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5)
2023(3187)
2022(2497)
2021(2553)
2020(1993)
2019(4669)
2018(4661)
2017(7074)
2016(5141)
2015(5799)
2014(5926)
2013(5033)
2012(4603)
2011(4355)
2010(4599)
2009(3986)
2008(3931)
2007(3623)
2006(3294)
2005(3160)
作者
(10731)
(8664)
(8617)
(8420)
(5559)
(4290)
(4039)
(3525)
(3320)
(3272)
(2984)
(2864)
(2820)
(2794)
(2757)
(2686)
(2663)
(2643)
(2639)
(2531)
(2424)
(2233)
(2152)
(2058)
(2026)
(1955)
(1922)
(1828)
(1807)
(1785)
学科
教育(18823)
中国(9514)
(9303)
经济(9294)
管理(8361)
(7419)
(6818)
企业(6818)
理论(6672)
教学(5544)
(4945)
(3940)
发展(3705)
(3595)
(3582)
思想(3502)
方法(3451)
政治(3390)
(3339)
研究(3277)
改革(3172)
思想政治(3154)
政治教育(3154)
治教(3154)
德育(3123)
高等(3080)
技术(2864)
教育改革(2801)
学校(2590)
数学(2547)
机构
大学(63670)
学院(58173)
教育(26315)
研究(23574)
(19822)
师范(19788)
师范大学(16582)
(15400)
(15359)
管理(14879)
经济(14808)
理学(12648)
理学院(12365)
科学(12286)
管理学(12034)
管理学院(11872)
(11354)
职业(11338)
北京(10777)
中国(10591)
(10336)
教育学(10303)
研究所(10262)
技术(10219)
中心(9000)
(8451)
(7958)
(7822)
职业技术(7721)
教育学院(7579)
基金
研究(33331)
项目(33247)
科学(27768)
教育(24631)
基金(20453)
社会(18536)
社会科(17176)
社会科学(17172)
编号(16663)
成果(16642)
(16358)
国家(16049)
课题(14942)
(14187)
(13911)
(13417)
科学基金(13075)
规划(10948)
项目编号(10162)
(9774)
(9613)
基金项目(9606)
(9605)
重点(9220)
教育部(9200)
研究成果(9047)
年度(8668)
(8661)
(8622)
阶段(8603)
期刊
教育(45291)
研究(29382)
中国(21893)
(17136)
经济(17136)
职业(10822)
技术(8839)
(7170)
技术教育(7033)
职业技术(7033)
职业技术教育(7033)
学报(6364)
大学(6333)
科学(5432)
管理(5264)
高等(5221)
(5195)
论坛(5195)
成人(4801)
成人教育(4801)
高等教育(4649)
(4178)
学学(3994)
(3763)
发展(3726)
(3726)
职教(3666)
比较(3574)
财经(3512)
图书(3324)
共检索到10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熙  苏尚锋  曹婷婷  
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教育领域,国学不仅高居象牙塔,而且开始走进中小学,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生活。与高校中的国学研究不同,中小学生接触到的国学远远超出"学问"(传统知识体系)与"学术"(对传统知识的探究方式)的范畴。学生们在与国学相关的课程及各类课外活动中不仅了解到更多的儒家经典及民族历史文化常识,还广泛接触京剧、曲艺、书法、武术及各种民间技艺(如剪纸)。这就是说,中小学所谈的国学具有较大的外延,涉及学术与非学术形式的文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婵娟  廖宇飞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障,也是国家统一、社会繁荣稳定的灵魂所在。香港出现的社会乱象和政治困局实际指向的是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和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双重缺失,其中有历史文化原因,也与香港地区自身教育制度有关。在"一国两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入实施的社会背景下,需重新审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并建构明晰的国家认同教育,以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军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以"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等为内容,以深化国情教育、培育爱国能力、强调自我教育为做法的爱国教育机制,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自动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玲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它们有效地推动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美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中注重将教师的学术性、专业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其课程体系趋近完善。当下看来,美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是其不断完善的课程发展目标,还是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设置,对于助力课程实施专业化,以及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国内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来说,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奚正新  王桂林  
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倍受关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黄炎培职业教育德育观显现出了它新的生命力。黄炎培职业教育德育观的当代价值在于创新德育工作,彰显德育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塑造独立人格;加强德育训练,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德育地位,满足社会要求;加强就业指导,树立职业"三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跃进  
《四库全书》及其所代表的"四库学"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四库学"体系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三个重要特征,以及"四库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四库学"研究意义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张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王愚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探讨中国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全”功能●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它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教育家,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中国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邱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的方法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英国学校在整合描述性方法和指导性方法的基础上,将直接指导、两难问题讨论、集体礼拜、圆周时间及角色扮演等具体方法综合运用于价值教育实践之中,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海玲  
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不同行业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但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生由于成绩过低“被迫”选择职业院校就读,不能有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职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其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仍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军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概括蒙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经验。蒙汉双语教育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语言的发展及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博宇   曹继东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爱国主义、坚忍不拔、实事求是、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多重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至关重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媒体平台、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长征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农业现代化思想是新时代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对重农主义进行剖析,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反思,对资本主义农业本质进行发掘研究,对当下农业问题进行指导,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回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的根本性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农业合作社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映西  王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市场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怎样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在《资本论》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已经在多个方面开拓了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宏观管理方面,坚决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在改革思路上,提出了史无前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构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新进  
职业使命感培育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如对个体职业使命的感知、理解、认同,并付诸实践,把为社会谋福利和自我实现作为内在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使命感培育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基础。职业使命感培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拼搏奋斗的动力,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