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8)
2023(13887)
2022(11559)
2021(10880)
2020(9381)
2019(21242)
2018(21243)
2017(41736)
2016(22060)
2015(24613)
2014(24273)
2013(24001)
2012(21450)
2011(18864)
2010(19018)
2009(17742)
2008(17523)
2007(15652)
2006(13688)
2005(11950)
作者
(60061)
(50393)
(50211)
(47407)
(31891)
(24083)
(22756)
(19811)
(19123)
(17915)
(17013)
(16880)
(15895)
(15741)
(15314)
(15247)
(14827)
(14632)
(14420)
(14413)
(12322)
(12303)
(12290)
(11791)
(11345)
(11333)
(11063)
(11018)
(10034)
(9959)
学科
(98462)
(98312)
经济(98197)
(81008)
企业(81008)
管理(76568)
方法(47650)
(47236)
数学(39314)
数学方法(38685)
业经(31872)
农业(31382)
(29793)
中国(22334)
(21835)
财务(21781)
财务管理(21749)
企业财务(20596)
(20259)
技术(19066)
(17618)
理论(17133)
(16866)
贸易(16853)
(16405)
(16005)
(15830)
地方(15436)
(15210)
(13531)
机构
学院(313757)
大学(304591)
(133914)
管理(133897)
经济(131471)
理学(116631)
理学院(115607)
管理学(113609)
管理学院(113040)
研究(90805)
中国(75295)
(61597)
(60337)
(59502)
科学(53199)
财经(48507)
业大(48223)
(47362)
农业(45209)
中心(45088)
(44208)
(43302)
经济学(39609)
研究所(38987)
经济管理(37588)
北京(37538)
(36992)
经济学院(35915)
商学(35885)
财经大学(35616)
基金
项目(211199)
科学(170039)
基金(156752)
研究(156420)
(134124)
国家(132845)
科学基金(118314)
社会(102723)
社会科(97264)
社会科学(97240)
(83986)
基金项目(83156)
自然(76577)
自然科(74953)
自然科学(74936)
自然科学基金(73655)
教育(71575)
(67982)
编号(64052)
资助(63582)
成果(48492)
(47231)
(46755)
重点(45983)
(45062)
(43059)
创新(42975)
国家社会(42484)
课题(41632)
人文(41383)
期刊
(150656)
经济(150656)
研究(83705)
(60836)
中国(57181)
管理(52101)
(49818)
科学(42447)
农业(40896)
学报(40819)
大学(33912)
学学(32626)
业经(32228)
技术(31412)
(30317)
金融(30317)
教育(25144)
财经(23835)
经济研究(21767)
(21537)
(20493)
问题(20266)
技术经济(18443)
统计(16369)
商业(15788)
(15651)
(15331)
世界(15328)
现代(15222)
财会(15156)
共检索到45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纪月清  顾天竹  陈奕山  徐志刚  钟甫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直是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在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也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面。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一些广为人知的影响是它既表现出妨碍规模经济效率的一面也表现出有利于范围经济的一面。很少被提及的另一个影响是在紧挨着的小地块上如果不同步生产相同作物将会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个体决策自由度和配置效率受限,即无法迅速地将地块配置到高价农产品的生产中。基于租金可以简单而全面反映地块价值的假设,不同地块规模的经济价值差异应当表现为每亩地租的差别,本研究利用8省调查数据评估当前条件下地块规模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钟甫宁  
本文着重从地块层面考察规模经济及其来源,探讨要素不可分性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影响。本文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利用来自全国8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块规模对农机使用、劳动投入、土地投资、粮食单产以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地块规模变量并非在每种作物的各方程中都显著,但总的来说,扩大规模会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和进行土地投资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亩均劳动投入量。从成本方面看,水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随地块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即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小麦和玉米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地块规模则呈"正U型"关系,表现出由地块规模经济向地块规模不经济转变。从产量方面看,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地块规模呈"正U型"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则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成本方面的地块规模经济意味着地块合并整理、地块规模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单位面积产量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意味着处于撂荒和非粮化边缘的地块应该成为土地整理政策的重点对象。此外,除了地块合并整理外,"联耕联种"等也是地块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钟甫宁  
本文着重从地块层面考察规模经济及其来源,探讨要素不可分性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影响。本文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利用来自全国8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块规模对农机使用、劳动投入、土地投资、粮食单产以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地块规模变量并非在每种作物的各方程中都显著,但总的来说,扩大规模会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和进行土地投资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亩均劳动投入量。从成本方面看,水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随地块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即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小麦和玉米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地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阳  钟甫宁  纪月清  
本文将耕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引入规模经济的理论框架,探讨农户转入位置不同或面积不同地块的规模经济效益差别,并分析普通户与规模户对转入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偏好的差异。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由于存在明显的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转入地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均可以提高技术上的生产效率,降低扣除地租之后的单位产品成本;这种规模经济也会激励农户支付更高的租金来获得面积大或位置相连的耕地。理论分析还表明,对规模户而言,零散小地块与其劳动力相对更稀缺的禀赋特征以及机械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不相洽,因而不受偏好;数据分析也显示,规模户更倾向于转入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的地块。本文的分析结果有助于解释非农就业等引致的、在空间位置上比较分散的耕地为什么常常流向普通户而非向少数规模户集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月清  胡杨  杨宗耀  
农户是单独还是联合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关系到如何细化我国"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问题。本文关注了农户在土地投资中的决策模式选择,并认为由于我国地块面积非常狭小,除了土壤改良投资以外,农户们在面积狭小、紧挨着的地块上进行的大部分长期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改变用途投资)表现出强烈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征,联合投资将是他们的合理选择。基于江苏省18县4796个地块样本,本研究一方面揭示农户长期土地投资的联合性,另一方面分析地块规模对农户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地块上进行的基础设施与改变用途投资中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宗耀  纪月清  
