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8)
2023(4029)
2022(3431)
2021(3183)
2020(2641)
2019(5660)
2018(5619)
2017(10407)
2016(5536)
2015(6110)
2014(5562)
2013(5502)
2012(5042)
2011(4463)
2010(4705)
2009(4575)
2008(4678)
2007(4155)
2006(3629)
2005(3404)
作者
(14592)
(12013)
(11932)
(11191)
(7816)
(5700)
(5338)
(4561)
(4401)
(4208)
(4037)
(4007)
(3928)
(3912)
(3617)
(3612)
(3595)
(3590)
(3490)
(3420)
(3014)
(2825)
(2814)
(2760)
(2732)
(2691)
(2687)
(2623)
(2431)
(2405)
学科
管理(20506)
(19900)
经济(19883)
(18947)
(17594)
企业(17594)
技术(10662)
技术管理(8685)
方法(7186)
中国(6356)
(5770)
金融(5770)
(5435)
(5359)
贸易(5356)
(5240)
业经(5239)
数学(5195)
数学方法(5064)
(5057)
银行(5050)
理论(4880)
(4875)
(4620)
(4549)
(3845)
(3704)
地方(3555)
教育(3500)
国际(3420)
机构
大学(74174)
学院(73038)
(31750)
经济(31102)
管理(28126)
研究(25794)
理学(23307)
理学院(23024)
管理学(22685)
管理学院(22520)
中国(21052)
(15758)
(15174)
科学(13911)
(12327)
(11960)
中心(11902)
财经(11399)
研究所(10839)
(10330)
北京(10225)
(9842)
(9808)
师范(9790)
经济学(9618)
(9478)
经济学院(8579)
财经大学(8406)
(8398)
商学(8114)
基金
项目(44821)
科学(35896)
研究(35122)
基金(32098)
(27581)
国家(27359)
科学基金(23686)
社会(23061)
社会科(22010)
社会科学(22003)
(17443)
基金项目(16465)
教育(15862)
(14741)
自然(13710)
编号(13549)
自然科(13415)
自然科学(13411)
自然科学基金(13145)
(12827)
创新(12226)
资助(12074)
成果(11600)
(10232)
重点(10174)
(9943)
国家社会(9939)
课题(9920)
(9514)
(9219)
期刊
(37366)
经济(37366)
研究(25434)
中国(18917)
管理(13108)
(12042)
教育(10953)
(9319)
金融(9319)
学报(9128)
科学(9118)
大学(7394)
技术(7314)
国际(7181)
(7076)
学学(6578)
(6075)
经济研究(5952)
财经(5580)
业经(5313)
科技(5189)
(4856)
图书(4800)
农业(4740)
技术经济(4595)
问题(4584)
(4409)
论坛(4409)
世界(3991)
书馆(3714)
共检索到12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儒德  
从国际海洋法谈新的国土观念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已于1994.11.16生效,这是世界性的重大事件。(公约)展示了人类可以不用武力争夺,而是通过政府间和平协商来划分世界海洋,将占世界海洋面积35.8%的海域划归沿海国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波  
从地理观念谈国家海洋管理问题国家海洋局李波海洋管理不是科学技术管理,而是国家海洋区域主权和区域发展的管理。·国家对海洋的管理应当是:国家通过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实现对权益所及的海洋区域内资源开发和人类海上活动的控制。·我国至今缺乏综合决策的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理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我国海洋权益赵理海(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法教授)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会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一举措将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重要性经过长达24年之久的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洋  
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时期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UNCLOS确立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全球性和区域性渔业公约为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提供了具体法律保障;区域渔业组织是实施国际渔业资源法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属性与现行渔业制度安排存在冲突;渔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强化;公海配额分配机制有待完善,等等。应对之策: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一协调作用,采取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协调好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的运作机制;建立以义务履行的多少来称量权利的获取多少的配额分配标准;加强公海渔业监管力度,推广监测系统监控设备、实施公海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硕琳  
在归纳世界大多数沿海国家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要实施公海制度的实践,以及分析公约有关条款的基础上,指出今后渔业管理制度将朝着有利于沿海国的方向发展,远洋渔业国只有与沿海国密切合作,承担公约所规定的养护生物资源的义务,才能确保远洋渔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我国渔业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海洋法公约生效对我国公海渔业生产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并提出对海洋渔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慧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占地球表面70.8%的海域的法律秩序,是集大成的海洋法典。美国虽然参与了该《公约》的制定过程,却迟迟未批准《公约》,成为世界范围内少数几个徘徊在《公约》之外的国家。近年来,美国国内要求国会批准《公约》的呼声渐高,估计近期美国有可能批准加入《公约》。一旦美国成为缔约国,将会在《公约》条款的解释、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建设、外大陆架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治理、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我国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给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以及我国海洋权益造成影响。对此,我国应予以密切关注,加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汉平  
