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9)
- 2023(8658)
- 2022(7513)
- 2021(6988)
- 2020(6148)
- 2019(14202)
- 2018(14455)
- 2017(28661)
- 2016(15561)
- 2015(16966)
- 2014(17065)
- 2013(16989)
- 2012(15691)
- 2011(14214)
- 2010(14658)
- 2009(14306)
- 2008(14519)
- 2007(12841)
- 2006(12047)
- 2005(11474)
- 学科
- 济(59134)
- 经济(59028)
- 管理(48858)
- 业(42395)
- 企(34928)
- 企业(34928)
- 财(27242)
- 方法(22248)
- 税(21878)
- 制(20542)
- 税收(20422)
- 中国(20245)
- 收(20238)
- 数学(19358)
- 数学方法(19129)
- 农(16831)
- 体(14052)
- 业经(13316)
- 银(13034)
- 银行(13025)
- 行(12485)
- 体制(11980)
- 务(11727)
- 财务(11702)
- 财务管理(11662)
- 融(11636)
- 金融(11634)
- 财政(11522)
- 贸(11228)
- 贸易(11217)
- 机构
- 大学(217543)
- 学院(214238)
- 济(95484)
- 经济(93478)
- 管理(79370)
- 研究(74484)
- 理学(66660)
- 理学院(65952)
- 管理学(65042)
- 管理学院(64610)
- 中国(59769)
- 财(57423)
- 京(47132)
- 财经(41972)
- 科学(38925)
- 经(37906)
- 所(36987)
- 江(34178)
- 中心(32566)
- 研究所(31861)
- 北京(31076)
- 经济学(30980)
- 财经大学(30897)
- 经济学院(27915)
- 农(27595)
- 院(27108)
- 范(27030)
- 师范(26843)
- 州(26547)
- 业大(24481)
- 基金
- 项目(126046)
- 科学(99635)
- 研究(98393)
- 基金(92457)
- 家(78540)
- 国家(77920)
- 科学基金(66567)
- 社会(64433)
- 社会科(61172)
- 社会科学(61156)
- 基金项目(47527)
- 省(46385)
- 教育(45492)
- 编号(40397)
- 划(39734)
- 自然(38955)
- 资助(38299)
- 自然科(38005)
- 自然科学(37995)
- 自然科学基金(37332)
- 成果(36338)
- 制(30979)
- 部(29986)
- 课题(28432)
- 重点(28133)
- 国家社会(27371)
- 性(27371)
- 教育部(26581)
- 发(26484)
- 创(25933)
共检索到355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本贵
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规范、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重要举措,强化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保证中央或者联邦政府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中国必须继续坚持税权相对集中的税收管理体制,坚持以税收收入作为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主要税种收入必须由中央政府所有,保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税权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刘国艳
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起了较为明确而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现行分税制仍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如现行分税制并未按税种本身属性,而是更多地从减少改革阻力和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出发,最终形成了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税种划分格局;现行分税制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的基础上,分税安排不是按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而是遵循本级优先原则,形成了层层向上集中的收入分配格局,并使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与收入能力严重不适应,最终导致基层财政陷入困境。因此,应该在合理划分各项财政职能重心和各级财政职能重点的基础上,与支出责任适当上移相对应,将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娇
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的情况来看,各个地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税权划分模式,彼此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也呈现出一定的共性。本文归纳了我国不同省市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的模式及特点,分析了现行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归属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税收体系的建立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税权 地方税 主体税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薛凤珍
划分税收收入旨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现行地方税体系中的税收收入划分标准显现出诸多问题,如地区财力差距过大、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等等;与此同时,我国陆续进行的一系列税制改革也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格局。基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视角,构建新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标准应当与现行的税收制度相适应,在稳定税负的前提下,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地方税收收入规模,平衡地区间财力。
关键词:
收入划分 税制改革 地区财力差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分税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优势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划分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划分 分税制 美国 德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分税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优势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划分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划分 分税制 美国 德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景明
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需要平衡分配结构调整与总体财力格局稳定之间的关系,必须破解三大难题:一是如何实现区域间财力格局稳定;二是如何与税制改革相衔接;三是如何与支出责任划分调整相适应。减轻收入划分调整对区域财力平衡的冲击,可考虑重点调整共享税分享比例。"营改增"、资源税改革、房地产税改革、消费税改革会影响现有政府间收入划分格局。最终结果是带来税收增减和税源分布变动。为此,需详细分析各个税种改革可能引起的收入变动,据此研究如何调整税种划分。支出责任划分与收入划分联系密切,适度增加中央支出责任要以中央收入稳定为前提。为此,应保证"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中央占比的稳定性。
关键词:
收入划分 财力格局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合理的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要求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从构成不同级层政府财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税收收入的角度,本文考虑我国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间税收立法权划分、税收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范围划分、中央对地方行使税政管理权监督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等方面进行思考,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玮
不同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制度的繁简程度、实施成本以及对分级财政特征的体现是各不相同的。并不存在某一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绝对优于另一种的情况,有的只是某种模式更适合某个国家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以共享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划分模式,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横向财政平衡目标的实现和减少体制运行中的摩擦,都要求改变目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过分依赖税收共享的格局,转为实行以划分税种为主体的模式。
关键词:
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 财政体制改革 共享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翠华
国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税种和税收收入的划分及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研究●张翠华分税制是一种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体制。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建立中央税系和地方税系,按照税种的划分形成各级政府各自的收入来源。所以,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兰 张黎 刘明刚 项东文 单培
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对于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从源头和制度上防治腐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安徽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基本情况及成效自2004年起,安徽省积极推进全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不断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一)稳步推进全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2005年10月,安徽正式启动全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按照"先省级、后市县,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原则和部署,有序推进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体富
1994年税制改革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2003年的税收收入也以全年增收3458亿元、增长20.3%、破2万亿元大关(20461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的高位竖立了新的里程碑。为了全面分析中国税收收入突飞猛进的原因,把握今后税收制度改革走向,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邀请诸领域专家,于2004年1月3日联合举办了“税收形势专家分析会”。会上专家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期特将专家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流明
在充分肯定税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分析在新形势下新税制遇到的问题。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以成熟的、理想化的市场模式为基本出发点,在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度和高通胀并存情况下进行的。它基本放弃了税收对经济的主动调节及激励功能,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和市场环境并不完善的现实,使税制缺乏适应变化的灵敏性和灵活性,以致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使新税制税基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害。文章认为“轻税严管”模式比“重税松管”模式的效率要高。当前宏观环境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税收制度也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尤其在鼓励高科技、鼓励投资、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