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6)
2023(10911)
2022(9033)
2021(8281)
2020(7030)
2019(15864)
2018(15642)
2017(31139)
2016(16390)
2015(18694)
2014(18787)
2013(18664)
2012(17553)
2011(15812)
2010(16488)
2009(16241)
2008(15183)
2007(13965)
2006(12836)
2005(11739)
作者
(45323)
(37396)
(37227)
(35742)
(23569)
(17707)
(17207)
(14274)
(14125)
(13542)
(12765)
(12446)
(11982)
(11969)
(11623)
(11570)
(11011)
(10845)
(10717)
(10690)
(9643)
(8996)
(8941)
(8602)
(8581)
(8556)
(8436)
(8399)
(7497)
(7308)
学科
(64084)
经济(63903)
管理(51119)
(47101)
(40059)
企业(40059)
中国(29001)
(28465)
金融(28462)
(26704)
银行(26695)
(25872)
方法(25167)
(22815)
(22254)
数学(20113)
数学方法(19930)
(19208)
业经(17478)
(14207)
贸易(14192)
(13972)
(13712)
(13617)
地方(13601)
财务(13551)
财务管理(13520)
企业财务(12900)
理论(12637)
农业(11942)
机构
大学(234031)
学院(232771)
(101759)
经济(99466)
管理(86065)
研究(78323)
理学(71896)
理学院(71146)
管理学(70138)
管理学院(69710)
中国(68983)
(55564)
(49667)
财经(42096)
科学(40799)
中心(38001)
(37986)
(37963)
(36243)
研究所(33180)
经济学(32742)
北京(32228)
财经大学(31311)
(31141)
(29677)
(29501)
经济学院(29497)
师范(29442)
(28220)
业大(27606)
基金
项目(139826)
研究(110312)
科学(110164)
基金(100667)
(84637)
国家(83847)
社会(72792)
科学基金(71881)
社会科(68119)
社会科学(68100)
(53586)
基金项目(52390)
教育(51278)
编号(46105)
(44793)
自然(41394)
资助(40985)
成果(40571)
自然科(40352)
自然科学(40342)
自然科学基金(39613)
(32889)
(32737)
课题(32733)
重点(31563)
(30360)
(30006)
国家社会(29783)
(29314)
教育部(29034)
期刊
(119941)
经济(119941)
研究(79867)
中国(54235)
(43580)
(42038)
金融(42038)
管理(34339)
(29882)
教育(29598)
学报(29022)
科学(27577)
大学(24213)
学学(22241)
财经(21993)
技术(19770)
农业(19070)
经济研究(19034)
(18849)
业经(18643)
问题(16312)
(15179)
国际(14806)
理论(12995)
实践(11583)
(11583)
图书(11001)
现代(10874)
世界(10509)
(10478)
共检索到383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金琼  何平平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存在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覆盖率低、保障性水平低、接续性困难以及公平性不合理等方面。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契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栗燕杰  
从世界各国与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看,重大危机往往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从社会保障制度诞生起,经济危机一直有消极、积极两种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虽然从短期看,经济危机约束了社会保障制度扩张的经济基础,但经济危机背景下公众的安全需求越强烈,相应要求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危机对完善社会制度而言,更是契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弘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引发了法国的社会危机和政局变动,波及到法国在欧洲经货联盟建设中的立场。本文分析了法国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及其在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说明了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不仅是经济的危机,而且是制度的危机,社会的危机,是社会各阶层在新形势下争取各自利益,尚未取得利益平衡的产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萍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婴儿潮一代即将退休之时面临了重大危机。文章通过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行简要追溯,分析了令该制度陷入目前困境的各种主导因素。文章认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调整税收、控制政府开支、重振传统价值观等问题都将成为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却需要多届政府长期和不懈的努力方可实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十国社会保障改革项目课题组  
20世纪,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形成、发展和改革的阶段。按两条线索展开: 第一条线索是西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改革,它以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为导引,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50、60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后,西方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扩张型福利开支成为政府赤字形成基本因素,高福利分配给国民经济带来日益显著的负面效应。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先后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克勇  李红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每在历史上前进一步都包含着对其自身进行否定的另一面,它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金融危机的反复出现,这既表明了它自身的局限性与历史性,也昭示着向超越它的更新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崔晓冬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各国政府都会通过恰当地运用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政策来缓解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调节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刺激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双胜  甘开鹏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些关系民生性质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社会保障凸现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收支脱节、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文章认为,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扩大社会保障的涵盖面,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独立核算的支付体系,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机制,为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渠道提供制度化的安排,理性和制度化的方式化解冲突,调整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与格局,真正落实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转型,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炜  李迪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作的稳定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归纳总结其社会保障制度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构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翠荣  张宏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两个根本的转变,一方面居民资产的存量和选择行为日渐形成,居民的储蓄及其投资行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增强;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和投资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就前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客观上使居民成为国民储蓄的主体,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不断地增加。金融资产的结构虽然也逐渐地变化,但存款仍然是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主要形式,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居民的高债权与企业的高负债并存以及企业资金短缺的状况,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因此居民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龙  高璐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是一国社会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国能否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对我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宇彪  
社会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政策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的危机。对此,本文回顾了社会政策在以往历次重大经济危机中的突出作用,并对为解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所采取的社会政策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社会政策在摆脱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政策是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保证;其次,社会政策是居民消费信心和企业家生产信心维持的保证;最后,社会政策本身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军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范起到的是积极的作用,但劳务派遣机构必须居安思危。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是劳务派遣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民工荒"和"蚁族"现象,应抓住机遇,关注和维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转变劳务派遣发展方向,从低端向高端、从粗放到精细发展;根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调整劳务派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劳务派遣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点,通过对西方相关经济学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反思,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西方国家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这场危机本身以及在应对危机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