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9)
2023(10862)
2022(9013)
2021(8224)
2020(6507)
2019(14832)
2018(14870)
2017(27431)
2016(15156)
2015(16935)
2014(17063)
2013(16577)
2012(15951)
2011(14543)
2010(14722)
2009(13325)
2008(12816)
2007(11505)
2006(10478)
2005(9665)
作者
(44690)
(37350)
(37085)
(35130)
(23787)
(18007)
(16858)
(14560)
(14478)
(13376)
(12772)
(12733)
(12242)
(11840)
(11648)
(11588)
(11023)
(11014)
(10788)
(10753)
(9574)
(9270)
(9059)
(8751)
(8414)
(8402)
(8247)
(8238)
(7672)
(7586)
学科
(64748)
经济(64671)
管理(35442)
(30375)
地方(25505)
中国(25334)
(20733)
(20376)
企业(20376)
方法(16334)
业经(15066)
(14150)
农业(14130)
数学(13720)
数学方法(13569)
地方经济(12838)
(12651)
(12414)
(11766)
环境(11555)
(11415)
金融(11407)
(11134)
银行(11114)
(10928)
理论(9845)
(9387)
(9197)
贸易(9184)
(9118)
机构
学院(208407)
大学(205236)
研究(81507)
(79432)
经济(77216)
管理(72076)
中国(60663)
理学(59669)
理学院(58700)
管理学(57584)
管理学院(57156)
科学(51719)
(47802)
(42143)
(40386)
研究所(38035)
(37195)
中心(37173)
(35271)
(33657)
师范(33309)
业大(31846)
农业(31463)
北京(30708)
(30191)
(28810)
(27669)
财经(27657)
师范大学(26864)
(24790)
基金
项目(137727)
科学(106767)
研究(102684)
基金(94819)
(83547)
国家(82771)
科学基金(69268)
社会(63479)
社会科(59851)
社会科学(59839)
(56407)
基金项目(50956)
(47759)
教育(45782)
编号(43292)
自然(42925)
自然科(41856)
自然科学(41841)
自然科学基金(40991)
资助(36603)
(36320)
成果(36024)
课题(32041)
重点(31555)
发展(29049)
(28581)
(28322)
(28107)
创新(26369)
(26072)
期刊
(103128)
经济(103128)
研究(67724)
中国(53797)
(38871)
学报(33694)
科学(31665)
教育(30347)
(27540)
农业(26445)
管理(26282)
大学(24745)
学学(22963)
(21419)
金融(21419)
技术(18770)
业经(18589)
经济研究(15371)
问题(14826)
图书(14006)
(13872)
财经(12979)
(12847)
资源(12183)
(11319)
(10727)
论坛(10727)
书馆(10459)
图书馆(10459)
科技(10270)
共检索到341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逸莹  
在万物皆媒的智能化传播时代,通过对书籍的文化特征和书店空间生产进行再编码,实体书店作为一种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新的价值。通过构建链接空间、交往空间、美学空间和想象空间,实体书店呈现出从场所向空间的过渡与转变。文章以合肥市实体书店为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探究实体书店如何延伸与拓展原有的物理空间,成为生产城市文化、情感、美学和社会关系的来源。旨在实现文化休闲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勾连,并以此作为合肥市"大湖名城"城市空间创新下城市意象的独特展现和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辜翼欣  刘泽溪  
受网络营销与数字出版的双重冲击,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作为都市文化传播空间,实体书店在传承大众文化的同时,也成为公共艺术和场景传播巧妙结合的独特介质。近年来,"场景经济""具身传播""品牌联结"等概念的兴起,为实体书店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即深耕场景优势,通过强化自身公共文化服务属性,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多元服务项目的复合式体验场域,构建知识共享和文化消费场景。如今,部分品牌实体书店通过以艺术审美和场景体验作为产业延伸的支撑点,将空间资源和审美意象表征变现为商业价值,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培养了自己的忠实用户,实现了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燕妮  谭华军  
实体书店是都市里的"人文氧吧",也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逛书店淘好书,这是一种值得传承的读书求知乃至成才方式。本文介绍了"北京民营书业三大天王"——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和国林风书店(后改为第三极书局)的发展兴衰,呼吁救护"都市人文氧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瑞宽  李九全  
探讨城市中实体书店的空间格局,对于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取西安市的实体书店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德地图API获取西安市城七区539个实体书店POI点的空间数据,利用DBSCAN聚类算法识别集群,揭示西安市城七区实体书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七区的实体书店已经形成5个不同等级的空间聚类,各个聚类所在区域的通达性较好,噪声点分布零散。(2)实体书店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街道的实体书店空间布局差异较大。(3)不同因素对实体书店的空间布局影响差异较大。其中,路网密度、公交站点密度、人口密度、商品房平均价格以及距最近高校距离与实体书店分布呈现正相关关系;距最近地铁站距离、距最近公共图书馆距离、距城区最近4A级以上景区距离与实体书店的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各项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空间差异显著。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韩冰  杨晓菲  
文章在分析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跨界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以佛山市图书馆"知识超市"和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为例,分析两种"图书馆+实体书店"跨界合作模式的异同,并指出两种跨界合作模式的4点成功经验:综合多种因素、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操作规则;提高读者要素在跨界合作中的比重,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根据图书馆职能合理设置跨界合作购书经费的比重。文章最后提出图书馆应以"图书馆+实体书店"模式为基础,大胆探索多元化的"图书馆+"模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书店与图书馆对服务大众阅读、传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书店和图书馆都面临着吸引人气、提高进店(馆)率的问题。近年来新型书店在城市崛起,公共图书馆开始走向民众,两者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更好的阅读体验。文章指出了当前城市新型书店和公共图书馆"功能错位"的现状,并分析了在城市人文空间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范畴下,二者如何实现和谐共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凌  高冰洁  李莹  王波  冯英  
