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6)
- 2023(11878)
- 2022(9744)
- 2021(9050)
- 2020(7453)
- 2019(16633)
- 2018(15907)
- 2017(30845)
- 2016(16286)
- 2015(17906)
- 2014(17595)
- 2013(17310)
- 2012(15999)
- 2011(14362)
- 2010(14916)
- 2009(14529)
- 2008(13894)
- 2007(12858)
- 2006(11770)
- 2005(11150)
- 学科
- 济(67308)
- 经济(67202)
- 业(60537)
- 农(49572)
- 管理(47263)
- 企(41113)
- 企业(41113)
- 银(34490)
- 银行(34345)
- 农业(33221)
- 行(32732)
- 融(30824)
- 金融(30822)
- 制(29434)
- 业经(24954)
- 中国(24483)
- 财(22816)
- 方法(20463)
- 数学(17881)
- 数学方法(17765)
- 体(16838)
- 度(15691)
- 制度(15687)
- 务(14747)
- 地方(14728)
- 财务(14719)
- 财务管理(14691)
- 企业财务(14141)
- 体制(13487)
- 农业经济(12560)
- 机构
- 学院(225930)
- 大学(221629)
- 济(101714)
- 经济(99603)
- 管理(86932)
- 研究(76365)
- 中国(74186)
- 理学(73101)
- 理学院(72446)
- 管理学(71582)
- 管理学院(71177)
- 农(53821)
- 财(52038)
- 京(45711)
- 农业(40546)
- 科学(40238)
- 中心(39741)
- 财经(39405)
- 所(37272)
- 江(36235)
- 经(35815)
- 业大(35569)
- 银(34595)
- 银行(33270)
- 研究所(32833)
- 经济学(31449)
- 行(31119)
- 州(29193)
- 财经大学(29155)
- 北京(28616)
- 基金
- 项目(142477)
- 科学(113256)
- 研究(110619)
- 基金(104924)
- 家(89923)
- 国家(88670)
- 科学基金(76565)
- 社会(73430)
- 社会科(69428)
- 社会科学(69411)
- 省(56225)
- 基金项目(55258)
- 教育(48250)
- 编号(45409)
- 自然(45373)
- 划(45199)
- 自然科(44297)
- 自然科学(44289)
- 自然科学基金(43559)
- 资助(41344)
- 成果(37431)
- 制(34673)
- 部(32832)
- 发(31693)
- 重点(31615)
- 国家社会(31109)
- 农(30730)
- 创(30667)
- 课题(30578)
- 性(30330)
- 期刊
- 济(122906)
- 经济(122906)
- 研究(72808)
- 农(60182)
- 中国(54326)
- 融(53607)
- 金融(53607)
- 财(41883)
- 农业(39291)
- 学报(31563)
- 科学(30638)
- 管理(30572)
- 大学(26467)
- 学学(25508)
- 业经(25323)
- 财经(20658)
- 教育(18270)
- 业(18147)
- 经(17497)
- 技术(16902)
- 农村(16856)
- 村(16856)
- 问题(16647)
- 经济研究(16405)
- 农业经济(14877)
- 世界(13869)
- 版(13014)
- 理论(11977)
- 经济问题(11805)
- 社会(11062)
共检索到37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竹枝 邹帆
文章从国有或者准国有金融机构数量和资金流向角度分析了国家对农村金融剩余攫取倾向的松动,但是国家农村控制却不能撤退。在农村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政府农村控制应该重新定位,重点放在开辟资金回流渠道上。
关键词:
国有银行 撤并 农村金融剩余 控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宏辉 杨应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蔚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的业务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建立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联系机制增强支农力度在国外是行之有效的,国内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当前,有效建立联系机制需要政策促进,并选择适当模式。
关键词:
大型商业银行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联系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课题组 李培峰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金融上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不足,引出通过建立内生性的金融体系来克服二者的不足;其次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合作金融模式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然后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扈映 陈伟鑫 王振江
1996年启动的农村融体制改革,使中国农村金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以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引发的评论最多。一种颇具影响的观点是,这一改革直接导致农村金融形势恶化。为验证这一观点,本文选取1985-2008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数据,以1997年为转折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农村并未使农村金融发展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农村金融市场也并未明显恶化。最后本文从农户信贷特点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特点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李莉莉
据中国银监会估算,全国1.2亿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近30%的农户因为缺乏抵押物或合格的担保人而没有机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农户的信贷需求,实际上是小额信贷需求。对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进入小额信贷市场以及如何完善其小额信贷模式进行探讨,对于帮助解决我国农户贷款难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向
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日益加强,但其产权制度还需进一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还要完善、管理体制还需理顺,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也要进行改革,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行党校2007春季班第六课题组 王延田
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是本届政府金融领域改革工作的重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到了"收官"阶段。因此,决策层把更多关注投向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央行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加大在农村金融领域投入。如何识别判断农村金融领域的有效需求及其属性,从而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余文
在讨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式金融安排的失灵与民间金融的非正式安排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有效性之后 ,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退出现象是正式金融安排的无效率与非正式安排的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解决“三农”的金融需求问题必须求助于正式金融安排和非正式金融之间的恰当结合。
关键词:
金融中介 社会资本 金融安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余文
在讨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式金融安排的失灵与民间金融的非正式安排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有效性之后 ,本文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退出现象是正式金融安排的无效率与非正式安排的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解决“三农”的金融需求问题 ,必须求助于正式金融安排和非正式金融之间的恰当结合。
关键词:
金融中介 社会资本 金融安排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国有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距离增大影响城镇及农村地区银行贷款规模,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对国有银行乡镇企业的贷款额(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假设得到证明,即: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寇德广
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从业人员数量和机构家数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趋势明显。本文从理论和财务绩效角度论证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合理性,并提出应积极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旨在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课题组 湛东升 刘健
近年来,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在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发展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两者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农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万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近年来,在各方推动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者多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的身影难觅。近期,中国银监会召开大中型商业银行参与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座谈会,要求大中型银行要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该说大型银行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具有多方面优势的,那么为什么它们的积极性并不高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中国建设银行是较早涉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型银行之一,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而它们最初的经营预期是第三年才可能会盈利。在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