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6)
2023(9176)
2022(6984)
2021(6475)
2020(5180)
2019(11686)
2018(11605)
2017(22389)
2016(11878)
2015(13627)
2014(13531)
2013(12939)
2012(11915)
2011(10444)
2010(10675)
2009(10136)
2008(10065)
2007(9259)
2006(8270)
2005(7803)
作者
(34165)
(28369)
(28325)
(27003)
(18358)
(13548)
(12991)
(10962)
(10919)
(10128)
(9711)
(9556)
(9034)
(9033)
(8872)
(8758)
(8511)
(8323)
(8206)
(8162)
(7093)
(6905)
(6739)
(6557)
(6440)
(6329)
(6326)
(6247)
(5795)
(5529)
学科
(48178)
经济(48110)
管理(36290)
(34006)
(28438)
企业(28438)
方法(18335)
中国(15902)
数学(14809)
数学方法(14595)
(13894)
(13484)
(13299)
(12712)
金融(12712)
业经(12612)
(12216)
银行(12203)
(11752)
(10846)
贸易(10836)
(10551)
(9755)
(9459)
理论(8790)
农业(8717)
地方(8441)
(8181)
财务(8158)
财务管理(8128)
机构
大学(172748)
学院(170971)
(71411)
经济(69903)
管理(64203)
研究(58426)
理学(54157)
理学院(53559)
管理学(52558)
管理学院(52253)
中国(49497)
(36948)
(36515)
科学(32995)
(29050)
财经(28498)
中心(27885)
(26153)
(26145)
(26026)
研究所(25733)
北京(23450)
经济学(22750)
业大(22453)
(22254)
师范(22026)
财经大学(21436)
(21153)
(20983)
经济学院(20431)
基金
项目(107832)
科学(86036)
研究(80065)
基金(80060)
(69476)
国家(68887)
科学基金(59706)
社会(52331)
社会科(49594)
社会科学(49581)
基金项目(41673)
(39823)
自然(37630)
自然科(36905)
自然科学(36898)
教育(36884)
自然科学基金(36245)
(34049)
资助(32056)
编号(32046)
成果(27133)
(24438)
重点(24322)
(22750)
(22445)
国家社会(22307)
课题(22068)
教育部(21445)
创新(20965)
(20896)
期刊
(83962)
经济(83962)
研究(55453)
中国(36776)
(28969)
管理(26284)
学报(26243)
(25141)
(24422)
金融(24422)
科学(24194)
大学(20890)
学学(19546)
教育(19301)
农业(16663)
财经(15150)
技术(13681)
经济研究(13669)
业经(13376)
(13134)
国际(11467)
问题(11205)
(10926)
(9007)
世界(8960)
理论(8688)
现代(8228)
(8138)
商业(8051)
技术经济(7888)
共检索到272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庆水  
利率市场化是未来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可是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陆续引发银行业危机,这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借鉴。本文以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为例,探究了政府监管不善与银行业危机形成、发酵之间的关系,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监管的放松,相反政府应该通过有效监管约束银行行为并引导银行业发展。对于可能出现的银行业危机,政府不应拘泥于市场化干预,必要时可以动用行政干预以遏制危机蔓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宁  张淑焕  
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也是价格监管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改革中不断加强价格监管力度,本文在分析我国公用事业存在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外公用事业发展经验,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价格监管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邸磊  杨建军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进行金融改革、顺应时代大势的必然举措;而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必然会导致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首先对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建立与其相适合的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银行监管原则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银行进行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对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普遍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也全面放开,目前仅保留对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项俊波  
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的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利率市场化的本质,是让利率在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充分发挥杠杆调节功能,从而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岚  
我国作为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型国家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基础还不够完备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蕴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正确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无疑将有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强  
选择什么样的利率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先导利率关系到利率市场化的成败和我国金融体系深化的进程 ,国债发行利率作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但是我国的国债发行利率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面临着许多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过程中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和逐步推进的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构建在互联网企业的支付平台上,支付功能的提供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属性,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它冲击了央行负责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应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秋丽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资源配置均衡化的同时,企业的异质性特征会更加明显,也会存在更多的监管套利空间。本文以2000年到201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通过行业(银行业、非银行业)分组和企业性质(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分组,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监管套利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缓解了资源配置的约束程度,但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监管套利机会,提升国有企业获利能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非国有企业的竞争程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赫国胜  
本文选取50个国家1973~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与银行危机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入,银行发生危机的概率增加;(2)中国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低于国际平均值,但银行风险与危机已呈抬升迹象;(3)银行业私有化程度增加、银行业监管加强、银行准入门槛开放将降低利率市场化所诱发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在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关系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各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需综合金融监管政策的配套改革,并警惕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艳超  
近两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提速,利率市场化对国内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逐步凸显,面对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静态市场的革命性调整,亟待引入监管新思维、构建监管新框架。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但其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影响是长远性的内在变革和全局性的格局调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晋重文  毛晓琴  李玉峰  
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 ,当前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尽管这些负面效应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的 ,但并不能对此毫无管制 ,放任自流。中央银行应该并且能够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文章还通过比较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 ,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奋义  
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而再贴现率无法充当基准利率,目前国债利率也不宜选作基准利率。要完全实现市场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