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1)
2023(8709)
2022(7444)
2021(6930)
2020(6031)
2019(13630)
2018(14312)
2017(27461)
2016(15382)
2015(17366)
2014(17811)
2013(17206)
2012(16258)
2011(14781)
2010(15245)
2009(14681)
2008(14628)
2007(13306)
2006(12200)
2005(11587)
作者
(43627)
(35991)
(35985)
(34598)
(22977)
(17116)
(16638)
(13960)
(13604)
(13189)
(12287)
(12135)
(11889)
(11866)
(11490)
(11163)
(10686)
(10648)
(10639)
(10366)
(9590)
(8814)
(8757)
(8364)
(8251)
(8237)
(8081)
(8061)
(7305)
(7197)
学科
(56113)
经济(56011)
管理(45063)
(39465)
(33019)
企业(33019)
方法(21463)
(20935)
中国(19878)
(18827)
数学(17768)
数学方法(17570)
(15818)
(15105)
(14289)
银行(14267)
(13749)
(13718)
金融(13711)
业经(13290)
(13167)
贸易(13161)
(12912)
体制(11824)
(11654)
理论(10509)
(9842)
财务(9811)
财务管理(9780)
(9552)
机构
大学(220734)
学院(218226)
(92207)
经济(90113)
管理(78012)
研究(77883)
理学(64975)
理学院(64261)
管理学(63274)
管理学院(62855)
中国(61957)
(50934)
(48084)
科学(43009)
(39790)
财经(38134)
研究所(35155)
(34972)
中心(34543)
(34279)
(33491)
北京(31359)
经济学(28978)
(28838)
师范(28516)
业大(28181)
(28077)
财经大学(28022)
(27499)
农业(26114)
基金
项目(130165)
科学(101195)
研究(100943)
基金(91960)
(79057)
国家(78385)
科学基金(65547)
社会(63064)
社会科(59697)
社会科学(59687)
(50087)
教育(47895)
基金项目(47252)
(42682)
编号(42320)
自然(38874)
资助(38325)
成果(37973)
自然科(37888)
自然科学(37876)
自然科学基金(37179)
课题(31088)
(30480)
(29847)
重点(29832)
(28071)
(27274)
(26905)
教育部(26377)
项目编号(26003)
期刊
(110100)
经济(110100)
研究(76266)
中国(50514)
(39673)
管理(31707)
教育(31515)
学报(31023)
(30855)
科学(27764)
(27253)
金融(27253)
大学(24510)
学学(22551)
农业(20306)
财经(19436)
技术(18769)
经济研究(17892)
业经(17184)
(16740)
问题(15205)
(14929)
国际(14509)
统计(12003)
理论(11454)
世界(10389)
实践(10140)
(10140)
(10041)
(10018)
共检索到35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岑国荣  
(1)我国的统计体制需要改革,这已形成了共识。但是,统计体制如何改革?朝什么方向改革?对此,人们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从统计体制的国际比较入手,在初步分析世界统计体制的发展趋势和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统计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一个既集中又超脱的统计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自力,刘娇琳  
统计体制是国家管理和执行经济职能的一种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借鉴国外统计体制的长处,建立并加强与我国情况相适应的统计体制,已成为统计改革首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琼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孙琼本文认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在防止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危机方面的做法与墨西哥和泰国正好相反。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能在经济对外开放,外资大量进入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通货稳定的发展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琼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孙琼·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正向资本项目下可兑换迈进。而国际国内要求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这种形势,借鉴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欣  
从系统的观点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王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努力改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青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分税制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本级收入占比重较低并不会影响地方财政支出,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不可能给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但可以让地方在中央立法的框架内有一定的选择权,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央地方共享税的路径完善地方税体系;下一步完善分税制应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办法,并进一步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比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小川  研究生  王信  
从信用评级制度的国际比较看我国金融体制中信息结构的选择导师周小川,研究生王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研究生论文摘要)经济中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资金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流动受到阻碍。信息可减少不确定性,但获得信息要支付成本,因而信息不可能完全;更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体制的现状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三个渠道供应基础货币的:一是广义的中央银行贷款,包括人民银行提供资金委托金融企业发放的各种专业贷款、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和对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一般年度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金银外汇占款;三是财政透支与借款。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金银外汇占款属于财政性需求,财政透支与借款是中央银行直接用于弥补中央财政收支缺口的支出。因此,金银外汇占款、财政透支与借款都是硬需求,中央银行实际上没有调控余地,而且波动性大。再从中央银行贷款来看,专项贷款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祥  
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基本形成、调整、瘫痪、恢复、改革和发展等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应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统筹资源为重点,以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突出政府统筹和各部门分工合作,注重依靠制度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家鑫  
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专业银行模式之争十年来,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果。其中之一是改革了单一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新体制(简称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体制)。这种金融结构多元化的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大白  
我国过去的卫生体制,是在片面福利观、供给制思想、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陷入了“大而高”、“公而纯”的空想。因此我认为改革我国卫生体制,必须针对其弊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特征,采取两个方针,抓住三个关键,坚持一个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彦炜  
对我国投资体制改革方向的理论思考胡彦炜我国投资体制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 ̄①中央政府高度集权的投资体制已经打破,地方、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投资决策权已经扩大,但国家与企业、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范围尚模糊不清,投资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国家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中建  吕梦敏  
作为现代职教管理体系核心之一的职业教育支出机制,在不断取得实际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支出混乱、支出绩效不明显、支出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支出机制管理观念滞后、沟通机制混乱、发展模式固化和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未来经费支出机制改革的重点应推进职业教育支出均衡化,完善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支出机制的监管力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卜炜玮  谢娜  朱宏亮  
比较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两种建设标准体制的不同之处,指出我国的建设标准体制存在无法满足WTO/TBT规定、企业标准发展滞后、缺乏有效的无标产品和技术评定认证机制等三个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出了我国建设标准体制的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