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3)
2023(13836)
2022(11951)
2021(11247)
2020(9588)
2019(22292)
2018(22005)
2017(40843)
2016(22297)
2015(25651)
2014(25929)
2013(25430)
2012(24035)
2011(21756)
2010(22178)
2009(20580)
2008(20686)
2007(18932)
2006(16343)
2005(14896)
作者
(65151)
(54505)
(54212)
(51786)
(34835)
(26253)
(24834)
(21208)
(20481)
(19587)
(18537)
(18415)
(17564)
(17474)
(17125)
(16813)
(16490)
(16083)
(15847)
(15605)
(13885)
(13312)
(13186)
(12578)
(12339)
(12193)
(12155)
(12130)
(11264)
(11026)
学科
(89598)
经济(89483)
管理(63751)
(62074)
(50774)
企业(50774)
方法(38973)
数学(33354)
数学方法(33057)
中国(28640)
(25049)
(23510)
(20490)
贸易(20476)
(19988)
(19890)
技术(19506)
(19303)
业经(18827)
(16978)
(16935)
银行(16935)
金融(16927)
地方(16554)
(16283)
农业(16102)
理论(15711)
(14397)
(14090)
(13075)
机构
大学(323410)
学院(321019)
(136682)
经济(133849)
管理(118774)
研究(115097)
理学(100642)
理学院(99452)
管理学(97852)
管理学院(97216)
中国(89186)
(70040)
科学(68350)
(63733)
(59271)
(54502)
研究所(53592)
中心(52529)
财经(49874)
(49866)
业大(45783)
(45248)
北京(45137)
(42886)
经济学(42823)
农业(42812)
师范(42413)
(40988)
(39659)
经济学院(38656)
基金
项目(205619)
科学(160833)
研究(153607)
基金(147518)
(129489)
国家(128084)
科学基金(107751)
社会(96538)
社会科(91382)
社会科学(91359)
(79758)
基金项目(77060)
教育(71522)
(67775)
自然(67043)
自然科(65511)
自然科学(65489)
自然科学基金(64375)
编号(62397)
资助(60739)
成果(52817)
(46944)
重点(46914)
(46539)
(44969)
课题(44834)
创新(43190)
国家社会(40411)
教育部(39802)
大学(39344)
期刊
(153811)
经济(153811)
研究(100871)
中国(71843)
学报(51100)
(50343)
(49520)
科学(46245)
管理(45076)
教育(42219)
大学(38423)
学学(35583)
农业(33372)
(31398)
金融(31398)
技术(29360)
经济研究(25434)
财经(24891)
业经(23590)
(21618)
问题(20449)
(20022)
(19826)
国际(18928)
世界(17130)
图书(16808)
技术经济(16785)
科技(16221)
(15610)
(15342)
共检索到500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建原  李瑞强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和欧盟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模型。该模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大学与企业有效的创新沟通与合作;提高企业营销能力以实现更高的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改变现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模型提供了在企业经营战略与R&D、企业营销与经营战略、企业营销与R&D三个交集处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雪  
随着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旅游这一重要的经济活动。但是,传统的统计方法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统计与核算范围远小于其真正影响的范围,不能客观计量旅游活动的产出,不能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惠波  郑秉文  
该文运用大量资料和数据,从投资、政策和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对金砖四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作了详细梳理和特征比较,认为:一方面,金砖四国政府政策的协调在国家创新体系建构及国家创新能力演进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同时四国创新政策正日益呈现趋同性倾向,逐渐接近最佳国际实践;另一方面,金砖四国的创新体系缺乏某种根植性,只有从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本国的创新政策,才有可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玉涛  刘凤朝  
本文运用研究与发展经费指标对中国和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就中美两国的创新组织要素和来源执行结构问题提出了几点讨论,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优化目标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明喜  周代数  张俊芳  苏牧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是关键一招。在梳理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源流基础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和比较金融等基本原理,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出发,对中国和美国金融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展开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处于创新体系的成熟阶段,中国处于创新体系的成长阶段,创新体系的阶段性特征对金融提出新需求;美国金融体系市场导向更为明显,中国金融体系银行导向更为明显,但正在向市场导向过渡,金融供给正在发生新变化;中美创新体系与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短板各不相同,使命任务存在差异,但面临在技术—经济扩散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挑战。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提出完善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启示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强  鲍悦华  
文章从科技行政机构设置、科技经费、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特点等方面出发,对德语区国家创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科技行政机构设置方面,德语区国家都建立起了完善的科技行政关联机构体系,并且都非常注重发挥科技委员会的作用,这些共性做法可供我国借鉴。同时,德语区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来源及资金分配,以及各创新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针对这些方面,文章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哲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佳  俞菊生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创建对当前情势下的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上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实现途径及其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加快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勃昕  韩先锋  
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通过塔基部分的知识积累突破、基础科研拓扑、产研融合创新逐层酵变进化,撬动塔尖部分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显性回报,从而驱动整个国家创新系统运行。中国创新绩效研究更多强调创新产业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选择性忽视塔基建设和塔尖收益的依存关系,是一种断层绩效,中国创新发展严重缺乏塔基支撑。本文借鉴以色列的塔基驱动创新发展经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金字塔"模式:注重基础学科教育和知识积累,建立国家、机构紧密结合的科研机制,培育公平高效的自主产研融合环境,以技术竞争矫正创新产业化,通过坚实的塔基建设支撑中国创新产业化升级,以创新产业化回报反哺塔基进化,系统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温军  王思钦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特征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从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内涵和重构逻辑入手,廓清新发展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优势和掣肘,进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下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应服务于“领跑”式创新、契合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注重发挥在制度、产业链、创新链和市场规模上的优势,并着力克服创新模式、主体、环境和外部性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路径上,要统筹“集中式”与“分散式”创新力量,使各创新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加强连结,兼顾“向南”和“向北”国际科技合作,令全体人民共享科技发展红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叶选挺  杨芳娟  谭龙  刘文澜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平  潘荣翠  尚晓慧  
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国际竞争、我国经济发展和强化创新支持需要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本文在剖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中外国家创新体系,并从中找出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