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3)
- 2023(9666)
- 2022(8118)
- 2021(7359)
- 2020(6260)
- 2019(14170)
- 2018(13822)
- 2017(26549)
- 2016(14296)
- 2015(16051)
- 2014(15892)
- 2013(15493)
- 2012(14212)
- 2011(12762)
- 2010(12858)
- 2009(12286)
- 2008(11910)
- 2007(10307)
- 2006(8957)
- 2005(8431)
- 学科
- 济(53041)
- 经济(52950)
- 管理(45027)
- 业(39319)
- 企(33551)
- 企业(33551)
- 方法(21256)
- 财(19000)
- 数学(17957)
- 数学方法(17728)
- 贸(17463)
- 贸易(17458)
- 易(17194)
- 制(15571)
- 中国(14752)
- 农(13885)
- 出(13151)
- 业经(12618)
- 融(11492)
- 金融(11490)
- 体(10650)
- 银(10593)
- 银行(10573)
- 务(10237)
- 学(10234)
- 财务(10216)
- 财务管理(10186)
- 行(10157)
- 地方(9697)
- 企业财务(9525)
- 机构
- 大学(200924)
- 学院(197628)
- 济(86075)
- 经济(84449)
- 管理(74202)
- 研究(69202)
- 理学(63456)
- 理学院(62700)
- 管理学(61807)
- 管理学院(61403)
- 中国(54198)
- 财(44103)
- 京(42295)
- 科学(38608)
- 所(34158)
- 财经(34078)
- 中心(31200)
- 经(30994)
- 研究所(30476)
- 江(29475)
- 农(28003)
- 经济学(27905)
- 北京(26682)
- 范(26199)
- 师范(25997)
- 院(25737)
- 业大(25626)
- 财经大学(25465)
- 经济学院(25216)
- 州(23054)
- 基金
- 项目(131773)
- 科学(105377)
- 研究(98937)
- 基金(98217)
- 家(85048)
- 国家(84408)
- 科学基金(72589)
- 社会(65352)
- 社会科(62115)
- 社会科学(62105)
- 基金项目(51291)
- 省(48689)
- 教育(45315)
- 自然(44879)
- 自然科(43844)
- 自然科学(43832)
- 自然科学基金(43053)
- 划(42380)
- 资助(39246)
- 编号(38764)
- 成果(32624)
- 制(30904)
- 部(30623)
- 重点(30259)
- 发(28251)
- 国家社会(28096)
- 创(28029)
- 课题(27275)
- 教育部(26944)
- 创新(26386)
共检索到308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制度粘性。未来,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重视《巴黎协定》后续规则构建中的形式要件,积极把握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另一方面,也应与美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与沟通,以期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关键词:
国际法 法律形式主义 《巴黎协定》 美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姬
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在美国环保局签署了一份名为"能源独立"的行政令,这份行政命令最重要的内容是要求"暂缓、修改或废除"奥巴马政府的《清洁电力计划》。《清洁电力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环境能源政策、气候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政府履行《巴黎协定》的重要基础。如今,这位个性鲜明、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国新总统,试图改变美国的能源政策及气候政策。众所周知,特朗普一直以"反气候变化、振兴传统能源"著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关键词:
巴黎协定 气候治理 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美国的二氧化碳历史排放,要求其在《巴黎协定》中承担相应的财政资助责任。特朗普因此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美国退不退出《巴黎协定》,都不能逆转美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北美碳定价体系,更不能逆转欧盟和各国的碳定价减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的全球市场化碳定价机制、政府化碳定价机制和中国的全国统一碳市场定价体系,将在未来碳资源配置、碳政治博弈、碳经济转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潇 孙悦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入新阶段,并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协定聚焦了基本原则、三项长期目标、"自主贡献+盘点"以及法律约束力等主要问题,充分体现全球治理模式中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三大特征。东北亚是东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面临严峻大气问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东北亚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并将按照协定的要求,通过确立基本原则及共同目标、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合作治理机制、开拓合作渠道,促进区域大气治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成龙
《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嬗变并给相关制度设计带来了相应挑战。首先,其主体范围从局部参与扩大到全球参与,使得双重核算风险增加并牺牲了可惩罚性。其次,其减排目标由短期静态的绝对数量目标向长期动态的国家自主贡献加强转变,从而较难形成“自上而下”国际层面的总量控制并可能会产生反向的不正当激励。再次,减排指标由同一性转变为多样性,给建立稳健统一的会计核算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最后,其价值取向从京都三机制侧重经济性转向侧重环境完整性,对《巴黎协定》国际碳交易机制如何平衡经济灵活性与更加严格的环境完整性要求带来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何彬
在全球变暖问题所引致的国际利益冲突中,美国因为其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受到举世瞩目。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才会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引发巨大反响,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热议,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修正的利益基础解释模型,纳入了三个重要的分析因素,包括生态脆弱性、减污的经济成本以及国内政治因素,分析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背后考量,并重点分析了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影响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巴黎协定》的成效大打折扣;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法渊源,它建立了集权治理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减排规则形塑了气候治理国际公权力的雏形。而《巴黎协定》却打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权治理模式。各缔约国需要自主推动气候多边进程,但由于受到公共卫生危机及俄乌冲突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则体系依托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治分殊制衡。减排规则变迁加剧了各缔约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分歧,为体现国家自主性与规则协同性共存的互动效果,中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保护主义”倾向,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力争主导制定全球碳市场多边合作的国际规则。加快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气候合作的法律方案,体现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与自然之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
气候多边进程 减排规则 气候谈判 碳中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宏
在2015年12月的巴黎,世界见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诞生。在这一协定中,世界各国庄严承诺,要大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1世纪之内将全球气温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基准线内。但是《巴黎协定》雄心勃勃的承诺并没有一套具体的实施细则来落实。一转眼,三年过去了。2018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开幕,
关键词:
联合国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姜英兵 张伟杰
在经济低碳转型的背景下,股票市场能否借助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向新能源产业集聚,是股票市场绿色有效性的关键。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股票市场对《巴黎协定》签署的反应,考察气候变化治理力度加强与新能源企业股票收益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非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在《巴黎协定》签署事件窗口期内的股票收益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气候变化治理力度加强主要通过企业价值增长机制和投资者关注机制影响新能源企业的股票收益,并且企业价值增长机制的作用程度高于投资者关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治理力度加强对新能源企业股票收益的积极影响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竞争度更高行业、议价能力较弱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对充分发挥气候变化治理实践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开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