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2)
- 2023(6839)
- 2022(5716)
- 2021(5314)
- 2020(4128)
- 2019(8889)
- 2018(8787)
- 2017(15888)
- 2016(8280)
- 2015(8992)
- 2014(8275)
- 2013(8073)
- 2012(7108)
- 2011(6677)
- 2010(6876)
- 2009(6801)
- 2008(6289)
- 2007(5719)
- 2006(5172)
- 2005(4101)
- 学科
- 济(29684)
- 经济(29648)
- 农(23093)
- 业(22169)
- 管理(20693)
- 农业(15548)
- 企(13506)
- 企业(13506)
- 业经(10759)
- 中国(9383)
- 方法(8225)
- 发(7358)
- 制(7311)
- 地方(7301)
- 学(6952)
- 农业经济(6863)
- 数学(6670)
- 数学方法(6563)
- 财(6362)
- 资源(5721)
- 发展(5567)
- 展(5561)
- 环境(5468)
- 策(5421)
- 建设(5297)
- 和(5264)
- 教育(5199)
- 理论(5191)
- 贸(5029)
- 贸易(5023)
- 机构
- 学院(114997)
- 大学(109571)
- 济(41831)
- 管理(41412)
- 经济(40718)
- 研究(38204)
- 理学(35597)
- 理学院(35225)
- 管理学(34428)
- 管理学院(34218)
- 中国(29404)
- 科学(24096)
- 农(23956)
- 京(22419)
- 所(18760)
- 财(18707)
- 中心(18385)
- 业大(17670)
- 江(17545)
- 农业(17538)
- 范(17383)
- 师范(17226)
- 研究所(17056)
- 财经(14740)
- 州(14603)
- 院(13593)
- 北京(13587)
- 师范大学(13374)
- 经(13259)
- 省(12630)
- 基金
- 项目(78213)
- 科学(61259)
- 研究(60443)
- 基金(55019)
- 家(47695)
- 国家(47194)
- 科学基金(40207)
- 社会(38631)
- 社会科(36169)
- 社会科学(36160)
- 省(32205)
- 基金项目(28948)
- 教育(27242)
- 编号(27039)
- 划(25942)
- 自然(24306)
- 自然科(23577)
- 自然科学(23570)
- 自然科学基金(23107)
- 成果(21813)
- 资助(21042)
- 发(18278)
- 课题(17891)
- 重点(17478)
- 部(16344)
- 创(16088)
- 国家社会(15763)
- 年(15682)
- 性(15518)
- 项目编号(15321)
共检索到171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祖佩
通过对征地前后村庄政治的考察,发现随着村级组织掌握资源形态发生变化,村庄政治运作实现从吸纳向求援的转型。征地之前,村级组织掌握集体经济,通过多种手段吸纳村庄内部各种力量尤其是反对派从而实现村庄政治格局的动态平衡,村庄权力结构呈现体制内精英—中间派—反对派三元均衡的样态。征地之后,集体经济消失,村级治权弱化,为实现权力和利益空间的稳定,村级组织开始向基层政府和村庄外出精英求援,村庄其他势力的话语空间减缩,村庄权力结构逐渐呈现一元独大的形态。而在一元权力格局之下,村级组织逐渐悬浮,村庄治理陷入困境。
关键词:
征地 村庄政治 吸纳与求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胜利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组织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规范和引导农村组织充分合理分化,打击各种非法组织等对策,发挥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组织 分化 村庄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胜利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日益分化,不断扩大的村庄差距造成了社会流动失序,加深了村庄间隔阂,增大了社会风险,致使村庄治理面临巨大困境,必须从国家宏观引导分化程度、村庄内部创新治理机制、探索多样化村庄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农村社区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分化 村庄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园园 李祖佩
项目下乡背景下,为吸引项目进村,村庄以提高项目承载力为核心进行了各种努力。通过对广西A村的调查发现,村庄为加强干部团结,提供治理能力,对村庄权力结构进行了两级再造,即将经济精英吸纳为村委干部,将灰黑势力发展为村民小组长,并将其改造成一种依附关系。权力的两级构造带来了治理资源和手段的两级分化。村庄治理呈现依靠传统治理资源进行试探性治理,依靠私人资源进行应急性治理,依靠象征暴力资源进行常规治理的治理秩序。然而,这种治理模式过度依赖私人资源,造成村庄治理去公共性的严重后果。项目越推进,村民越对村庄政治生活绝望。村级权力出现合法性危机。笔者认为,村级治理权力结构的再造,应嵌入到村庄自身的社会网络中。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胜利 杨国玉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农村利益分化是农村社会成熟和进步的标志,但是,农村利益过速分化、过度分化以及持续分化不可避免地会加大村庄治理难度,使村庄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鉴于此,必须加大社会改革力度,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对相关法律和制度不断进行完善,解决农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村庄治理模式,以实现农村社会的科学治理与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利益分化 村庄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河
2006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中央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一些人认为近期的政策不好把握,如何理解?如何处理?从理论和政策目的上讲,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的过程,但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城镇和农村住宅大建设的双热局面,浪费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大尺度的历史扫描概略居民点演变的脉络,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人口向城镇迁移是主方向,新农村建设不是把现在的农村居民属地化,必须将农村居住人口降下来。针对不同状态的村庄设计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综合全国的经验整理出在中部地区有效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 战略与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伟鹏 张古月 黄晓芳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须重点转变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琦