2012年6月中旬,越南国会通过了酝酿已久的《越南海洋法》,公然将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纳入其版图之中,不仅违背了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作出的承诺,而且还暴露了其欲长期霸占南沙群岛、窥视西沙群岛的野心,进一步损坏了中越友好关系。2013年1月1日,该法开始正式生效。回顾越南从酝酿、提出、辩论到获得国会全票通过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越南官方于2012年6月中旬高调出台《越南海洋法》有着不同一般的深刻背景。这是在美国军事战略调整、战略东移的背景下为与美国进行战略互动而实施的战略步骤,意在借助美国的影响力逼迫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作出让步,并与菲律宾、日本等方形成合力,使中国面临比以往更大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瑛  
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BBNJ协定)是目前海洋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立法进程之一。BBNJ协定与现有海洋法制度的关系上,国际社会一致认为"该进程及其结果不应损害现有法律文书、框架以及相关的全球、区域和部门机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上覆水域是公海,海域空间的重叠有必要明晰大陆架定居种生物与国家管辖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BBNJ协定需要考虑拥有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沿海国的利益,在尊重现有制度、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沿海国和在大陆架上覆水域作业船只所属船旗国的责任,探索包容性、创新性的制度,以实现BBNJ协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制度的衔接,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陆儒德  
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深化,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几乎每年都要通过一项关于海洋的决议和召开几次世界级的海洋会议。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的决议,“海洋”成为响彻世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华  
伴随我国内陆文明的不断演进,海洋文明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早期人们形成的海洋观念影响到中国先秦哲学体系的建构。先秦诸子通过以海譬道、以海譬人、以海譬政来阐释其哲学观点的不乏其例。以海譬道表现为海洋成为探索天道的平台,进而成为抽象哲学之道的重要物象。以海譬人主要是通过海与陆的空间存在图景的不同来区分人的认知和境界的差异,以及用海洋喻道德的培养。以海譬政是以水譬政的延伸,表现出规范统治者谦下、仁爱的政治诉求,彰显了先秦政治哲学的特色。先秦哲学中的海洋观体现了先秦海洋文化中呈现出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表现形式。中国先秦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以审美的方式去认知海洋,这一点区别于西方文明源头中把海洋当成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娟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重要的场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海洋法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海洋法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构建广义上的"大海洋法"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复合型、特色型、应用型涉海法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强基础、显特色、宽学科、重实践"课程体系为中心,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性地建设海洋法治实验室、开展"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涉海法律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健  
与国际接轨问题是中国旅游发展中一直受到关注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按照本文的理解,问题的根源主要在观念意识方面。本文分析了作为现代旅游观念意识基础的市场观念、人本主义观念、平等观念和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旅游主管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对于中国旅游业实现国际接轨的问题在观念意识上存在的差距。本文认为,应当采取"硬"、"软"两方面措施以有效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国际接轨,即: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规定权利义务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普及现代旅游观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邹晓翔  
钓鱼岛主权与划界分离论──马英九《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一书的内容及理论价值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邹晓翔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70年代中许多研究过这个问题的学者都认为,钓鱼岛主权问题与东海海床划界的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岚  
2021年新修订《审计法》的通过,推动了国家审计校正职能定位,创新了审计观念。本文通过分析新《审计法》变化亮点,与之匹配相适应的审计观念,探讨新《审计法》背景下评价反馈型审计、国家治理审计、开放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与协同审计五大新理念,并从保障真实性、立足宏观性、强化开放性、提高建设性、加强协同性五个方面提出新《审计法》下国家审计观念变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东  
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传统和主要的一种运输方式,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约有2/3的货物通过海洋运输。海运价格的高低因而对商品最终售价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影响海运价格的10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运费支出的一些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