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6)
- 2023(8979)
- 2022(7697)
- 2021(7196)
- 2020(6008)
- 2019(13713)
- 2018(13445)
- 2017(26794)
- 2016(14627)
- 2015(16454)
- 2014(16397)
- 2013(16001)
- 2012(14899)
- 2011(13451)
- 2010(13905)
- 2009(13329)
- 2008(13844)
- 2007(12758)
- 2006(11685)
- 2005(11020)
- 学科
- 管理(59121)
- 业(57057)
- 济(55791)
- 经济(55685)
- 企(52267)
- 企业(52267)
- 财(26649)
- 方法(22522)
- 制(19844)
- 务(19062)
- 财务(19028)
- 财务管理(18994)
- 数学(18971)
- 数学方法(18743)
- 企业财务(18228)
- 农(15330)
- 业经(14617)
- 中国(14341)
- 策(13714)
- 体(13705)
- 体制(11853)
- 银(11214)
- 银行(11202)
- 划(10799)
- 行(10567)
- 贸(10256)
- 贸易(10248)
- 技术(10071)
- 融(10040)
- 易(10038)
- 机构
- 学院(211173)
- 大学(210715)
- 济(90904)
- 经济(88909)
- 管理(85537)
- 理学(72366)
- 理学院(71718)
- 管理学(70928)
- 管理学院(70489)
- 研究(67573)
- 中国(55815)
- 财(51634)
- 京(43549)
- 财经(38857)
- 经(35150)
- 科学(34678)
- 江(34040)
- 所(32743)
- 中心(31294)
- 财经大学(28757)
- 研究所(28196)
- 北京(27712)
- 经济学(27001)
- 州(26463)
- 农(26413)
- 院(24661)
- 商学(24435)
- 范(24373)
- 商学院(24210)
- 师范(24188)
- 基金
- 项目(126146)
- 科学(101654)
- 研究(97413)
- 基金(93811)
- 家(78575)
- 国家(77902)
- 科学基金(69100)
- 社会(63608)
- 社会科(60501)
- 社会科学(60487)
- 基金项目(48482)
- 省(47477)
- 教育(45133)
- 自然(43210)
- 自然科(42217)
- 自然科学(42210)
- 自然科学基金(41531)
- 编号(39948)
- 划(39732)
- 资助(39157)
- 成果(34926)
- 制(30608)
- 部(29821)
- 重点(27749)
- 课题(27534)
- 性(27144)
- 教育部(26702)
- 创(26649)
- 人文(26181)
- 国家社会(25891)
共检索到33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弘 孙小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2006年10月中旬,共有181家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股权激励的设想,其中49家有相对明确的方案;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后,27家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并已有超过10家公司成功实施。分析这些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雪 杨阳
按照证监会2005年末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通过股权的授予,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分享利润并承担风险,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庆明
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股东影响的内在机制,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影响。对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上涨因素的定量化分析显示,其上涨与公司现有的各项财务指标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趋势和关联交易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一致性问题,通过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持续、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提高,从而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升,给投资者以强有力的信心和巨大的投资机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投资机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昌仕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是西方企业缓解代理冲突的重要的风险激励机制,但我国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作用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中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已从单纯的福利制度安排向激励制度安排过渡。基于此,公司应尊重内生性,以长效考核机制为基础推行适度的股权激励计划,但要注意降低股权激励过程中新的代理成本和防止股权激励后的"内部人交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海平 吴益兵
股权激励作为现代公司制度中关键的机制,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005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激励办法》),2006年国资委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办法,由此,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进入加速推广阶段。截至2008年6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28家上市公司已顺利实施。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类型来看,国企和民营企业约各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伟
公司治理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司研究方面的热点,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经理层股权激励问题。本文在上市公司经理层的利益驱动基础上,探讨了对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良的对策。
关键词:
经理层 股权激励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吕思莹 白鸽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由现代企业两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采用,但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笔者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六大契约要素对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成长性和高管是否两职合一中的差异性表现。研究发现:绩效条件越严格,企业业绩越好;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总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8.6%时,企业绩效达到最优。调节效应的研究表明:企业性质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行业成长性对绩效条件、激励力度与企业业绩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高管两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郑慧莲 严明珠 许静静
本文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型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本文以泸州老窖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提出了如何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总体特征,并根据标准区分激励型和福利型公司,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权激励计划 激励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星 陈婵
本文从激励水平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率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都比同类的其它企业具有显著更高的已有激励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与管理层约束机制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企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本文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管理层权力论",是管理层利用自身权利寻租的表现,而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则符合"最优契约论",是对管理层的有效激励。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水平 约束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秋霞
随着股权激励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股权激励的一些负面效应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权激励的作用。文章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益兵 张海平 林波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还不够完善,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本文通过分类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弄玉 胡淑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秋霞 李泽辉
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制度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最好工具,能促进两者利益一致化。文章通过对青岛海尔上市公司连续重磅实施的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与评价,从公司财务影响较大的方面探究股权激励实施结果,针对其设置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股份锁定期及可行权数量、业绩考核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其成功之处及出现的不足,并由此得出案例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对象 业绩考核 行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