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9)
2023(11566)
2022(9428)
2021(8411)
2020(7086)
2019(15353)
2018(14863)
2017(28702)
2016(14994)
2015(16357)
2014(15615)
2013(15194)
2012(13305)
2011(11503)
2010(11792)
2009(11758)
2008(11036)
2007(9873)
2006(8699)
2005(8187)
作者
(39753)
(32798)
(32623)
(30435)
(20824)
(15507)
(14901)
(12427)
(12361)
(11697)
(11034)
(10956)
(10508)
(10163)
(10029)
(9954)
(9777)
(9630)
(9481)
(9144)
(8005)
(7925)
(7923)
(7521)
(7425)
(7342)
(7248)
(7226)
(6488)
(6446)
学科
(76953)
(72703)
企业(72703)
(62425)
经济(62353)
管理(58549)
业经(28325)
(25410)
金融(25408)
方法(24870)
(24058)
(23209)
(22776)
银行(22772)
(22183)
中国(21383)
(19843)
财务(19823)
财务管理(19811)
企业财务(18791)
农业(17613)
(17072)
数学(17072)
数学方法(16893)
技术(15773)
理论(14343)
(13731)
地方(13088)
(12923)
(12636)
机构
学院(206978)
大学(195906)
(87139)
经济(85495)
管理(83752)
理学(71151)
理学院(70574)
管理学(69618)
管理学院(69249)
研究(59483)
中国(55634)
(43178)
(39712)
财经(33890)
科学(33286)
(32326)
(31887)
(30625)
中心(29634)
(28589)
业大(27434)
(26367)
经济学(26204)
研究所(25363)
商学(25162)
商学院(24929)
财经大学(24843)
农业(24726)
北京(24479)
经济学院(23826)
基金
项目(131498)
科学(105429)
研究(101072)
基金(95273)
(80723)
国家(79877)
科学基金(71305)
社会(66200)
社会科(62946)
社会科学(62933)
(54762)
基金项目(50194)
教育(44954)
自然(43984)
自然科(43026)
自然科学(43018)
(42607)
自然科学基金(42302)
编号(41530)
资助(37686)
(32448)
成果(32032)
(31942)
(29578)
重点(29256)
创新(28751)
课题(28031)
(27708)
(27235)
国家社会(27148)
期刊
(103197)
经济(103197)
研究(60507)
中国(39081)
(37938)
管理(37104)
(33593)
金融(33593)
(31716)
科学(25655)
学报(24270)
农业(21172)
业经(20790)
大学(20092)
技术(19944)
学学(19497)
教育(17703)
财经(17320)
经济研究(16123)
(15040)
(13368)
问题(12408)
财会(12366)
技术经济(12143)
现代(11508)
商业(11367)
(10137)
会计(9919)
世界(9814)
科技(9183)
共检索到31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裴利云  
跨文化融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既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的融合,又包括制度设计、企业形象和员工行为方式的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经营的大趋势,许多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出现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跨文化冲突的解决和融合。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就是未能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而最终走上了解体的道路。也有很多企业因为在跨文化融合方面取得成功而走上了跨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裴利云  
组织学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学习什么、怎样去学习是一个关键问题。唐山松下这个行业龙头企业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沛明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没有高素质的员工,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是SMC(中国)有限公司赵彤总经理经常说的一句话。它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SMC是一家生产和销售气动元件的日本独资公司,是一家百分之百的外资,百分之百的中国人管理的企业,SMC中国创立17年的历程中走过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冲击到融合的过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惠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而CRM要在企业中成功实施,关键是要让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需要思想上的全新变革。因此,怎样把企业文化与CRM战略的实施相融合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以学术自由、尊重个人首创精神为特征的大学文化,正在经历日益崛起的企业文化的冲击,大学应当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吸收企业文化中的生存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客户意识、市场意识,努力去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品牌产品。关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文化铺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怀钊  何华  
文章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入手,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移植"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来融合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期对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改革有所增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高职学生的成才与成人、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应以精神文化为着力点,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课程文化为突破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落脚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金栓  
文化的互动和互融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应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途径:通过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通过引企入校,打造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嫁接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俊  丁传安  
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互通、共融,为校企合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融合,需要围绕"专业性建设"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把握两种文化交融的关键,摒弃"以利为先"的错误思想,提高对共同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并将其渗透到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唯此才能保证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本平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社会服务以及技术开发三大功能出发,提出加强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正亚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高职院校要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需推进目标融合、理念融合、机制融合、活动融合和品牌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需要、服务需求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另一方面,现代企业文化的品位提升过程需要高职校园文化的推动,这种相融性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强大动力,必将带动两者健康、有效地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锡海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经过不断的改革、调整和提高,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化的关键时期,其本质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文明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校企合作应超越资金合作、资源共享等物质层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建中  
从上海MD─82看中美企业文化的融合赵建中多年来,我国民用飞机,特别是大型客机的生产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经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上海飞机制造厂(以下简称上飞厂)于1985年3月与美国麦道公司签定了协议书。协议规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红  
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总称,在实际过程中,兼并和收购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国际上通常把这两个词合起来,简称"M&A"。在全球经济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