发现,开发区载体产品定价机制模型表面上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利用厂商分析模型的例子,然而定价机制中所体现的供给需求均衡过程实质上却是在政府主体的效用最大化满足与企业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过程中相互博弈与均衡的结果,其结果是作为交易双方纽带的开发区载体产品的价格实现均衡。
关键词:
开发区 经济系统 载体产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铁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一步搞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当今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分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尤其城市,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心,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正确处理发展市场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改革目标模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桂芳 潘军
当今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 ,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包焕升
县级社会经济系统总体规划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展开,系统地论述有关的方法论将有助于该工作的进行。作者就多年工作体会从实践和理论上详细论述了总体规划涉及的主要概念、总体设计步骤、各子模型及总体模型的设计任务及要求,并建议了适当的数学模型手段。最后概括了总体规划特点和总的指导思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明全 王金达 刘景双
利用能值方法,从东南—西北方向选取吉林西部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四县市进行不同资源环境梯度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1年研究区多项能值指标差异明显:①系统稳定性方面,降水相对较多的长岭和乾安稳定性强于镇赉和大安。能值密度及能值投入率为长岭>乾安>大安>镇赉。能值产出以及能值积累量呈增大趋势,增幅长岭>乾安>大安>镇赉;②系统产出结构变化显著,虽然种植业比例有所下降,但一直是长岭、乾安的主导产业,镇赉、大安畜牧业超过种植业成为主导产业,系统平均能值产出率为长岭(1.89)<乾安(1.96)<大安(1.99)<镇赉(2.29);③环境负载率长岭<乾安<大安<镇赉,可持续...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德弟 沈月琴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刘德弟,沈月琴山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促进山区开发和发展,政府对山区实行经济扶持,专家学者对山区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由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半封闭向开放型转变,加速了山区经济、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鄢帮有 刘青 万金保 郑林 夏雨 黄齐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保护 资源利用 技术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光
基于共生型循环经济思想,从技术、自然、经济和产业组织等多个角度,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林业和造纸工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系统。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实际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的逻辑线路,依次研究制浆造纸子系统、资源与消费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循环经济核心结构模型及其多层次拓展结构模型。研究表明,资源、生态和价值链的循环运行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形成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共生发展机制:价值链要借助资源链和生态链实现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它又通过资金直接投入、供应链利益合理分配、各类市场交易的利益再分配等多种途径促进资源链和生态链的良性发展;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兆福 魏朝富 谢德体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人工控制的经济系统与土地自然生态系统耦合的复合系统,其运行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规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其运行的机制,并提出了调控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运行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运行机制 调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