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6)
2023(2873)
2022(2534)
2021(2422)
2020(2075)
2019(4736)
2018(4693)
2017(8588)
2016(5218)
2015(6001)
2014(6137)
2013(5642)
2012(5363)
2011(4802)
2010(5142)
2009(4635)
2008(4447)
2007(4261)
2006(3933)
2005(3843)
作者
(12849)
(10550)
(10521)
(10415)
(6881)
(5203)
(4967)
(4062)
(4041)
(3942)
(3623)
(3562)
(3486)
(3471)
(3413)
(3365)
(3190)
(3182)
(3180)
(3113)
(2817)
(2544)
(2544)
(2524)
(2523)
(2474)
(2364)
(2312)
(2156)
(2135)
学科
(16239)
经济(16213)
管理(11949)
(10608)
(10467)
(10348)
贸易(10342)
(10253)
(8109)
企业(8109)
出口(7683)
出口贸易(7683)
(7683)
(6628)
方法(6183)
中国(6120)
(5785)
教育(5754)
数学(5472)
数学方法(5336)
(5064)
财政(4025)
地方(3883)
(3881)
银行(3881)
(3733)
(3616)
业经(3503)
农业(3498)
理论(3315)
机构
大学(63822)
学院(63013)
(26713)
经济(26021)
研究(21525)
管理(21143)
中国(18499)
理学(17161)
理学院(16919)
管理学(16479)
管理学院(16365)
(15226)
(14189)
(12659)
中心(11622)
科学(11199)
财经(10827)
(10277)
(10222)
师范(10153)
(9803)
(9647)
北京(9344)
(8943)
研究所(8724)
经济学(8692)
(8507)
师范大学(7952)
经济学院(7940)
(7921)
基金
项目(36478)
研究(30667)
科学(28813)
基金(25438)
(20831)
国家(20569)
社会(19098)
社会科(18060)
社会科学(18059)
科学基金(17646)
教育(16193)
(14420)
编号(13373)
成果(12613)
基金项目(12547)
(12045)
资助(11095)
课题(10404)
自然(9845)
自然科(9636)
自然科学(9632)
自然科学基金(9458)
(9009)
大学(8994)
(8922)
(8662)
项目编号(8099)
重点(8084)
教育部(8055)
规划(7776)
期刊
(32519)
经济(32519)
研究(24696)
中国(19964)
教育(17463)
(12571)
(9982)
金融(9982)
管理(8698)
(8393)
学报(7852)
大学(6796)
(6662)
科学(6529)
技术(5900)
学学(5670)
国际(5546)
财经(5506)
经济研究(5405)
农业(5269)
图书(5265)
职业(4839)
(4787)
问题(4762)
业经(4653)
书馆(4240)
图书馆(4240)
(3429)
论坛(3429)
(3373)
共检索到11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兆武  杨若翰  
经过对2286份有关课业负担过重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的分析,本文发现被调查者对于"课业负担过重是什么"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汇聚趋势。但如果提升分析的抽象层级,可以发现日常人们用来判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测量指标有着一些明显的共性和结构。简略地说就是,即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以及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来推断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本文指出这个发现对于构建课业负担测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国权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全社会关心而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是李岚清副总理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开篇词。为解决好这个老大难问题,造成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良好氛围,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聂海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剖析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二是认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三是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乃庆  杨欣  
在对全国20个省(市)180所不同类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特别是对西部四省(市)16所中小学进行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探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程度,分析原因与危害。调研结果显示:54.6%的小学生和73.1%的初中生作业时间超时,46.4%的小学生和38.1%的初中生参加学习辅导班,77.6%的小学生和87.1%的初中生一学期至少新增一本教辅。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和教辅数量,二是家长对考试成绩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学生的作业时间、教辅数量以及辅导班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时间的增加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隽琪  
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这一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卫国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在理解课业负担基本内涵时,需要考虑家庭和课外培训机构施加的负担,且这种负担同时包含主客观双重指标,同时要注意课业负担的学科差异、心理活动差异和群体差异。政策执行偏差是减负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替代性执行。课业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教育生态系统有消极作用。为此,政府需要在减负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多轨贯通的升学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均衡且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中小学生减负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殷玉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并以不同形式,推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国家颁布的减轻课业负担的专门政策,回溯我国减轻课业负担的历程,分析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执行和效果,并据此对课业负担的内涵理解、针对问题制定课业负担政策、结合两种路径优势推进政策有效实施,以及基于事实的减负效果监测等问题进行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惠闵  漆涛  
在我国大力推进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国的课业负担公告还存在缺少规范化制度、轻视数据解读、忽视公告的改进功能等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公告的一般标准(SDDS、GDDS)发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标准化的公告制度。本文以GDDS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教育学公告制度(PISA、TIMSS、NAEP、NAEQ、绿色指标)后发现,教育领域的公告制度应该着重关注公告标准、理论框架、呈现方式和公开性等问题。基于此,要构建标准化课业负担公告制度,就需要建立课业负担公告标准、明晰课业负担层级结构、增加课业负担公告的透明性和可获得性,同时提升课业负担公告制度的改进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方丹  曹榕  程姝  张生  齐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柯政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新成果作业多不多,负担重不重?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双减"政策出台,学校如何应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双减"政策,"减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柯政教授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为影响亿万学生的"双减"政策落地提供专业智慧的支持。本书是华东师大课程所胡惠闵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研究"结题成果,也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的最新成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陈国明  
对课业负担的测量与调查有助于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真相。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从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建构了课业负担并形成了课业负担的预测问卷。以448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表述的适切性,项目的区分度和通俗度以及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形成了正式问卷。以1629名初中生为被试对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课业负担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与信、效度水平,是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此基础上,对课业负担的问卷结构与调查方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柯政  
本研究通过网络在线问卷填写的方式,调查了2695名公众对有关课业负担等几个核心问题的理解。根据215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研究总结得出:第一,如果我们简单地把那些超过一半以上人数认可的意见视为主流看法的话,那么在课业负担问题上,公众还是存在着一些主流看法的。第二,虽然在整体上看存在着主流看法,但在课业负担的许多具体问题上,公众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内部差异。第三,公众对到底什么是课业负担内涵的认识并不稳定,而且时有矛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文剑冰  
"减负"一直是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消除课业负担,我们应该更多关心课业任务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否过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建立一个框架,用于考察影响课业任务主观感受的个体层面变量。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人口学背景变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三个方面中个体非智力因素最为繁杂,它们又可以从学习活动的个体系统和心理过程的知、情、意分类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辉  杨兰  
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价,是落实减负政策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中外相关文献,侧重从学校层面整合出一个概念框架,用以审视和分析那些对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有影响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课业与考试因素;其二是学校情境中的资源条件、政策制度以及组织氛围等因素。该框架基本涵盖了学校情境的各个方面,但其具体操作化和有效性仍有待检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倩  林克松  朱德全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减负"政策的实施身处于国家逻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逻辑和中小学校逻辑的共同治理之中,多元行动主体和多重制度逻辑的错乱交互导致了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困境。以"复杂性"思维驾驭"减负"问题、坚持多元行动主体的实践跟进,呼吁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回应,应是未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可行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