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2)
2023(17979)
2022(14810)
2021(13475)
2020(11192)
2019(25598)
2018(25385)
2017(47730)
2016(26035)
2015(29602)
2014(29937)
2013(29372)
2012(27286)
2011(24881)
2010(25383)
2009(23846)
2008(23684)
2007(21942)
2006(19506)
2005(17772)
作者
(77130)
(64428)
(64331)
(61456)
(41101)
(31027)
(29288)
(25045)
(24369)
(23291)
(22056)
(21823)
(20870)
(20626)
(19960)
(19818)
(19323)
(19123)
(18719)
(18441)
(16304)
(15908)
(15764)
(14814)
(14538)
(14524)
(14461)
(14169)
(13009)
(12920)
学科
(125920)
经济(125808)
管理(76851)
(72746)
(59975)
企业(59975)
方法(48636)
数学(42075)
数学方法(41363)
(33433)
中国(33350)
地方(29795)
业经(28219)
(26036)
(24868)
农业(22508)
(22080)
技术(21093)
理论(19689)
(19513)
贸易(19496)
(18806)
(18587)
银行(18551)
(18024)
金融(18022)
(17730)
(17353)
地方经济(16906)
环境(16678)
机构
学院(382915)
大学(380883)
(160579)
经济(157021)
管理(143049)
研究(131828)
理学(121804)
理学院(120367)
管理学(117898)
管理学院(117162)
中国(100902)
(81307)
科学(80470)
(72275)
(67670)
(62312)
(61227)
研究所(60862)
中心(60618)
财经(56576)
业大(54261)
(51753)
北京(51494)
师范(51263)
(50924)
经济学(49642)
(48753)
农业(48373)
(47301)
经济学院(44383)
基金
项目(244499)
科学(192347)
研究(180367)
基金(174618)
(151466)
国家(150195)
科学基金(128906)
社会(114257)
社会科(108144)
社会科学(108116)
(98114)
基金项目(91101)
教育(83922)
(81500)
自然(81372)
自然科(79523)
自然科学(79507)
自然科学基金(78044)
编号(73944)
资助(71652)
成果(61145)
重点(55715)
(54567)
(53903)
(52841)
课题(52667)
创新(49770)
国家社会(47100)
科研(46058)
大学(45451)
期刊
(189503)
经济(189503)
研究(115744)
中国(83499)
(58658)
学报(58033)
(57250)
管理(56419)
科学(54223)
教育(47184)
大学(44317)
学学(41326)
农业(39362)
技术(37890)
(35997)
金融(35997)
业经(30421)
经济研究(30338)
财经(28618)
(24842)
问题(24199)
技术经济(21727)
(21492)
统计(21298)
(19911)
图书(19606)
(18963)
(18653)
科技(18279)
商业(18091)
共检索到592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本文以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为背景,以苏南模式的区域化研究为贯穿,围绕发扬苏南模式在改革初期超前起步的机制优势、再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领先优势等问题,分层次展开论述。一是从对苏南模式形成和演进的来龙去脉的概括中,阐明其超前开拓城乡经济协同转型之路的迫切性及其对全国的指导意义;二是跟踪实践,指出苏南模式应以城乡经济一体、区域整合发展为创新演进方向;三是透过市县、城乡经济发展中体制矛盾的剖析,揭示行政区经济的行为方式将是苏南模式区域化演进的深层障碍;四是就县域经济与大中城市群的关系,对苏南模式区域化演进中的改革难点作探讨;五是联系苏南城乡区域整合的实践,针对若干现实矛盾,从对策思路上进一步讨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晓峰  
“苏南模式”:何以再创辉煌□朱晓峰[关键词:苏南模式濒临危机的深层原因再创奇迹的关键][朱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81]“苏南模式”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创造的奇迹,被视为对“唯私有论”有说服力的证伪。但是,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德学  
苏南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亟需一批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本文从苏南地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分析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力求探索出一套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地方及高校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旭章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中,某些地区企业规模并不大,但集聚于该地区所形成的行业规模很大,并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这种优势一旦出现,往往又成为该地区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点,这一现象很可以显示我国特有条件下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市场发育中带有特质性的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对苏南经济发展的某些行业规模优势分析,来透视行业规模经济的优势的内在经济因素,以及探讨如何发挥这种优势,促进行业经济水准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家骥  
本文充分肯定了“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提出了“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即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提升和转型,产学研相联合在乡镇企业中形成一批创新企业,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松川  邓世专  
"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核心之意是"区域合作",但是这种区域合作与既有的区域合作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它背后具有明显中国价值观取向的"议题区域化"模式。这种以"议题"触发区域合作进程,进而构建灵活多样的自贸区的区域化模式,对于各种复杂程度的区域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为困惑于当前活力不在的欧盟、亚太区域化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华  
中国经济的区域化构造及其模式方华长期以来,在我国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于部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而对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由市场经济运行内在生成的经济区域化的发展问题涉及较少。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国改革开放的重点正迅猛地从沿海向沿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丽军  徐小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备受关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存在非线性逻辑关系,通过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的沟通交流产生效能。文章基于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无序状态和动力能的分析,在自组织涨落与有序中探索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双方的长效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区域城乡差异及协调发展的新探索──评介《中国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研究》我国是一个疆域广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国情决定了城乡问题与区域问题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城乡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达状况。因此,只有把城乡经济(差异)与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陈宝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