与以往所研究的“经营村庄”不同,“新经营村庄”以项目治理为导向,运用“经营”的行为逻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逐步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进程是项目进村的制度背景,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运作构成“新经营村庄”的体制性内涵。通过对村级组织经营行为的考察,从项目开源、优化配置、资源援引、产业提升的经营路径剖析“新经营村庄”的“新”经营和实践样态。研究发现,“新经营村庄”是一种以项目为要素并耦合村庄公共利益的经营行为。村级组织通过引入项目资源并以村庄公共利益诉求为导向的“项目-治理”的治理逻辑,能够再生产出村庄治理效能、产业发展、公共利益,从而实现村级治理组织化、产业发展持续化、公共利益取向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琦
与以往所研究的“经营村庄”不同,“新经营村庄”以项目治理为导向,运用“经营”的行为逻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逐步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进程是项目进村的制度背景,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运作构成“新经营村庄”的体制性内涵。通过对村级组织经营行为的考察,从项目开源、优化配置、资源援引、产业提升的经营路径剖析“新经营村庄”的“新”经营和实践样态。研究发现,“新经营村庄”是一种以项目为要素并耦合村庄公共利益的经营行为。村级组织通过引入项目资源并以村庄公共利益诉求为导向的“项目-治理”的治理逻辑,能够再生产出村庄治理效能、产业发展、公共利益,从而实现村级治理组织化、产业发展持续化、公共利益取向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俊志 黄伟棋
在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稳定机制和政治录用过程中,一个较大的争论是,政治吸纳模型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政治录用模式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六届全国人大之后的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个体属性数据发现,自六届全国人大开始,政治吸纳确实构成了全国人大代表录用过程中的一个明显趋势。但是,政治吸纳的整体比例仍然只占全国人大代表的小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治录用过程中更为明显的趋势是,以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为主要标志的结构优化。政治吸纳和结构优化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政治录用的变化趋势。文章在通过吸纳和优化来进一步解释政治录用机制的变化的同时,也为理解全国人大的职能变迁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关键词:
全国人大 政治录用 政治吸纳 结构优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世宏 马铭
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高、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然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扩张效应并没有伴随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得到明显的提高。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解决我国就业难题,本文试图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低就业吸纳能力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国有单位比重和行业工资水平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此,应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私人有效投资、促进行业产出增长、消除现行的二元就业体制、打破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促进生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吸纳能力 二元就业体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疏仁华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家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着历史性的嬗变,其行为逐步摆脱了传统家族的诸多特质,吸纳了当今时代的鲜活元素。具体表现在村庄政治的博弈中逐渐民主化,在经济行为中趋向理性化,在文化生活上转向现代化。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恰当地把握、辩证地扬弃与合理地利用家族,实现其向现代化的转身。
关键词:
村庄家族 变迁 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铭 吕宇航 赵云
将村庄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拥有“活力”意味着村庄拥有生机和内生动力,“失活”即村庄失去活力的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状态。本文基于5省10村的调研发现,当前一部分村庄正呈现出活力不足或“失活”样态,由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乡村社会整体性变迁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村庄“失活”将使全方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研究认为,应基于村庄失活的多重表征,把握老龄化村庄所拥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愿景,以及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由此探索适应性的乡村振兴路径。
关键词:
活力 失活 人口老龄化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