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5)
- 2023(12702)
- 2022(10215)
- 2021(9194)
- 2020(7639)
- 2019(17120)
- 2018(16637)
- 2017(32210)
- 2016(16542)
- 2015(18767)
- 2014(18578)
- 2013(18474)
- 2012(17359)
- 2011(15476)
- 2010(16226)
- 2009(15579)
- 2008(15517)
- 2007(14026)
- 2006(12723)
- 2005(12022)
- 学科
- 济(100753)
- 经济(100647)
- 业(79509)
- 企(74565)
- 企业(74565)
- 管理(66450)
- 方法(34448)
- 业经(31462)
- 财(26881)
- 数学(24840)
- 数学方法(24705)
- 农(24473)
- 中国(21075)
- 地方(20692)
- 务(19598)
- 财务(19587)
- 财务管理(19570)
- 企业财务(18520)
- 农业(18200)
- 理论(17450)
- 制(17416)
- 技术(17403)
- 和(16641)
- 策(16267)
- 学(15937)
- 贸(15515)
- 贸易(15505)
- 划(15167)
- 易(14993)
- 体(14747)
- 机构
- 学院(260086)
- 大学(255801)
- 济(126225)
- 经济(124197)
- 管理(104114)
- 理学(88323)
- 理学院(87492)
- 管理学(86730)
- 管理学院(86208)
- 研究(85271)
- 中国(68110)
- 财(58297)
- 京(52354)
- 财经(46079)
- 科学(44309)
- 经(41680)
- 所(41596)
- 经济学(39970)
- 江(39796)
- 中心(37529)
- 研究所(36741)
- 经济学院(35766)
- 农(34692)
- 财经大学(33776)
- 北京(33112)
- 州(31312)
- 商学(31126)
- 范(30943)
- 商学院(30817)
- 师范(30770)
- 基金
- 项目(155996)
- 科学(126402)
- 研究(121352)
- 基金(115735)
- 家(96976)
- 国家(96063)
- 科学基金(85487)
- 社会(82987)
- 社会科(78888)
- 社会科学(78868)
- 省(60355)
- 基金项目(60170)
- 教育(54182)
- 自然(50254)
- 自然科(49144)
- 自然科学(49135)
- 划(48385)
- 自然科学基金(48346)
- 编号(47916)
- 资助(46061)
- 成果(39108)
- 创(35886)
- 部(35415)
- 发(35282)
- 国家社会(35177)
- 业(34873)
- 重点(34587)
- 创新(32608)
- 课题(32543)
- 人文(32113)
- 期刊
- 济(153498)
- 经济(153498)
- 研究(85956)
- 财(48770)
- 中国(47622)
- 管理(45915)
- 农(32969)
- 科学(30671)
- 学报(28818)
- 融(26418)
- 金融(26418)
- 经济研究(25225)
- 财经(24978)
- 技术(24305)
- 业经(24151)
- 大学(23764)
- 教育(23309)
- 农业(22589)
- 学学(22390)
- 经(21982)
- 问题(19747)
- 贸(17412)
- 技术经济(17169)
- 国际(16635)
- 世界(16120)
- 业(14382)
- 现代(13971)
- 商业(13961)
- 经济管理(13135)
- 财会(12687)
共检索到40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义
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国际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优势思想的发展和]进,说明了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对各种市场结构的细分,把优势分析引入到企业内部,并通过对分工、市场结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矛盾关系的深入研究,探讨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则是一个建立在企业自身独特能力基础上的、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种比较优势的动态累积发展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然 周巨泰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永久地自我封闭起来,而总是要以一定的强度和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但是,关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随着现实的区域分工竞争模式的演化,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深化,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论,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刻的诠释。本文拟对有关国际区际分工的理论发展作一些介绍和评述,并指出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应当指出,这些理论不仅针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竞争,其结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区域这个层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可为
竞争优势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能力,是一种比较生产力,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企业可以通过资源聚焦、补短扬长、避短扬长、策略联盟、规制创新等途径构筑或强化竞争优势。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企业竞争优势曾先后表现为生产规模、经营宽度、纵向一体化、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等。企业竞争优势是自然选择、产业结构、资源能力、文化制度、知识创新等内外部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
战略管理 竞争优势 支撑因素 诱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一平
罗伯特·A·蒙代尔以其国际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蒙代尔获此殊荣主要由于,“他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分析以及他对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罗伯特·A·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曾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之后,在芝加哥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波伦亚约翰·霍普金斯中心、芝加哥大学,并于1961—65年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74年至今,蒙代尔一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蒙代尔的研究特色在于其前瞻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正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辉群
竞争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集聚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波特在80年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奠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本文就古典到现代竞争理论、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作了述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国栋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企业新创造价值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第二部分,一般竞争优势的价值分析,主要以分析模型的方式探讨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学逻辑;第三部分,以分析模型的方式探讨了非顾客察觉竞争优势的经济学逻辑。笔者在现有理论(有代表性的,如美国戴维·贝赞可等学者的Economics of Strat-egy 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以完善现有战略经济学的理论。
关键词:
竞争 优势 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芮明杰 李想
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战略,二者可以被一个企业同时采用以获取竞争优势。本文运用产品差异化模型考察成本相同和成本不同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行为,证明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矛盾,指出差异化有利于企业避免恶性竞争,获取市场势力,而且当成本不同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具有进一步成本领先的动机,具有成本劣势的企业则具有降低成本的动机和更强的差异化动机。本文讨论了价值创新是企业同时采用差异化和低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逻辑,并提出企业价值创新的风险和对策,从而给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
差异化 成本领先 价值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王剑军 高嘉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无疑是要在改革中接轨国际制度规则、法律规范、政府服务、运作模式等方面率先实践,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适合推广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契机,加速培育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若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符正平
比较优势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教授在80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一)竞争优势的背景与内涵哈佛大学商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荣昌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有多种看法,主要分为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看法,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外部性、分工、交易成本、信息、产业价值链和竞合理论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管理学家则是从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资源、能力和组织理论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经济学 管理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对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做了精辟论述, 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志渔
一、网络经济影响下企业发展的趋势网络经济,其基本含义是指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信息取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必须按照网络经济的特征而进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英
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相关研究在西方管理学和国际经济学界非常活跃。其中,管理学界首先对此展开研究,主要涉足全球采购的概念、战略类型、发展阶段、整合与协调、利益和挑战以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安特拉斯(Antràs P)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界重点研究了全球采购的区位选择和组织形式决策机制。而国内学术界在全球采购专题研究方面略显不足,且国内外对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企业的研究非常缺乏。中国制造业企业属于工业化的后起之秀,其控制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与欧美企业存在差别,现有以欧美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全球采购理论可能并不适合中国企业。如今,以海尔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在实施全球采购,"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带来了众多机遇,信息化和网络化亦对全球采购造成了深远影响。鉴于当前学术研究的不足和实践的需要,中国学术界亟需进行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企业的全球采购研究。一要发掘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全球采购的差异;二要从中国在全球价值双环流中的枢纽位置着眼,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审视全球采购的战略和模式;三要从微观视角入手研究中国领先制造业企业对全球采购的整合与协调;四要思考信息化和网络化给企业全球采购带来的新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