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2)
2023(10580)
2022(8880)
2021(8453)
2020(7011)
2019(15736)
2018(16030)
2017(28451)
2016(16432)
2015(18750)
2014(18826)
2013(17989)
2012(16783)
2011(15313)
2010(15918)
2009(14594)
2008(14981)
2007(13645)
2006(12801)
2005(11929)
作者
(45793)
(37995)
(37671)
(36074)
(24376)
(18110)
(17424)
(14588)
(14551)
(14080)
(12929)
(12904)
(12484)
(12352)
(11931)
(11456)
(11418)
(11123)
(11069)
(10981)
(10000)
(9545)
(9135)
(8971)
(8687)
(8684)
(8513)
(8475)
(7878)
(7497)
学科
(60216)
经济(60144)
管理(51765)
(43865)
(37149)
企业(37149)
中国(22597)
地方(19604)
(18922)
(17922)
业经(17352)
方法(16862)
(16381)
理论(14108)
(13468)
银行(13451)
(12939)
教育(12796)
数学(12754)
数学方法(12546)
(12457)
金融(12456)
农业(12254)
(11969)
财务(11925)
财务管理(11887)
(11773)
(11606)
(11488)
企业财务(11393)
机构
学院(218520)
大学(218131)
(81737)
管理(80506)
研究(79677)
经济(79472)
理学(64563)
理学院(63777)
中国(63432)
管理学(62689)
管理学院(62233)
(49881)
科学(47125)
(45048)
(41561)
(38363)
中心(36634)
研究所(36563)
(35075)
(34589)
师范(34295)
北京(32979)
财经(31978)
(31467)
(28788)
(28593)
业大(28286)
(28011)
师范大学(26804)
技术(26775)
基金
项目(130443)
研究(104691)
科学(100371)
基金(86894)
(74052)
国家(73273)
科学基金(62196)
社会(61224)
社会科(57758)
社会科学(57741)
(54319)
教育(50737)
编号(47001)
基金项目(45064)
(44386)
成果(42129)
自然(37291)
自然科(36220)
自然科学(36210)
自然科学基金(35547)
资助(35515)
课题(34058)
(33254)
重点(29915)
项目编号(28759)
(28623)
(28020)
(27242)
发展(26881)
(26813)
期刊
(108679)
经济(108679)
研究(74743)
中国(65534)
教育(45977)
(38008)
管理(35163)
(33316)
学报(31268)
科学(27824)
(26194)
金融(26194)
大学(23731)
农业(22627)
技术(21964)
图书(21030)
学学(20272)
业经(18027)
财经(16174)
经济研究(15834)
书馆(15313)
图书馆(15313)
(14816)
(14092)
职业(12925)
问题(12852)
(12438)
论坛(12438)
会计(12032)
(11003)
共检索到383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艳辉  魏新星  邱均平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琼  刘桂锋  卢章平  王晓晶  郑禧潓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既是外部压力与内部张力共同作用的应然结果,也是学科寻求内部发展空间与提升外部整体影响力的迫切诉求。文章以访谈形式探讨学科更名的背景与担忧,以及学科更名后的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期刊发展、社会担当、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变化与挑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敬民  
教育部文件表明我国将新增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图情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更多的图书馆实践。高校图书馆拥有培养图情专业研究生必需的实习环境、设备、文献和实习指导教师,应该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刚  杜雯  余益飞  
为了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单位的教师状况有一个整体了解,促进图书情报学学科的健康发展,调查了有关院系的网页、各种数据库,利用集体传记研究法分析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单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群体年龄段、学历、学科背景的特征,以及论文产出和承担项目方面的情况,发现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培养单位教师群体的总体状况较好,但是也存在年龄段过于集中、学科结构单一等不利于突出图书情报学学科的应用型特征,这有可能制约学科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今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于课程的传统教育硕士计划质量低下,引发了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国家专业教学标准(NBPTS)和评价方法作为指导框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吉凤  侯力纲  刘春晖  
本文以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的会议内容和会议论文为分析对象,聚焦中国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培养模式变革,围绕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和案例研究主题,探讨案例教学导入的价值和发展路径、案例开发面临的困境和破解之道、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期为达成我国MPAcc培养目标提供助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小平  胡晓明  
为了解我国信息资源管理(IRM)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基于网络调查初步分析目前国内4所高校开展IRM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利用问卷调查对我国IRM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培育方式、培育环节、培育措施作详细解析,发现IRM硕士研究生培养已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建议通过明确信息资源管理学(IRMS)的学科定位与硕士生培养目标、建立健全IRMS硕士生课程体系、创新硕士研究生培育方式、提升导师队伍素质等措施来提升该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启超  隋智通  徐心和  唐加福  朱启超  
调整硕士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朱启超隋智通徐心和唐加福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层次、类型及规格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晟  苏力华  马园园  
职教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的继续教育类型。文章分析探讨了江西农业大学在提高职教硕士培养质量、创新建构以"双师型"骨干专业教师为目标,面授和网络双轨课堂教学,学员的创新专业师范、学术应用研究和职业发展三能力建设为重心,实施课程学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应用实践四方位评价的"一专双轨三能四评"培养模式,同时提出了若干教学与管理机制变革的配套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本涛  杨佳乐  王传毅  
与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相比,目前针对硕士生培养目标还缺乏系统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第一,存在"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两种培养目标的操作性概念,二者各有利弊;第二,培养规模扩大、培养结构调整、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需求迭代均是推动硕士生培养目标变革的动因;第三,变革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行动包括通过招生改革提前引导生源分流,通过课程改革更新学生所需的能力素质,通过倾听多方声音保障变革的有效落实。未来在变革硕士生培养目标时可兼顾横纵两种概念,综合考虑内外部动力因素,从招生机制、课程教学和参与主体等方面着手,同时还需考虑培养目标的学科差异。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董珊珊  
运用网络调查和个案研究方法,对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及罗格斯信息交流学院关于图情硕士的课程培养、师资队伍等进行深入调查,以期找出两所院校在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方面的异同。同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两所图情学院在图情硕士培养中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时斌  
以河南省开展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四所地方性高校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地方高校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实践平台建设力度不够;缺乏实践能力提升保障机制、评估和反馈机制;缺乏特色。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实践平台、完善保障和评估机制、凝练自身特色五个方面对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建如  张守玉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工程类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成为关注焦点。行业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分量,这类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基于中部地区省属行业高校的田野调查,分析了省属行业高校工程硕士生教育如何受高校所拥有的校外培养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属行业高校所拥有的行业资源、地方资源越多,与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保持的关系越密切,产教融合程度越高,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与工学硕士生的培养方式区分度越大;反之,高校拥有的行业资源和地方资源越少,产教融合程度越低,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培养方式的区分度越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韩旭  胡顺顺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春  韦福雷  
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论述了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和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