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
2023(836)
2022(684)
2021(617)
2020(489)
2019(1062)
2018(992)
2017(1895)
2016(1055)
2015(1220)
2014(1126)
2013(1207)
2012(1114)
2011(1044)
2010(999)
2009(858)
2008(797)
2007(654)
2006(616)
2005(547)
作者
(3213)
(2875)
(2798)
(2594)
(1736)
(1327)
(1178)
(1011)
(972)
(967)
(904)
(903)
(897)
(887)
(853)
(821)
(813)
(735)
(721)
(717)
(696)
(665)
(661)
(646)
(626)
(609)
(584)
(572)
(551)
(538)
学科
(6440)
经济(6439)
(4383)
方法(3233)
数学(3096)
数学方法(3083)
管理(2969)
(2463)
(2161)
企业(2161)
农业(1796)
业经(1478)
中国(1329)
服务(1301)
生产(1272)
服务业(1258)
环境(1071)
(1012)
(970)
(935)
贸易(935)
地方(922)
(918)
技术(824)
(795)
(760)
农业经济(757)
发展(756)
(756)
(755)
机构
学院(16708)
大学(16516)
(9622)
经济(9526)
管理(6677)
研究(6542)
理学(5913)
理学院(5867)
管理学(5807)
管理学院(5785)
中国(4821)
(4381)
科学(3657)
农业(3512)
(3444)
(3337)
(3283)
经济学(3281)
业大(3225)
研究所(3093)
经济学院(2985)
中心(2811)
财经(2731)
经济管理(2609)
(2497)
科学院(2345)
农业大学(2330)
(2318)
(2188)
(2078)
基金
项目(12304)
科学(10013)
基金(9554)
(8780)
研究(8754)
国家(8722)
科学基金(7367)
社会(6449)
社会科(6174)
社会科学(6174)
基金项目(4777)
自然(4499)
(4485)
自然科(4406)
自然科学(4406)
自然科学基金(4341)
资助(3950)
(3802)
教育(3651)
国家社会(3123)
编号(3072)
(3037)
(2917)
(2895)
重点(2833)
中国(2632)
(2621)
(2574)
发展(2565)
(2538)
期刊
(9270)
经济(9270)
研究(5196)
(3944)
农业(2974)
中国(2928)
科学(2661)
学报(2649)
管理(2471)
大学(2162)
(2157)
学学(2104)
(1967)
技术(1938)
经济研究(1772)
技术经济(1548)
财经(1384)
业经(1316)
(1293)
问题(1290)
统计(1220)
世界(1203)
资源(1020)
(983)
(899)
经济问题(853)
(846)
现代(844)
业大(841)
教育(810)
共检索到23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计划统计部门已决定把国民经济总值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指标。因此,我想谈谈这个问题。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性质和计算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西方国家表示国民生产总量的通用指标。其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一般都是以联合国制定的方案为准,个别国家有某些调整;其定义是按生产者提供的生产要素而产生的收入总额;其特点是既包含生产部门的产值,也包含劳务的产值(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蔚旻  
“国民生产总值”常用来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总成果。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计算方法有二:一日支出法,亦名“最终产品法”。它是按照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来计算的。包括个人、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国内总投资;进出口差额;国外要素支差额。一日收入法,亦名“成本法”。它是把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要素报酬”加上税金、折旧求得国民生产总值。过去,人们指责该指标是以庸俗经济学说为依据混淆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非生产性服务,将政府官员、军队、警察等活动都看作“服务”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因而掩饰资本丰义社会阶级对抗的性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鸿  
关于中国的人均GNP水平,国内外专家一直存在争论,而且各目测算的结果相差极为悬殊。例如,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估算1988年中国人均GNP为330美元,但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测算存在低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进行了估算,有人指出达到750美元,有人则认为高达2400美元。我们认为,这些专家的测算虽然都有一些正确的依据,但由于他们对中国的经济与统计了解不够以及计算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这些估算与中国人均GNP的实际水平存在很大误差。为什么世界银行的估算会产生如此普遍的非议?原因在哪里?一般都将这一问题归结为世界银行采用的汇率计算法。诚然,汇率法的种种弊端的确是引致低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宗坪  
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所采用的价格。一种产品或劳务只有当它成为市场交易对象时才能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而一些没有市场性的产品或劳务,如家庭自缝衣物、自制食品等,则不能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对象。所谓虚拟计算,是指某些产品或劳务并不拿到市场上进行实际的交换,而设想它被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按照设想的市场价格进行估价,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如何在继续做好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的同时建立起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如何把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同改进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统计协调起来,是当前统计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的目的,就是由此出发,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键词: 西方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衔  
一、GNP是否不包括重复计算理论界普遍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不包括重复计算的指标。理由是,GNP统计上排除了造成大量重复的中间产品产值的计算。当然,排除中间产品确实可以避免产值重复计算,但不能因此认为GNP就排除了任何形式的重复计算,从GNP的定义看,GNP是否发生重复计算,关键是最终产品统计中是否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N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的多少(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均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GNP的高低。人均GNP的国际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各国公布的人均GNP资料是以本国货币(以下简称:本币)单位表示的,无法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统一可比的货币。货币转换问题,是人均GNP国际比较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弼  
《经济日报》理论探索版在元月份先后刊登解建群同志《论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横向比较》和宁吉哲同志《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计算中的几个问题》,在读者中引起较强烈的反响:怎样计算和比较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仅涉及到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成就,而且关系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衡量;现将解、宁二文的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永新  
一、计算原则 在SNA体系中,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我国是否亦用“国民原则”计算,尚待探讨。国民生产总值是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两部分构成。就全国范围来说,采用“国民原则”是无疑的。但就一个地区来说,问题就比较复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间的横向协作与联系越来越广泛,“本国(区)居民在外地的投资和劳务收入”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交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派出常驻机构,二是派出临时机构。若按“国民原则”计算,派出常驻机构及其人员属于“长期居住在本地但户口未迁入本地的外地居民”,应视为所在地的常住居民,常驻机构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增加值应计入所在地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所在地对这类机构的收支情况并不了解;临时派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兆荣,杨泽军,江健桐  
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正式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指标,对于评价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由于这项核算工作起步较晚,涉及面广,加之统计方法制度尚不够完善,因而国民生产总值总量数字的核算尚存在较多问题,难以准确地衡量和反映我国实际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与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1.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差的变动与实际的经济现象相背离。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是形成社会总供给的主体,1984—1988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桂芳  
据世界银行计算,1989年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总计为194970亿美元,世界总人口51.97亿,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750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瑞士,3万多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万美元以上的有日本、芬兰、挪威、瑞典、冰岛、美国、丹
关键词: 计算口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鹏  
农村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农村常住居民一定时期在农村内外所生产或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统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重要意义,其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