当前,三分之一高校的校园实体书店数量出现下滑。在馆内开设书店的高校图书馆比例很低,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图书馆认为在图书馆里开办书店利大于弊,小部分图书馆认为图书馆本身就是大书店,无须再办书店。如果在馆内开办书店,图书馆希望国家和高校能够在政策、经济、管理、服务层面给予支持。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井琪  
文章基于信息化高速发展和纸质图书市场需求低迷的现实环境,分析了中国实体书店面对网络书店的冲击、数字化阅读的竞争、门店房租成本的上升,经营持续亏损、部分濒临倒闭或已关停歇业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了实体书店在维持传统运营模式的同时亟需改革创新,借助国家的政策扶持,试行多元化经营,拓展其文化功能,以适应读者新的阅读和购书习惯。文章最后构建了实体书店如何突破生存现状与制约瓶颈的理论框架,通过借鉴分析国外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经验,在针对中国实体书店改革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郎昱  
文章选取"中部崛起"代表城市——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市场、城市消费状况为准则的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及综合体理论发展规模与该城市自身条件的关系模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Sarah Werner  何亚丽  朱含雨  肖鹏  
当"近代早期书籍"(early modern book)遇上"数字工具",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关于这一议题,目前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层面:"获取"和"文本"。文章以早期英语图书在线、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等机构的数字化馆藏为例,对上述两个议题进行讨论。如果数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拉远与书籍的距离,重新认识这一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许可以藉此学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新知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春水  王灵恩  林明水  王磊  
以合肥市为例,从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4个维度构建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并用加权求和方法构建评价模型,确定城市服务业主导产业。结果表明:合肥市各服务业门类在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行业成长性和区域比较优势方面表现各有差异;最终筛选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数据量少,更容易操作,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Victoria Okojie,FNLA,CLN  
毫无疑问,纸本书在全球信息传播中始终占据垄断地位。然而,受技术发展驱动的电子书的兴起与引进,引发了关于纸本书使用期限的争论。本文综述了电子书在非洲图书行业中出现、兴起的过程,阐明了其对纸本书在竞争中图存所产生的杠杆作用。电子书虽然已被广泛传播和使用,但囿于费用、技术知识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在非洲仍尚未普及。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与信息服务提供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建立。本文认为,电子书的出现和兴起并不会导致纸本书的消亡,而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繁荣。电子书并不能替代纸本书,二者将会互为补充,长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彪  杨山  
随着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大城市通过外延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中心,在多中心作用下城市空间,尤其是房价空间的变化表现出异质性与复杂性。以快速发展的合肥市为例,从不同空间尺度利用地统计法研究城市房价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分析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以揭示城市空间结构与房价空间分异的逻辑关联。结果表明:(1)在主城区尺度上,房价空间分布与多中心结构相符,在各中心范围内形成了3个高房价区;(2)在中心区尺度上,各中心区房价呈现出圈层与扇形相混合的分布特征,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对其周边房价影响范围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变异模式;(3)影响房价空间分异的三类特征中,结构特征与邻里特征在主城区尺度上对房价空间分异产生了较大的作用;(4)不同功能的中心区房价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异,区位特征对旧城中心的影响最大,结构特征与区位特征均对行政中心有较大影响,结构特征是新区中心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华如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而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地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合肥市为例,在分析城市绿地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进行了探讨。基于景观生态规划最优化原则,立足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基本构型,提出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绿色廊道网络和增加绿地斑块的景观格局优化途径。文章旨在探讨合肥这一园林绿化质量层次较高的城市,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侠妹  陈媛媛  偶春  张清怡  姚晓洁  
城市绿色空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绿色空间演变及其生态效益,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合肥市区的遥感影像图,借助ENVI、ARCGIS、ArcView等相关软件,利用监督分类法对其进行解译分类,分析绿色空间演变及其在固碳、空气净化、暴雨径流削减、热岛效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合肥市区绿色空间面积降低516.59 km~2,其中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转化面积占据了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的74.9%,无植物覆盖、低植被覆盖度地区增加255.5 km~2,景观格局向破碎化且异质化发展;(2)合肥市区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总量上共计减少4.2亿元,固碳、大气污染物去除、暴雨径流削减分别减少了1.77亿元、548.9万元以及2.61亿元,同时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增至原来的700倍;(3)原围绕中心城区、长江西路等地的高温区,随城市空间扩展而不均匀的扩散到合肥市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同时研究区域内地表温度随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而增高,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合肥市区城市绿色空间面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而降低,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随之降低,致使城市出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降低、生态供需失衡、热岛效应加强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