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8)
2023(8150)
2022(6882)
2021(6392)
2020(5404)
2019(12363)
2018(12136)
2017(22982)
2016(12630)
2015(14077)
2014(13732)
2013(13641)
2012(12433)
2011(11005)
2010(11228)
2009(10630)
2008(10906)
2007(9666)
2006(8606)
2005(8338)
作者
(34588)
(28762)
(28725)
(27514)
(18510)
(13791)
(13051)
(10933)
(10825)
(10407)
(9776)
(9562)
(9403)
(9360)
(9335)
(8948)
(8591)
(8525)
(8280)
(8253)
(7116)
(7074)
(6758)
(6584)
(6569)
(6525)
(6400)
(6334)
(5775)
(5528)
学科
(47387)
经济(47291)
管理(45974)
(43148)
(41250)
企业(41250)
(24022)
方法(21033)
数学(18497)
数学方法(18326)
(17022)
(16461)
财务(16441)
财务管理(16413)
企业财务(15799)
(13681)
贸易(13674)
(13500)
中国(12408)
业经(12366)
(11762)
(11567)
(10375)
(10202)
银行(10191)
体制(10022)
(9576)
(9432)
金融(9428)
(8559)
机构
大学(176919)
学院(173861)
(76673)
经济(75205)
管理(66640)
研究(57171)
理学(56473)
理学院(55878)
管理学(55142)
管理学院(54799)
中国(48885)
(43771)
(36294)
财经(33185)
科学(31140)
(30158)
(28197)
(26817)
中心(26813)
经济学(25068)
财经大学(24897)
(24737)
研究所(24575)
北京(22985)
经济学院(22563)
业大(22101)
(20822)
(20761)
商学(19805)
商学院(19637)
基金
项目(110307)
科学(88663)
基金(84306)
研究(80525)
(72476)
国家(71906)
科学基金(62905)
社会(53868)
社会科(51323)
社会科学(51312)
基金项目(43944)
(40751)
自然(40220)
自然科(39311)
自然科学(39303)
自然科学基金(38679)
教育(37159)
(35026)
资助(34427)
编号(30748)
(26646)
成果(26363)
(25980)
重点(24780)
(23336)
教育部(23172)
国家社会(23136)
人文(22260)
(22147)
创新(22067)
期刊
(84621)
经济(84621)
研究(57063)
(39910)
中国(38581)
管理(27278)
学报(26485)
(25480)
金融(25480)
科学(23750)
(22690)
大学(20988)
学学(19786)
财经(18029)
(15285)
教育(15243)
农业(14045)
经济研究(13920)
技术(12763)
(11915)
业经(11819)
问题(11310)
财会(11260)
会计(10973)
国际(10303)
理论(8595)
(8455)
世界(8355)
技术经济(7777)
(7719)
共检索到279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燕春  史安娜  
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定位问题上形成了全民论、国家论、政府论、综合论、缺位论等理论解释。但从国家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政府只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而且,从这一定位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国资委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从法律上建构一个独立的人民代表股东会,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忠良  刘劲松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所有者层次即产权委托代理结构不完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供科学的机制和适合的条件。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是对已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办法,与此适应,国有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洪梅  冯青双  
本文首先给出国有金融资产的界定路径,进而将国有金融资产的范畴扩大为"金融国资"和"国有金资"的合集;其次,本文在两种界定路径的指导下,较为全面、准确地找出了我国"形色各异"的国有金融资产,分析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国有金融资产的出资人制度现状,将其总结为两类模式四种情形,最后在对四种情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制度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琼  
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个人资产、法人资产的产权主体是十分明确而具体的,而国有资产则不一样。从理论上讲,我国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是明确的,即全体人民;但实际上又是模糊的,人人都是所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加奇  
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江西省体改委林加奇建立有效的国有资本管理、监督和营运制度,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这项改革的出发点在于:明晰出资者与企业法人财产之间的关系,使产权主体人格化,资本经营责任化,产权效益确定化,从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科  刘敏  
国家出资人代表与国资委的法律关系,目前有代理人说、代管人说、受托人说等理论,但均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缺憾。国家出资人代表负有公法上的国资经营与监督职责,实质为国资委代表国家委派的公务代表,其与国资委当为公法上的委任与代表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难以全面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后 ,财政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借债吃饭型财政后 ,它们失去了资本金注资来源 ,而银行注资形成的高负债发展模式 ,又会形成金融风险 ;工资成本上升趋势和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同样在国有企业发生作用 ,冗员过多的工资上升侵蚀利润 ,使国有企业难以为继 ;将企业作为一级党政社团组织办和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的体制成本很高 ,并内化了许多社会成本 ;所有者多头代理 ,导致管事的不管人 ,管人的不管事 ,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不对称。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虽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管用的所有者 ,且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前强  
建立医院出资人制度要与强化治理和监督同步推进,要有进有退, 分类治理;把法治思想和原则引入国有资产治理,以分权制衡的原则来构建国有医院出资人制度的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亚林   唐松松   王孝德   马泽忠  
本文以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为背景,从法理支撑性、属性特征差异性、与改革一致性以及监管便利性等方面,对出资人职责履行主体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永哲  
股东会的决议,既是公司最高意思的决定,又是公司股东以其股东地位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方法,同时,公司法理历来遵循“股东表决权平等”原则,因此,如何确保股东通过股东会上表决权的行使,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如实反映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意志,实是公司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碧华  
分类改革是我国此轮国企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分类改革的目标,必须对关乎国企管理体制的国有出资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国有出资人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但无论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集权出资模式,还是以行业或地域为标准的分权出资模式,其主要缺陷在于没有回应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没有区分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而分别构建出资人制度。实际上,在国企分类改革下,有必要确立集权模式与双重模式并行的混合出资人模式。针对商业类国企应采国资委集权出资模式,由国资委专司"管资本",剥离其监管企业的职能;而针对公益类国企应采功能双重出资模式,由多个部门分工协作,既"管资本"也"管企业",实现有效监管的职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建华  
市场经济体制下,股权结构不应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赋予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在所有者缺(虚)位情况下,提高委托———代理制度的有效性。国有资本是进是退,由资本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决定。解决出资人及其监管到位的问题,必须将委托经营权和经营监管权分离,形成权力制衡的体系。作者设计了多方权力制衡、激励到位的国企管理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传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法律地位一直是国有资产立法的争议焦点,其职责的承担备受关注。理论上,国资委的职责表现为股东的权利义务,但国资委又因法律授权和职能上的继受承担着众多的行政监管职责。对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监管和行政性监管均立足于对资产的管理,因此,在实践中不易清晰划分两者边界,正确认识和区分出资人监管和行政监管对于国资委合理履职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国资委的出资人监管和行政性监管行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区分和认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白华  吴春  
文章运用产权理论探讨了政府出资人作为国有资本的管理者应拥有的权力 ,并在对比分析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与出资者财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的内涵应进一步扩大 ,经营者的选择问题应作为政府出资人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认为 ,不能仅在经营者既定的前提下 ,制订和实施经营者的激励问题 ,经营者的选择也应制度化 ;并认为经营者的选择与经营者的激励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子华  白慧林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使得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偿债能力呈反向变动,导致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成为公司法上的新问题。对此有学者提出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观点,主张在公司偿债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时,股东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视为届满,该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将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与相关制度进行适用比较,明确其特殊性与司法适用条件,分析其请求权法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从请求权主体、适用条件、清偿范围三个层面探讨该制度的构建,以达到在认缴制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