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9)
2023(8299)
2022(6453)
2021(6172)
2020(5144)
2019(11672)
2018(11811)
2017(20479)
2016(12755)
2015(14869)
2014(15125)
2013(13645)
2012(12768)
2011(11594)
2010(12171)
2009(11050)
2008(11272)
2007(10442)
2006(9709)
2005(9248)
作者
(33835)
(27930)
(27847)
(26876)
(18031)
(13521)
(13110)
(10963)
(10723)
(10442)
(9563)
(9344)
(9099)
(9084)
(8794)
(8780)
(8585)
(8414)
(8222)
(8183)
(7505)
(6852)
(6821)
(6674)
(6533)
(6352)
(6349)
(6249)
(5854)
(5692)
学科
(40595)
经济(40539)
管理(25942)
(22789)
教育(22371)
中国(20776)
(18034)
企业(18034)
方法(13383)
理论(12864)
(12074)
(11805)
数学(10326)
数学方法(10018)
教学(9979)
业经(9698)
(9543)
(8872)
(8792)
贸易(8784)
(8554)
(8465)
地方(8313)
(8252)
金融(8252)
发展(7932)
(7808)
农业(7692)
(7282)
银行(7265)
机构
大学(176619)
学院(165203)
研究(65058)
(57546)
经济(55892)
管理(50380)
中国(43235)
理学(41860)
理学院(41170)
(40927)
管理学(39835)
管理学院(39504)
科学(38348)
教育(35643)
(35226)
师范(34982)
(33192)
研究所(29875)
师范大学(28786)
(28546)
(28356)
中心(27611)
北京(27337)
(26240)
(23416)
(22353)
技术(22285)
业大(22260)
财经(21685)
农业(20458)
基金
项目(99174)
研究(81055)
科学(78100)
基金(66508)
(57245)
国家(56601)
社会(47258)
教育(46576)
科学基金(46477)
社会科(44248)
社会科学(44236)
(39414)
编号(36093)
(35781)
成果(34951)
基金项目(32856)
课题(29582)
资助(27533)
自然(27181)
自然科(26593)
自然科学(26587)
自然科学基金(26053)
(24960)
重点(24422)
(23463)
(22629)
项目编号(21857)
大学(21852)
(21851)
规划(21519)
期刊
(69463)
经济(69463)
研究(66025)
教育(62401)
中国(50399)
学报(27589)
(25163)
大学(23301)
科学(23069)
(22091)
管理(20274)
学学(18718)
技术(18051)
农业(17332)
(15063)
金融(15063)
职业(14317)
图书(12035)
财经(11197)
经济研究(10936)
国际(10653)
(10103)
(10092)
论坛(10092)
(10084)
(9862)
业经(9620)
问题(9273)
高等(9160)
书馆(9078)
共检索到28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铭峰  
一流大学是坚持单一的高学术标准严格控制办学规模继续走精英高等教育的路子还是采取多样化的学术标准积极扩招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学思想和战略选择中国的一流大学应根据各自的具体实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办学理念以求得学校的最佳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潘一林  
国际化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必有之意。清华大学在学生国际流动、教师国际化水准、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合作办学等方面全面展现了清华大学"开放式"办学的理念,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因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但如何在国际化中体现本土化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哗  
中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后,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大学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过分"量化",使大学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由此引发了生师比的急剧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大学质量产生了冲击,开放高等教育权力后的大学质量监管及世界一流大学质量建设,成为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保障大学理性改革的核心价值。基于此,探讨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严格控制与管理生师比的变化,守望精英教育的传统,追求大学卓越质量的精神,对我国大学改革中平衡"借鉴"与"本土"的有机融合,探索守望"传统"与理性"改革"的建设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就高等教育大众化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认为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型中必须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型定位,并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探讨了精英型研究生教育的新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明忠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类型应该多样化,不同的高校应该承担不同的任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找准自己的坐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赋桂  马莹  
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一流大学的热潮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实施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一些组织和学者开始研究、评价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各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春  
为使我国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政府和大学正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行动。笔者试图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在大众化进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之一,解决好大众化进程中的快慢节奏问题、区域平衡问题和多元办学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大众化进程是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特殊时期。以毛入学率为比较的标准,对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1929-1959年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用了10年时间达到了美国用了20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幅度。虽然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历程各不相同,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变化呈现了较多与美国大众化阶段相类似的规律。但同时,层次失重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不同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层次的失重现象。为此,我们应尊重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以及其自身发展逻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建立起长效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一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国家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文章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在推行教育民主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中国家应放开政策,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明   马陆亭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尊重知识活动的生态规律,并遵循整体性原则,但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而重点建设战略存在单一化问题,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发生结构性失衡,包括非重点高校陷入资源短缺困局、高校依附性强而自主发展和服务能力弱、高校间过度竞争损害教育生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同质化等问题,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是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须强化整体建设,由打造少数一流大学转向建设一流大学体系。高校集群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引导高校在强化校际合作中实现协同创新和效能增值,是推进一流大学体系建设的有效实践路径。为此,应通过高校集群治理为高校集群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奠定学科基础和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曼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亟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从事高校工作和相关研究,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培养质量成为现实问题。从高等教育教学学术博士的培养方案入手,选取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4所国外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博士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学制和培养过程安排、课程设置、评价考核方式4个方面,系统梳理其人才培养的规划,总结共同经验和突出特色。最后,从研讨课、方法课、跨学科课程和过程性考核等方面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博士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嫣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