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1)
- 2023(4641)
- 2022(3952)
- 2021(3552)
- 2020(2786)
- 2019(6578)
- 2018(6178)
- 2017(10740)
- 2016(5613)
- 2015(6564)
- 2014(6568)
- 2013(6687)
- 2012(6736)
- 2011(6470)
- 2010(6663)
- 2009(6456)
- 2008(6063)
- 2007(5206)
- 2006(5005)
- 2005(4852)
- 学科
- 济(51305)
- 经济(51283)
- 地方(15253)
- 管理(13704)
- 方法(12788)
- 地方经济(11709)
- 数学(11392)
- 数学方法(11346)
- 中国(11207)
- 业(9995)
- 学(8956)
- 业经(7762)
- 企(7247)
- 企业(7247)
- 农(7004)
- 经济学(6409)
- 融(5870)
- 金融(5869)
- 贸(5795)
- 贸易(5790)
- 环境(5704)
- 易(5514)
- 发(5452)
- 制(5425)
- 财(5411)
- 和(5320)
- 体(5015)
- 农业(4965)
- 产业(4907)
- 银(4620)
- 机构
- 大学(92295)
- 学院(89846)
- 济(51490)
- 经济(50662)
- 研究(39623)
- 管理(30044)
- 中国(29741)
- 理学(24786)
- 理学院(24422)
- 管理学(24143)
- 管理学院(23940)
- 财(21265)
- 科学(20264)
- 所(20117)
- 京(19275)
- 研究所(17873)
- 经济学(17601)
- 中心(16794)
- 财经(16400)
- 经济学院(15433)
- 经(14863)
- 江(14019)
- 院(13664)
- 范(12994)
- 师范(12926)
- 北京(12701)
- 科学院(12080)
- 财经大学(11960)
- 社会(11767)
- 农(11337)
- 基金
- 项目(51880)
- 科学(41011)
- 研究(39220)
- 基金(38422)
- 家(32899)
- 国家(32640)
- 社会(28155)
- 科学基金(27279)
- 社会科(26712)
- 社会科学(26706)
- 基金项目(19246)
- 省(18571)
- 教育(17121)
- 划(15754)
- 资助(15722)
- 自然(14670)
- 编号(14488)
- 自然科(14278)
- 自然科学(14276)
- 自然科学基金(14023)
- 发(13035)
- 济(12621)
- 成果(12587)
- 国家社会(12572)
- 经济(12512)
- 重点(12196)
- 部(12004)
- 发展(11306)
- 展(11167)
- 课题(10749)
共检索到16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艳红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爱情 自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玲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一个社会急遽变动的时期,也是文学创作日新月异的时期。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政治和经济的拨乱反正给文化的自由与繁荣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个时期,一大批迥异于此前作品人物的青年形象开始出现在作家的笔下,他们以自己的悲欢歌哭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大转折时代的青年的成长轨迹与心理症候。以路遥的《人生》为起点,作家们通过这些青年形象对当时城乡之间的矛盾倾注了热切的关注,同时,也通过青年人物对城乡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态度,相应地,也折射出乡村
关键词:
城乡矛盾 知青“返乡” 农村青年进城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琰娇
20世纪80年代转折期电影的爱情叙事,在处理"历史/当下"题材时,主要表现为歌颂无私奉献与批判情感交易两条路径。前者以崇高的牺牲弥合历史创伤,后者借由当代青年的情感困境,展现了诸多现实问题。以"失恋"作为剖析爱情叙事的事件性视角,可以发现失去崇高爱情在影片中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创伤转写;而对现实爱情来说,则是以失败的结果反证了以情感交易改变个人处境的意义。在此过程中",爱情"的政治意味得以呈现。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电影 事件 爱情 失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何樟勇
本文借助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拉姆齐 卡斯 库普曼斯模型 ,讨论了宏观经济中最优消费和储蓄的确定机制 ,并得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效率的黄金定律以及修正黄金定律标准。同时 ,借助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自由竞争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利用黄金定律规则对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进行了考察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初起中国经济运行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状态 ,进而我们深入分析了造成中国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原因。根据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事实 ,并结合原因探索 ,我们最后提出了摆脱动态无效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储蓄 经济增长 黄金定律 动态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余永定 李薇
在 2 0世纪 90年代 ,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 ,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日本政府用尽浑身解数。但是 ,直到目前日本经济仍无起色。如果说在战后 ,日本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奇迹 ,那么在 90年代日本政府又创造了令世界难以理解的失败之迹。本文在对日本经济进行长期跟踪 ,特别是连续 6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对 90年代日本政府的各项主要经济政策及其效果进行评述。本文的结论是 ,日本政府未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办法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经济仍将处于低靡状态。与此同时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日本政府经济政策的评述 ,找到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建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奎兴
本文论述了 2 0世纪 90年代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海的经济总量、工业、农业、城市基础设施、金融、内外贸、交通邮电、对内对外开放、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上海正在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商贸、航运中心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上海 经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国林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迅速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之一。但是,由于美国政府信奉保守主义,推行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致使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存在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调、偏袒富人的税收政策和严重的逃税之风、扭曲的高关税政策、疯狂的金融投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包含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它无时不在动摇着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直接导致了30年代的大危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章靖 朱俊鹏
为后人所称道的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有其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教授治校"为例,教授会与评议会是其基础性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的过程中,"教授治校"制度的成立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潮引领、组织基础与人员支持。特别是留美"少壮派"作为中坚力量,在教授会与评议会成立过程与早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教授会与评议会代表着清华教师群体,在维护教师权益、践行"教授治校"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作用。以教授会与评议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度,深深影响了清华二三十年代的发展。
关键词:
教授会 评议会 留美“少壮派” 教授治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楠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现实客观需要,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化"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增加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与平等性,从而提高社会底层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拉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削减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过于粗放、竞争机制产生的作用过度市场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商业化,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对于拉美国家底层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抬高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不仅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反而呈现出反向态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没有增多,而是进一步减少。
关键词:
拉美国家 高等教育 “自由化”改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珊
偏重技术讲求实际的香港商业精神致使香港本土文学读者异常稀少,文学处于边缘中的边缘,而这也成就了香港纯文学作家自由创作的温床。写作回报的微薄,筛留了如钟晓阳之辈的文学天才;读者的匮乏与出版的困难,给予了西西等作家不必适应市场而独立试验小说艺术的机会;商业大潮的裹挟而下,更是意外地栽培出李碧华这株在鱼龙混杂、藏污纳垢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姝,既创造性地重写新闻稿,同时也激活了古典文学传统。钟晓阳、西西与李碧华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展示了香港文学作为小众文学所凸显出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
香港文学 小众文学 文学实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汉晖
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中的中国经济进行历史回顾和经济理论分析,并与西方主要金本位国家进行比较,力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的研究发现,有两个因素在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是银本位,一个是竞争性的银行体系。银本位使中国经济萧条的进程迥然不同于西方金本位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度过大萧条,中国由于特殊的银行体系,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这是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中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大萧条 宏观经济 银本位 银行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对俄罗斯 2 0世纪 9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反思 ,私有化没有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反而使少数人成为暴发户 ,形成金融寡头 ;经济自由化造成经济管理真空 ,宏观经济失控 ;货币主义政策最终使俄罗斯金融体系崩溃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来看 ,俄罗斯经济本身不存在复苏的机制 ,必须加大国家的投资力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凤婵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美国高等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减少,学生选择发生变化,高校收入大幅下降。为缓解经济萧条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教育拨款、学生资助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日益蔓延。因此,系统总结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