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8)
2023(8529)
2022(7286)
2021(6603)
2020(5493)
2019(12504)
2018(12314)
2017(23590)
2016(12952)
2015(14542)
2014(14207)
2013(13978)
2012(13068)
2011(11843)
2010(12090)
2009(11385)
2008(11371)
2007(10468)
2006(9374)
2005(8916)
作者
(37549)
(31284)
(31185)
(29717)
(20199)
(15202)
(14052)
(11960)
(11899)
(11336)
(10834)
(10490)
(10414)
(10287)
(10179)
(9796)
(9494)
(9226)
(9132)
(9105)
(7869)
(7772)
(7684)
(7282)
(7243)
(7127)
(6971)
(6958)
(6313)
(6236)
学科
(49936)
经济(49844)
管理(43751)
(40835)
(35773)
企业(35773)
方法(19965)
(18740)
数学(16975)
数学方法(16800)
(15843)
(15455)
贸易(15448)
(15251)
中国(14058)
(13525)
业经(12402)
(12299)
(10762)
(10452)
财务(10425)
财务管理(10389)
企业财务(9830)
(9774)
(9703)
银行(9677)
(9314)
金融(9312)
(9290)
体制(9081)
机构
大学(186988)
学院(185097)
(80482)
经济(78851)
管理(68447)
研究(66775)
理学(58145)
理学院(57509)
管理学(56663)
管理学院(56308)
中国(51407)
(41412)
(39626)
科学(37932)
(33923)
财经(31683)
(31003)
研究所(30269)
(29809)
中心(29497)
(28752)
经济学(25794)
业大(25697)
北京(24841)
(24628)
农业(24295)
财经大学(23586)
经济学院(23219)
(22601)
(22092)
基金
项目(120171)
科学(95210)
基金(89279)
研究(87350)
(78578)
国家(77961)
科学基金(66259)
社会(57123)
社会科(54312)
社会科学(54298)
基金项目(45776)
(45257)
自然(42444)
自然科(41444)
自然科学(41426)
自然科学基金(40756)
教育(40362)
(39095)
资助(37455)
编号(33664)
成果(28629)
(28116)
(27742)
重点(27735)
(25822)
(25358)
课题(24589)
教育部(24401)
国家社会(24342)
创新(23868)
期刊
(91570)
经济(91570)
研究(59468)
中国(41532)
(33916)
学报(29980)
(29198)
管理(28986)
科学(27336)
大学(23514)
学学(22136)
(20528)
金融(20528)
农业(19406)
教育(19311)
财经(16930)
经济研究(15044)
技术(14616)
(14549)
业经(13677)
(13228)
问题(12342)
国际(12065)
世界(10562)
(10540)
(8863)
现代(8537)
技术经济(8341)
理论(8264)
科技(7997)
共检索到29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红  
国际汇率的动荡使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面临选择汇率体制的问题,积累了从固定汇率体制退出的经验、教训和战略。本文针对一国是否应退出、何时退出以及如何退出的问题,考察了一般的国际经验以及波兰、智利、台湾和泰国的退出案例。发现在外部基本失衡时需要考虑退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强,短期资本流动受到控制时的退出最平稳,在危机中但货币尚未受到贬值压力时退出仍可避免大的经济震荡,在货币受到投机冲击时退出动荡最大。因此应合理判断退出的必要性、条件并科学设计退出战略。退出战略应注重夯实经济基本面、保持对短期资本的严格控制;选择符合国情的汇率体制;循序渐进、防范风险;加强政策协调,做好体制衔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游碧蓉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从我国对外贸易状况、中央银行干预市场能力、政府财政状况三个角度对我国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人民币必须退出固定汇率制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扬  
本文通过比较从计算得出的两种不同汇率数据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发现中国当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总量目标制存在着内在冲突,即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总量目标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的矛盾。正是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冲突,不仅导致中央银行在东亚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也导致人民币汇率存在着变动的压力,以至于中央银行为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而不得不最终放弃这种多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实行单一目标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借鉴Dixit和Krugman沉淀成本模型的思想,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描述了厂商面临市场进入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市场机会时的决策行为。认为,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较小;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对外贸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大。汇率调整的幅度对外贸平衡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确定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时,这一现象要予以重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华妤  
本文运用规范的开放宏观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讨论了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面对真实或名义瞬时冲击时的产出和物价的自动稳定性。分析表明,两种汇率制度下经济稳定表现与经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汇率制度在所有情形下都表现得最好。但对特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征和外生冲击来源的可能性来说,相对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更利于经济的自动稳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欧共体固定汇率机制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欧共体12国货币中,除希腊的德拉克马以外,其余11国货币均先后参加到固定汇率机制中。汇率机制内部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内部汇率波动超过限度则由欧共体货币委员会实行干预或调整汇率,有关货币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有责任进行干预。其目的是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世界外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立新  
