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1)
- 2023(11812)
- 2022(9245)
- 2021(8670)
- 2020(7208)
- 2019(15980)
- 2018(15692)
- 2017(30956)
- 2016(16868)
- 2015(18804)
- 2014(18966)
- 2013(18846)
- 2012(17043)
- 2011(14827)
- 2010(14972)
- 2009(13827)
- 2008(14198)
- 2007(12673)
- 2006(11339)
- 2005(10367)
- 学科
- 济(68095)
- 经济(68007)
- 业(57071)
- 管理(47707)
- 农(46889)
- 企(35596)
- 企业(35596)
- 财(33077)
- 农业(31023)
- 方法(22535)
- 中国(21809)
- 业经(20588)
- 数学(19379)
- 数学方法(19140)
- 制(18491)
- 务(15403)
- 财务(15370)
- 财务管理(15313)
- 地方(15157)
- 企业财务(14643)
- 学(13975)
- 财政(13685)
- 体(13523)
- 银(13304)
- 银行(13291)
- 收入(12700)
- 发(12535)
- 行(12459)
- 策(12181)
- 土地(11466)
- 机构
- 学院(234431)
- 大学(229005)
- 济(99199)
- 经济(97213)
- 管理(87087)
- 研究(80393)
- 理学(74281)
- 理学院(73527)
- 管理学(72299)
- 管理学院(71897)
- 中国(65730)
- 农(58264)
- 财(55322)
- 科学(48214)
- 京(47834)
- 农业(44358)
- 所(41657)
- 业大(39536)
- 财经(39438)
- 中心(38406)
- 江(37439)
- 研究所(36812)
- 经(35774)
- 经济学(30538)
- 范(29930)
- 师范(29684)
- 北京(29604)
- 州(29072)
- 省(28889)
- 财经大学(28637)
- 基金
- 项目(151733)
- 科学(119635)
- 研究(114386)
- 基金(110320)
- 家(95896)
- 国家(94958)
- 科学基金(81075)
- 社会(74293)
- 社会科(70078)
- 社会科学(70057)
- 省(59898)
- 基金项目(58269)
- 教育(50558)
- 自然(49956)
- 划(49052)
- 自然科(48696)
- 自然科学(48684)
- 自然科学基金(47803)
- 编号(47248)
- 资助(43375)
- 成果(38831)
- 部(34284)
- 重点(33993)
- 发(33800)
- 农(32959)
- 性(32223)
- 课题(32035)
- 创(31494)
- 国家社会(31411)
- 制(30197)
- 期刊
- 济(118734)
- 经济(118734)
- 研究(72936)
- 农(61962)
- 中国(53763)
- 财(47336)
- 农业(41456)
- 学报(37370)
- 科学(34642)
- 大学(29361)
- 融(28717)
- 金融(28717)
- 管理(28255)
- 学学(28072)
- 业经(24690)
- 教育(22182)
- 财经(19896)
- 业(19636)
- 经济研究(17566)
- 问题(17461)
- 技术(17298)
- 经(17081)
- 农村(14897)
- 村(14897)
- 农业经济(14426)
- 版(14165)
- 世界(12775)
- 经济问题(11975)
- 财会(11503)
- 会计(11337)
共检索到36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毅哲
本文力图在改变认为利息与房屋租赁收入才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根本原因的传统观念,并认为其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收益权。为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就要全面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土地改革创新有利的条件,并实现土地资产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有利于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土地使用模式,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决定性来源,从而解决农民的生产收入较低的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与土地资本化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简要阐述当前农村土地资产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土地资产化 农民 财产性收入 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晓宁 杨海芬 王瑜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之一。本文对河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分配状况进行研究,从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市场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等多方面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农村金融困境,并基于农村金融视角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财产性收入 河北省 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光
农民,土地作为其根本保障,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农民因为土地的产权主体不清晰,产权内容不明确,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发挥不充分,未能真正拥有土地的物权权利,因而无法完全享受土地所能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经济发达地区合肥市高新区的调研,依据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探讨并提出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方法与对策,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合理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挖掘土地的市场化功能;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与监督等,最终有利于保障和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
农民 地权 财产性收入 调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詹旭
以江苏省为例,在掌握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制约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规模来看,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从结构来看,土地流转收入增长迅速,土地征收补偿收入占比逐渐降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以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是制约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外来资本对农村土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价值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最后基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拓宽收入来源,特别是在其他结构性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快速提高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金融落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政策不合理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是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尽快把农民手中的财产盘活,及时转变为资本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让农民能够以钱生财、以地生财、以房生财、以股生财、以识生财、以财生财等,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性收入 增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红亮 张正华
基于云南、贵州、山东和上海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分析,研究了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特别是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宅基地置换模式将直接影响到边缘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租金收入渠道;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置换和开发模式也明显影响到边缘区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其他股息和红利三个方面的收入渠道。城市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置换和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置换,对处于城市化中期的边缘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渠道和结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实现有效置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土地置换 城市边缘区 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传华
完善土地财产权制度,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比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过程中,土地财产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然而受制于农村土地转让的制约,土地财产权难以实现,使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强化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扩大经营性土地开发范围、搭建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平台、扩大农民土地抵押贷款试点、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机制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
土地 财产性收入 农民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宁 夏锋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关键词:
土地 财产性收入 制度障碍 改革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丽馥 冉双全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背景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 财产性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文涛 周新建
文章构建VAR模型,运用模型稳定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对我国1993~2012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呈英
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实现农民增收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一直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财产变现投资渠道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比重过低、增速不稳和增加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在阐述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抑制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探讨拓展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财产性收入 问题 渠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汉明 刘春伟
本文以武汉市各区1998-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武汉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并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率、人均机械化水平、人均居住面积、耕地年均减少率、农地流转平均价格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财产性收入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志仁
收入、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是一种互动关系,如何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虽然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会存在着一些障碍,但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改革税制等办法,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性收入 土地流转 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乃文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收入来源从单纯的农业收入扩展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农民共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而就目前的情况,数量庞大的农民却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旁观者,因此,分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找到原因并提出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党提出的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理念。
关键词:
农民 财产性收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马云辉
做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直接原因是农民占有的经营性资产数量少,深层原因是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缺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应采取如下策略: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农民集中居住点按照商住分离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地产等乡村成片开发实施以地安置;城市征地农转非尽可能实施"有产安置";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流转与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关系研究——一个利益属性与主体策略行为的视角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的路径研究
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面临的制度性约束——基于市场和法治的视角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财产权制度、资源禀赋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基于江苏省1744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基于1978-2012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