研究目的:基于江苏省18县地块和地片层面调研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有机肥投资和改变用途投资,揭示承包地确权的投资效应因决策模式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并讨论地块规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研究结果:(1)不同于独立决策的有机肥投资,改变用途投资决策模式有集体决策和独立决策之分;(2)承包地确权对农户有机肥投资有激励效应,对改变用途投资则表现出抑制效应;(3)对于承包经营地块,随着地块面积的扩大,确权对改变用途投资的抑制效应随之明显减弱;(4)确权通过增加土地流转和信贷可得性来影响投资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论:承包地确权通过降低土地产权风险有利于促进独立决策的投资,但也会增加集体行动失败风险和协商成本妨碍集体决策的投资,从而导致投资效应的差异。削减承包地细碎化将有助于减弱确权对集体投资的负面影响。在三权分置思想指导下,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同时,也应明确村集体在组织农户集体决策中的职责与行为规范,并积极探索有利于削减分配细碎化的土地调整新规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媛  万江红  
现阶段大量农地转入户未能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实现地块的连片集中。本文从地块规模门槛视角将农地特征划分为绝对连片、适度连片和分散化三种类型,并利用湖北省农地转入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块规模门槛标准下的农地连片情况,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各地块规模门槛标准下不同农业生产效率指标在三种农地连片水平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农地连片集中有助于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且适度连片的效果优于绝对连片。现行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下,将最小地块规模增大到5~8亩有利于水稻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综合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大小农户均可通过增大地块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且大规模农户无需追求地块的绝对连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目的]探究经营规模、地块数量和土地转入对农药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2017年全国8 69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经营规模、地块数量和土地转入对农药使用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①经营规模对农药使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扩大经营规模有助于农药减量;②地块数量对农药使用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药的过量投入;③土地转入对农药使用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在转入土地上的农药用量相对较大,土地转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经营规模的农药减量作用;④经营规模、地块数量和土地转入对农药使用强度的影响在不同作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结论]可以通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联耕联种模式、改善土地经营权益稳定性等措施促进农药减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颖丽  岳玉平  
本文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组织与农户土地流转的供求决策准则,用以解释不同农业规模经营组织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转出土地的租金决定土地转出;农户劳动力要素的总收益、农村社会的特征决定农户对规模经营组织的有效需求。规模报酬与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最低规模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的土地转入需求;规模报酬预期,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交易费用小于土地转入的纯收益,以及技术进步的资金充足,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有效供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刚   钟钰  
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分析地块规模约束下的化肥减施逻辑,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7个省(自治区)的玉米种植户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wo-stage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2SLS)分析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扩大地块规模可以降低化肥投入强度,提高化肥投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小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减施的影响更大;对于化肥投入强度越高、投入效率越低的农户,扩大地块规模对化肥投入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机械作业替代农业劳动,是扩大地块规模促进化肥减施的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志刚   章丹   程宝栋  
粮食安全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农地规模经营可提升劳动生产率与收入,但其土地产出率及粮食安全效应却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之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创新性地从农户规模经济和地块规模经济两个维度解析规模经济,抓住规模经营机械化和雇工化特点,再度审视粮食“规模—单产”关系。本文构建刻画机械化和雇工化对“规模—单产”关系影响逻辑的分析框架,借助对水稻和玉米的农艺和要素特点的比较分析,阐释了不同粮食作物因为耕地资源可获性和农艺及劳动投入特征差异导致机械作业标准化程度与雇工道德风险劳动质量差异,并影响农户和地块规模经济及“规模—单产”关系的经济逻辑。基于全国4省农户与地块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水稻和玉米地块层面“规模—单产”均呈“倒U型”关系,但农户层面“规模—单产”关系,水稻为“倒U型”,玉米则为“U型”;(2)中国农业发展现阶段机械技术模式下的规模经营机械化和雇工化在粮食生产农户规模与地块规模影响单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机械作业效率和技术进步有增产效应,但会受地块规模经济约束;雇工专业分工的高劳动质量增产效应会被道德风险低劳动质量影响抵消,但机械化可缓解雇工道德风险问题。调节粮食“规模—单产”关系必须结合机械化和雇工化,从审视粮食生产农艺和资源、技术约束入手。研究结论可为推动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协同增长,协调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关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挺  纪月清  易中懿  
家庭联产承包以来土地细碎化及规模低效率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地块过小妨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本文对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江苏省金坛市水稻生产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发现,面积大的地块与面积小的地块在单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在机械利用等方面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大地块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更低。实证结果表明,单位产品成本随地块面积递减,这意味着存在地块规模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甲   王建华   吉星   王杰   张红霄  
现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熟人间、非正式的关系型林地流转治理模式,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需要促进流转双方选择非熟人间、正式的市场化治理模式。文章扩展了“产权界定-交易费用-治理模式”的分析范式,将市场信念同时纳入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22年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调研获得的446个林地转出地块层面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确权发证可减少林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若林地已确权发证,农户选择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增加,边际效应为0.6236。(2)有第三方提供流转服务时,能减少林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农户选择将林地转出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5414和0.8003。(3)外部转入方能提供更高租金会强化农户的市场信念,当市场信念增强时,农户选择将林地转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6516和0.5264。(4)林地确权对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不显著,人情关系对合同形式和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应通过继续推进林地确权发证提供稳定的林地权属预期,同时要重视基层政府或村委会等第三方在减少林地流转交易费用和促进流转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且要在林地流转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和价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