在目前国际游资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货币投机对一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冲击越来越大 ,特别是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 ,投机冲击往往加速或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另外固定汇率也同独立的货币政策不相容。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 ,为维护固定汇率 ,严格控制金融和资本账户的开放十分必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璟  刘晓辉  
本文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首次考察了金融结构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认为,金融结构越趋向银行主导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越可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反之,金融结构越趋向市场主导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越可能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本文以3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1990-2010年)为样本,利用probit和logit等离散选择模型进行的检验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假说。考虑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测度方法、内生性问题、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划分方法、面板随机和固定效应参数估计方法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等多种情形在内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本文的结论是成立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永列  陈宝然  林唯婷  胡士文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面对经济问题时,除了采取货币政策外,也会考虑财政政策,甚至两种政策会相互搭配运用。在以前的文献中,有关政策跨时搭配的文献,不但没有考虑到股票市场,且仅局限于浮动汇率制度的题材。因此,我们将股票市场纳入模型中,并以固定汇率制度来进行分析,探讨政策跨时搭配对股价与外汇存量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首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就长期均衡而言,会使得股价与外汇存量都增加;若实施扩张国内信用,在长期均衡下,对股价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外汇存量减少,结论与Swoboda(1972)一致,表示货币在长期不具中立性。其次,在政策跨时搭配的情况下,若政府先执行扩张国内信用,再执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程  涂红  
货币政策名义锚由汇率向其他国内目标的转移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当局面临的一个重要抉择。该文结合部分国家的政策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比较货币供应量和通胀目标这两种可能选择的政策特征与调控机制后指出,在满足既定制度环境与政策操作能力要求的条件下,通胀目标制是更为理想的货币政策改革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刚  高坚  
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研究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目的是探讨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能否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建议了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定所建议的制度安排(或约束),我们发现在学术上被普遍接受的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当资本市场开放且汇率固定时,货币政策仍能被用于稳定国内经济。对模型的动态分析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民币低估对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目标汇率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固定汇率制度将有助于增强本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明秋  郝敬鑫  
本文主要建立在新开放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上,进一步拓展和分析不同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消费、产出与汇率等。通过引入迭代模型的基本框架从而打破传统的李嘉图等价假设,我们发现因为有限生命代理人把所购买的国债看作是一种净财富,所以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而导致的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毫无疑问地将会增加本国居民相对于国外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汇率水平固定不变和短期的价格粘性,政府支出增加的部分将平均分配给本国和外国商品。因此,政府支出暂时的增加将会减少本国的净国外资产头寸。而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本国居民相对消费水平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本国中央银行为了维系固定汇率水平不得不被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婧  
2000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从升值和贬值的争论转向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总体设计与构想。很多学者建议,现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应当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项春生  
20 0 3年人民币汇率之争的焦点是人民币是否应升值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自由浮动汇率制。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安排从现行汇率制度退出。为顺利实现退出 ,中国目前要尽快采取措施培育微观主体、增加交易品种、健全外汇交易方式、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