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2)
- 2023(16283)
- 2022(14377)
- 2021(13460)
- 2020(11602)
- 2019(27162)
- 2018(26993)
- 2017(52394)
- 2016(28530)
- 2015(32550)
- 2014(32814)
- 2013(32451)
- 2012(29950)
- 2011(27189)
- 2010(26890)
- 2009(24902)
- 2008(24571)
- 2007(21838)
- 2006(18787)
- 2005(16379)
- 学科
- 济(115411)
- 经济(115282)
- 管理(80026)
- 业(76663)
- 企(63544)
- 企业(63544)
- 方法(57647)
- 数学(50016)
- 数学方法(49374)
- 农(30644)
- 财(29116)
- 中国(27934)
- 贸(27653)
- 贸易(27640)
- 易(26787)
- 学(26538)
- 业经(24439)
- 地方(22887)
- 农业(20235)
- 制(19706)
- 理论(19441)
- 务(18696)
- 财务(18614)
- 财务管理(18569)
- 和(18187)
- 企业财务(17478)
- 环境(17095)
- 技术(17085)
- 银(16353)
- 银行(16282)
- 机构
- 大学(414212)
- 学院(411849)
- 济(163593)
- 管理(160653)
- 经济(160043)
- 理学(139608)
- 研究(139426)
- 理学院(138049)
- 管理学(135344)
- 管理学院(134642)
- 中国(101373)
- 科学(89437)
- 京(88249)
- 农(73833)
- 所(72073)
- 财(72036)
- 业大(66437)
- 研究所(66053)
- 中心(63100)
- 江(59793)
- 农业(58688)
- 财经(58432)
- 北京(55424)
- 范(53450)
- 经(53015)
- 师范(52824)
- 院(50779)
- 经济学(48522)
- 州(48431)
- 技术(44437)
- 基金
- 项目(283320)
- 科学(219851)
- 基金(203873)
- 研究(201496)
- 家(179495)
- 国家(178045)
- 科学基金(150952)
- 社会(123539)
- 社会科(116939)
- 社会科学(116905)
- 省(111548)
- 基金项目(108420)
- 自然(101388)
- 自然科(98984)
- 自然科学(98951)
- 自然科学基金(97141)
- 划(94198)
- 教育(93089)
- 资助(85769)
- 编号(82378)
- 成果(66324)
- 重点(63819)
- 部(61988)
- 发(60071)
- 创(58209)
- 课题(56661)
- 科研(55233)
- 创新(54406)
- 计划(53062)
- 大学(52596)
- 期刊
- 济(173927)
- 经济(173927)
- 研究(115596)
- 中国(72472)
- 学报(71393)
- 农(66063)
- 科学(62947)
- 管理(56722)
- 财(54801)
- 大学(53052)
- 学学(50030)
- 农业(45920)
- 教育(42555)
- 技术(35822)
- 融(31424)
- 金融(31424)
- 业经(28698)
- 经济研究(28216)
- 财经(27608)
- 业(24330)
- 经(23555)
- 问题(23552)
- 贸(21689)
- 图书(21256)
- 版(20264)
- 技术经济(20106)
- 科技(19511)
- 理论(19370)
- 商业(18923)
- 统计(18617)
共检索到59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乃丽 刘巍
对日本1900~1937年宏观经济的数量分析表明,Ex+|Em|=0.74<1,即不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同时,日本的贸易条件与贸易收支为弱正相关,即如无政府干预,贸易收支的改善则依赖进出口物价而不是进出口物量。因此,数量分析支持日本的总供求态势属"供给约束型"的逻辑结论。笔者认为,分析战前日本宏观经济运行时,不应使用以"需求约束型经济"为上位前提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先锋 那明
文章运用1981~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货物及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实际资本存量的迅速增加和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Granger原因。文章据此认为,宏观经济内部失衡,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迫使企业低价出口,是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内外部均衡 对外贸易依存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湛柏明
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4-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两点结论:第一,外资企业正的贸易效应为中国进口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平衡保障。其中,价格贸易条件在波动中呈改善趋势,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呈稳定上升趋势。第二,与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经贸易调整的以实际增加值为代表的国民财富变化方向和程度上,处于显著的上升优势地位。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资企业 贸易条件 效应分析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振辉
贸易价格条件是反映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结合日本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分析了1960年以来日本对外贸易价格条件的变动情况。日本对外贸易价格条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二个阶段都呈现总体上升,先抑后扬的趋势,而第三个阶段呈现震动下降的趋势。一国对外贸易价格条件与本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贸易价格条件反映了一国进行国际贸易时所处地位和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为了维持相对较优的贸易价格条件,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提高商品附加值;开发新型能源,保障国内产业安全和发挥资本作用、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志永
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引擎"。但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可以发现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的有效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贫困化增长 贸易利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昭 叶景成
"贸易条件恶化论"暗含着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这一前提假设,当经济态势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时,"贸易条件恶化论"已不再适用。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不存在必然联系,往往是贸易条件恶化而国际贸易利益增加。在运用"贸易条件恶化论"评价一国国际贸易绩效和国际贸易利益时,应当谨慎考察"贸易条件恶化论"赖以成立的经济环境和前提假设与该国经济现实是否相符。
关键词:
贸易条件恶化论 中国经济态势 适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比较优势 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舒丽媛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赛男
基于102个国家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会影响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效果。在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而在非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影响不显著。在贸易开放度低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相反在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因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国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实际汇率 贸易开放度 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温小杰
文章通过对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1996~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机床制造业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在1997~2003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说明单纯依靠降低价格、扩大出口数量的方式已经不能改善贸易条件,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方式来改善贸易条件。2002~2006年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改善了我国机床制造业在2003~2007年的贸易条件。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是我国机床制造业跨境M&As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 贸易条件 技术寻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晏玲菊
采用价格贸易条件,考察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出口价格和其他国家价格进行比较,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仅能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起反倾销,还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低技术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价格指数原因。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价格优势” 贸易摩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综合贸易条件 个别贸易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传均 谢卡尼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贫困化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