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7)
- 2023(6755)
- 2022(5508)
- 2021(5127)
- 2020(4220)
- 2019(9395)
- 2018(9429)
- 2017(16376)
- 2016(8689)
- 2015(9658)
- 2014(9432)
- 2013(8511)
- 2012(7632)
- 2011(6769)
- 2010(7049)
- 2009(6329)
- 2008(6220)
- 2007(6157)
- 2006(5409)
- 2005(4433)
- 学科
- 管理(29082)
- 业(27643)
- 济(25876)
- 经济(25841)
- 企(24379)
- 企业(24379)
- 技术(14609)
- 中国(11687)
- 技术管理(11404)
- 农(9599)
- 业经(8191)
- 教育(7441)
- 方法(7321)
- 地方(7054)
- 理论(6517)
- 财(6253)
- 农业(6206)
- 制(6140)
- 和(5872)
- 工作(5589)
- 融(5304)
- 银(5304)
- 金融(5303)
- 银行(5301)
- 数学(5261)
- 数学方法(5217)
- 行(5139)
- 教学(5123)
- 划(5092)
- 策(4976)
- 机构
- 大学(110874)
- 学院(108386)
- 管理(43219)
- 济(41287)
- 经济(40242)
- 理学(36346)
- 理学院(35972)
- 管理学(35386)
- 管理学院(35155)
- 研究(34458)
- 中国(25784)
- 京(23222)
- 财(19806)
- 科学(19265)
- 江(18396)
- 范(16972)
- 师范(16857)
- 中心(16827)
- 所(15150)
- 州(14836)
- 北京(14713)
- 财经(14632)
- 业大(13719)
- 研究所(13521)
- 农(13391)
- 经(13282)
- 技术(13085)
- 院(12946)
- 师范大学(12873)
- 经济学(11978)
- 基金
- 项目(72632)
- 研究(60935)
- 科学(58298)
- 基金(49405)
- 家(42203)
- 国家(41298)
- 社会(38031)
- 科学基金(36298)
- 社会科(35865)
- 社会科学(35856)
- 省(31440)
- 教育(29465)
- 基金项目(26600)
- 编号(25763)
- 划(25072)
- 成果(22774)
- 创(22059)
- 自然(20781)
- 自然科(20332)
- 自然科学(20327)
- 自然科学基金(20015)
- 创新(19346)
- 课题(19172)
- 资助(17406)
- 项目编号(16470)
- 年(16393)
- 发(16352)
- 重点(16206)
- 部(15504)
- 制(15421)
共检索到179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静 姚彤
随着"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一系列教育振兴行动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高校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国家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凭借高校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国际合作交流活跃等优势,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2004年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正式签署了共建郑州大学协议。共建郑州大学协议也是教育部签署的第一个共建地方高校的协议。实现省部共建标志着郑州大学在创建全国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开始了第二次跨越,也标志着河南省结束了没有国家重点支持高等学校的历史。一、郑州大学省部共建的主要举措和成效郑州大学十分珍视省部共建这一学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省部共建10年以来,学校的建设面貌和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星
文章通过分析多维度文化对国家创新力的影响机理,借鉴Hofstede关于文化维度测量方法对中国梦文化进行测度,使用我国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梦文化对国家创新力的影响,并对中国梦文化对国家创新力的贡献指数进行测算。
关键词:
“中国梦” 经济与文化 国家创新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并不一定是科技大国,但必然是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用"全球创新计分牌"(GIS)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均已表明,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如"欧洲创新计分牌"(EIS)2006中所指出:"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赶上创新绩效好的国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据笔者测算,到2020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12%,才能保证到2020年时占GDP的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6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7,发达国家的0.14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从国际的标准和我国自己提出的目标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为了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主要应当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④培养创新的文化;⑤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从科学推动模式转变为主要靠需求拉动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应当逐渐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式发展道路;三是成为确定研发项目的主体,成为投入的主体,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还需要给予各方面政策的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佳乐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与人才统筹部署,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龙头作用,因而研究高等教育对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的贡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1年全球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其一,9年间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仍集中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国家,整体呈现“西强东弱”态势,不过中国进步明显,出现“东升西降”趋势;其二,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之于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其三,分经济发展水平看,高等教育相对规模会显著影响高收入国家建设人才中心和中高收入国家建设创新高地;其四,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对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不显著,进入普及化阶段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中国正努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型,高等教育系统需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贡献 人才中心 创新高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形势和实践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观的新境界。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观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认识论层面,构建新粮食安全观,对“什么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在价值论层面,定位“国之大者”,对“为什么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阐述达到了新高度;在方法论层面,坚持战略谋划与举措创新并举,对“怎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回答打开了新局面。在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其论述的实践伟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在资源投入、研发经费结构和分层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主动调整和适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 高等学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焕忠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基本战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必须先行,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梁尤能 孙哲 吴荫芳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梁尤能,孙哲,吴荫芳在邓小平同志“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①以及“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②的思想指引下,高等学校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川生
大学的使命在于求真、创新。大学要弘扬实事求是精神,追求真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要准确把握世界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高校自身的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学要坚持“以变应变”之理念,努力推进大学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创新 大学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中南大学是在本世纪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而成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师生员工将近7万人。五年来,学校高举创新的旗帜,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走科技兴校和人才强校之路,成功地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在中南地区迅速崛起。进入当今中国高校的第一方阵。去年上半年,中南大学因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提出“建设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受到高层领导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振华
发展型国家是一组以日本和东亚新型工业化经济体为基础、关于后发国家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府的经济理念、制度和政策的经验概括与总结。文章认为,在近40年的研究中,发展型国家理论取得了重要进展,它揭示出其他视角低估或忽视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动东亚实现经济赶超。作为一种按照归纳方法建构起来的理论,发展型国家始终与东亚政治经济实践紧密关联,这使其难以从案例上升为知识。因此,发展型国家研究需要更为密切地结合制度主义分析,以便识别出发展型国家构建的多样性制度基础,继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借鉴与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虹 李煜
[目的/意义]揭示2002年以来图情领域重要国家在学术论文产出的总量、引证、研究主题、学术合作等维度上的学术贡献与特征演化,为图情领域的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者追踪研究主题与前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近15年WoS数据库收录的图情领域86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运用TDA、Ucinet、VOSviewer等数据分析工具,从学术论文的总量特征、引证特征、主题特征三个角度对图情领域重要国家的学术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空间距离及学术能力对重要国家之间学术合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美国在图情领域的科研实力强劲,中国的学术贡献增速最快,荷兰、芬兰、比利时三国则在归一化被引比率指标上表现突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信息检索、互联网、知识管理、社交网络、计量学、用户研究、研究方法8个主题范畴,英国、西班牙、中国、美国的研究主题最为广泛;空间距离与学术能力都对国家间的学术合作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