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6)
2023(9141)
2022(7803)
2021(7342)
2020(6350)
2019(14632)
2018(14599)
2017(28978)
2016(15957)
2015(18265)
2014(18495)
2013(18678)
2012(17438)
2011(15714)
2010(16143)
2009(15878)
2008(16137)
2007(14923)
2006(13547)
2005(12884)
作者
(45851)
(37704)
(37683)
(36027)
(24271)
(17869)
(17478)
(14536)
(14419)
(13843)
(12843)
(12765)
(12274)
(12117)
(11964)
(11718)
(11366)
(11143)
(10980)
(10908)
(9635)
(9325)
(9081)
(8691)
(8670)
(8619)
(8572)
(8496)
(7581)
(7233)
学科
(62299)
经济(62195)
管理(60209)
(53375)
(45805)
企业(45805)
方法(29357)
数学(25306)
数学方法(25153)
(24322)
(22227)
中国(19954)
(17787)
银行(17769)
(16833)
(15969)
金融(15967)
(15720)
财务(15686)
财务管理(15641)
(14887)
(14858)
贸易(14846)
企业财务(14804)
(14577)
业经(13807)
(13310)
体制(11519)
(11393)
保险(11302)
机构
大学(236164)
学院(233063)
(103950)
经济(101668)
管理(92736)
研究(76658)
理学(75689)
理学院(74925)
管理学(74131)
管理学院(73648)
中国(70554)
(59826)
(50873)
财经(44712)
(40415)
科学(39807)
(38695)
(36667)
中心(36186)
研究所(33585)
财经大学(33417)
北京(33408)
经济学(32793)
(29843)
经济学院(29499)
(29245)
(27235)
业大(26587)
(26022)
商学(25957)
基金
项目(134127)
科学(105942)
研究(100850)
基金(99710)
(84703)
国家(84064)
科学基金(72540)
社会(65043)
社会科(61779)
社会科学(61761)
基金项目(51344)
(48397)
教育(46495)
自然(45648)
自然科(44566)
自然科学(44556)
自然科学基金(43789)
资助(43122)
(41832)
编号(40801)
成果(34871)
(32103)
(30810)
重点(29808)
课题(28290)
教育部(28286)
(27646)
(27187)
人文(27110)
国家社会(27023)
期刊
(122667)
经济(122667)
研究(80998)
中国(50314)
(49507)
管理(40254)
(39253)
金融(39253)
科学(28290)
学报(28132)
(26199)
财经(23947)
大学(22708)
学学(21255)
(20416)
教育(19750)
技术(19446)
经济研究(19292)
业经(17479)
农业(16578)
(16116)
问题(16070)
国际(15973)
理论(14273)
实践(12618)
(12618)
会计(12520)
财会(12141)
技术经济(11690)
现代(11611)
共检索到386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江云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的背景下,以石油、黄金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出现了剧烈震荡,国际期货市场定价机制的变化及期货交易规则的高杠杆效应也使得市场风险被明显放大。面对世界复杂的经济环境及国内通胀压力,如何增强我国期货市场抗风险能力,保护投资者正当利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健  曹禹  
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但其发展势头却十分迅速。现在全国期货交易所已有二、三十家,遍布北京、天津、上海、郑州、苏州、深圳、海南等城市和地区。经营的期货合约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江霖  
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毛江霖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借鉴和学习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期货交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当前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期货市场价格风险是客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欣  
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开发并推出"直接接入市场"风险管理功能为期货公司使用,这样既满足了期货公司面临的客户风险控制需要,也保障了客户程序化交易的顺利开展。而我国期货市场对直接接入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开发尚属空白,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在探讨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相关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初步设想。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彩霞  吴越  
期货市场的风险是指造成期货市场损益的不确定性。通常把期货市场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系统风险,是由于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资信条件、经营管理状况等内在因素的变化,导致价格和财务上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另一类是系统风险,通常是指价格风险。期货价格不仅受期货供求基本因素的影响,而且还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华仁海  陈百助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技术,首次对国内和国际期货市场的铜、铝、大豆和小麦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铝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相对而言,国外市场的影响力较大;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毅  
结算担保金制度是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结算担保金一般由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构成。国际期货市场中担保金算法主要有简单法、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三种。我国期货市场目前仅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建立了结算担保金制度,本文通过对沪深300仿真交易的结算担保金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期货市场应建立以风险价值方法为基础的结算担保金制度,并缩短担保金额度的调整周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晗  王伟  
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的处理方式可以划分为专属模式和独立模式两种。专属模式下的结算机构主要为交易所所有,而独立模式下的结算机构为交易所之外的金融机构所有。这两种结算模式在结算机构的结算质量、交易所参与者的交易结算成本效率、市场监管的难易程度及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海啸  
论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构造于海啸一、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析期货市场的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结算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要求期货市场有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否则,风险将危及期货交易的正常运作,甚至导致期货市场的倒台。1、价格风险。期货市场上价格波动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进文  
本文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接轨程度和关联度,表明中国期货市场已基本具备市场的有效性,并形成了价格自我约束机制。最后,给出了模型结果的政策启示与几点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文斌  吕东辉  黄琨  
本文通过价格风险对企业影响的分析,指出利用期货期权市场对价格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并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对价格风险管理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连杰  
国际期货市场结算体系的比较马连杰  在期货市场上,结算体系是期货交易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有了完善的结算体系,才能产生规范的现代期货市场。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着两种结算体系,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独立型结算体系;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共同型结算体系。它们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李婧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国际原油价格也一路攀升。对此,很多政治家和理论家给予了批评。但是,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来看,应该理性分析粮食价格和原油价格形成的过程和决定其价格的因素,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国际期货市场价格信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运成  王爱华  邹惠  
期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期货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机构也是重要参与者。本文介绍了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特点、在不同市场投资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发展及与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及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琳  蒋盼  
自我国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国债市场的波动仍较为频繁,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基于不同风险机制的视角,在构建马尔科夫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债期货及其标的现货间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具有基本的定价能力,但相对于国债现货市场而言,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通过区分高低风险机制的实证分析发现,从价格引导关系来看,国债期货市场在低风险机制下的定价效率要明显高于高风险机制下的定价效率;但从冲击反应上看,高风险机制下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之间的冲击反应程度要远大于低风险机制下的情形。这意味着高风险机制下信息效率的缺失是影响国债期货市场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