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2)
2023(11260)
2022(9448)
2021(8980)
2020(7366)
2019(16791)
2018(16657)
2017(30375)
2016(17901)
2015(20154)
2014(20284)
2013(19048)
2012(17892)
2011(16495)
2010(17309)
2009(15857)
2008(15916)
2007(14326)
2006(13054)
2005(12153)
作者
(49378)
(41292)
(40935)
(39389)
(26666)
(19733)
(18812)
(16001)
(15752)
(15170)
(14189)
(13972)
(13625)
(13493)
(13399)
(12848)
(12371)
(12326)
(12233)
(12074)
(10890)
(10377)
(10071)
(9620)
(9438)
(9345)
(9255)
(9245)
(8280)
(8256)
学科
(55444)
经济(55350)
管理(50527)
(44761)
(37414)
企业(37414)
中国(22058)
教育(20931)
方法(20091)
(19872)
(18016)
(17643)
数学(16926)
数学方法(16530)
(16351)
业经(13563)
理论(13112)
(12091)
(11862)
(11847)
银行(11835)
(11523)
贸易(11517)
(11380)
(11255)
(11223)
财务(11212)
财务管理(11185)
(11049)
(10967)
机构
大学(250717)
学院(244907)
(92992)
研究(92822)
经济(90618)
管理(84885)
理学(71734)
理学院(70707)
管理学(69234)
管理学院(68707)
中国(65976)
(54926)
科学(54518)
(49970)
(47453)
研究所(42694)
(42635)
师范(42323)
(41210)
中心(40582)
(38517)
教育(37483)
财经(37409)
北京(35606)
师范大学(34695)
(33850)
(33849)
业大(32679)
(31346)
农业(30003)
基金
项目(154651)
科学(123644)
研究(119746)
基金(110193)
(95776)
国家(94863)
科学基金(79918)
社会(73557)
社会科(69346)
社会科学(69331)
教育(62253)
(59928)
基金项目(56292)
(53549)
编号(50559)
自然(50292)
自然科(49089)
自然科学(49071)
自然科学基金(48211)
成果(46206)
资助(45009)
课题(38996)
重点(37144)
(36562)
(33892)
(33496)
(32588)
(31895)
教育部(31807)
(31759)
期刊
(109552)
经济(109552)
研究(87983)
中国(61814)
教育(59516)
(38904)
学报(36690)
(35526)
科学(34677)
管理(33045)
大学(29341)
学学(25945)
(25754)
金融(25754)
农业(23649)
技术(22659)
财经(18819)
经济研究(16719)
业经(16345)
(16195)
职业(15083)
问题(13763)
(12658)
(12594)
论坛(12594)
(12299)
国际(11972)
(11558)
世界(11141)
(10873)
共检索到39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玉萍  
二战后,伴随着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政策的调整,印第安人教育政策也经历了由同化教育到教育自决、由主流文化教育到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变。作为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也使得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具有特殊性和补偿性特征,这一时期美国印第安人教育管理权也经历了由"联邦-州-地方"之间的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骏  
美国印第安人文化与美国白人文化的关系既是两种文化征服与对抗、扩张与反扩张的较量,也反映了异质文化间谋求交流和宽容共处的可能。19世纪,主导美国印第安人政策的是强制同化;20世纪则发展为尊重差异。美国印第安人政策从强制同化向尊重差异的演变说明,在偏见和封闭条件下的文化往来必然酿成悲剧和苦难,在平等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往来才会有助于不同族群和国家的和谐进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丽萍  
二战后美国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肖丽萍二战后至今,美国教育政策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不断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调节。这种干预和调节主要通过大量立法和教育拨款等途径来实现。由于教育政策要通过教育行政体制来实施,因而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一、美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印第安人是加拿大的最早居民,在加拿大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来说,教育不仅是他们进入主流社会赢得社会地位的手段,而且是传承和发展其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印第安人控制印第安教育"运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这一运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这一运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还探讨了这一运动产生的多重意义和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青  
20世纪中叶受民权运动、多元文化思潮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结束终止政策,开始了印第安人的自决时代。联邦政府意识到发展印第安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改革了印第安人高等教育政策,印第安人享有了更多的教育自决权,创办自己的部落学院,高等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胡甜  
美国印第安人教育以其治理中的主体控制权为线索可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778-1917年以联邦政府控制为主;(2)1917-1969年以各级州政府控制为主;(3)1969年之后,联邦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允许部落政府重新收回对印第安人教育的控制权。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治理的曲折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制定政策应考虑到各自的需求,谋求共赢局面;对各民族的诉求及时了解沟通,前瞻性地避免误解和危机;充分尊重各民族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的权利,并体现在教育政策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梁淑红  
本文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将影响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分为社会环境、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政策精英的个性特质及英国的传统文化等五个方面,它们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庆莉  
美国印第安人教育经历了同化教育、进步教育、自决教育三个阶段。其经验教训显示,割裂或削弱少数民族教育与其文化认同的关联,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发展的失衡,有可能致使少数民族群体不断边缘化,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既要强调与主流文化的一体,也要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要辩证地处理好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认同二者间的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孙伦轩  
1500年前,世界各地原住民的文化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而其教育旨在传承他们的传统文化。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的最早主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仅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而且创造了传承其本土文化的传统教育。本文在阐述北美印第安人生命哲学及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其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印第安人的传统教育是美国、加拿大乃至北美大陆教育历史的逻辑起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强  
二战后,美国普及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和种族歧视依然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掀起了农村"学校合并"的运动高潮,大规模合并农村学校,重组学区,提升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学术内涵和教育质量。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转折,开始追求城乡各类学校学生的教育机会均等,从而步入"多元均等"的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树芳  潘懋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确保石油安全,建立了一系列石油政策和法规,对促进日本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越来越大,也面临着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对日本石油政策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对我国解决石油安全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在分析美联储信息优势的激励与制度基础上,阐释公众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获得预期信息来利用美联储的信息优势;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公众为形成合理预期萃取货币政策信息,而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真实利率的信息将促进人均消费上升和福利改善,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处理来分析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变迁。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通过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经济信息以协助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王建梁  孙志军  
本文认为人们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低劣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事实上 ,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还是相当有保证的。本文对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即加强基础与追求优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总结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措施与历史经验。最后 ,作者着力分析了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四点启示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二战后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王保星一、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一)40、50年代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争所直接导致的两大社会问题便成为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注目的焦点:一是退役军人的就学与就业问题;二是广大青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