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0991)
2022(9362)
2021(8403)
2020(6920)
2019(15471)
2018(15289)
2017(28834)
2016(15111)
2015(16764)
2014(16486)
2013(16269)
2012(15466)
2011(14037)
2010(14555)
2009(13285)
2008(12898)
2007(11834)
2006(10762)
2005(9864)
作者
(44378)
(37066)
(36863)
(34633)
(23636)
(17585)
(16614)
(14364)
(14099)
(13419)
(12616)
(12296)
(11963)
(11887)
(11512)
(11247)
(10995)
(10621)
(10602)
(10576)
(9430)
(9095)
(8920)
(8440)
(8436)
(8352)
(8236)
(8215)
(7453)
(7364)
学科
(71015)
经济(70961)
(48640)
管理(45913)
(40445)
企业(40445)
地方(23243)
中国(22963)
方法(21484)
技术(19691)
业经(19590)
(19474)
数学(17275)
数学方法(17119)
产业(13575)
农业(13472)
地方经济(13447)
(13354)
技术管理(13343)
贸易(13337)
(13084)
(12909)
(12807)
(12796)
(12621)
银行(12596)
(12269)
(12251)
金融(12251)
(12111)
机构
学院(217184)
大学(213136)
(91496)
经济(89592)
管理(83012)
研究(78432)
理学(70264)
理学院(69410)
管理学(68365)
管理学院(67952)
中国(59752)
科学(47017)
(46358)
(40344)
(39985)
研究所(36009)
(35763)
(35491)
中心(35096)
财经(30965)
(30267)
业大(30069)
师范(29927)
北京(29926)
(29011)
(28710)
(27924)
农业(27413)
经济学(27183)
(25200)
基金
项目(140851)
科学(112354)
研究(106215)
基金(99180)
(86085)
国家(85293)
科学基金(73715)
社会(68153)
社会科(64761)
社会科学(64751)
(59090)
基金项目(52468)
(48226)
教育(47904)
自然(45408)
自然科(44425)
自然科学(44411)
自然科学基金(43671)
编号(42785)
资助(38622)
(37460)
(35689)
成果(34307)
创新(32322)
重点(32254)
课题(31582)
发展(30527)
(30018)
(29675)
国家社会(27799)
期刊
(112422)
经济(112422)
研究(68448)
中国(54968)
管理(36475)
(33505)
科学(31211)
学报(30206)
教育(30106)
(29526)
(23333)
金融(23333)
农业(23120)
大学(23070)
技术(21919)
学学(21342)
业经(20985)
经济研究(18076)
财经(15183)
问题(14215)
(13412)
科技(13379)
(13174)
技术经济(12440)
商业(12189)
(11525)
论坛(11525)
图书(11280)
(11183)
现代(10527)
共检索到34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民  
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者通常对利用外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关系产生分歧的两个来源,并以台湾微电子产业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及FDI在其中的作用为例,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自身努力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传荣  陈小红  
文章以江苏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其自主创新的现状,即自主创新条件、R&D投入强度、科技人员情况、创新平台建设;其次分析了江苏利用外资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外资对其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利用外资提高江苏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康慧  张少杰  汤石雨  
"加强自主创新,用15年时间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国家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大力强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文章对正确理解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内涵,自主创新对加速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平香  
在当今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一国的自主创新都不可能是封闭式创新,我国也应立足全球市场,更多、更好地利用国际科技和智力资源,推动自主创新。利用跨国公司大量投资所产生的技术推动力,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成自身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旭梅  杨晨  
日本微电子产业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日本微电子产业经历了从兴到衰的变迁历程,从创新范式的演化视角解释其变迁的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日本企业的创新策略注重对产品高附加值和品质差异化的追求,没有顺应创新速度加快、难度加大等行业创新趋势;二是日本企业的创新优势集中在制造流程和定制品的生产上,而目前业内广泛采纳的分工模式注重设计环节,适合专用标准品的生产,这种错配使其创新优势受到削弱;三是日本的创新体系以产官学联合为主,不具备创新生态系统的自调节功能,缺乏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性。结合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高科技领域创新效率和成功概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旭梅  杨晨  
日本微电子产业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日本微电子产业经历了从兴到衰的变迁历程,从创新范式的演化视角解释其变迁的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日本企业的创新策略注重对产品高附加值和品质差异化的追求,没有顺应创新速度加快、难度加大等行业创新趋势;二是日本企业的创新优势集中在制造流程和定制品的生产上,而目前业内广泛采纳的分工模式注重设计环节,适合专用标准品的生产,这种错配使其创新优势受到削弱;三是日本的创新体系以产官学联合为主,不具备创新生态系统的自调节功能,缺乏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性。结合日本的经验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源  傅家骥  
微电子产业是关系到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论文首先概述了国际上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转移,然后系统对日本和韩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评析,最后对于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焦建华  徐翠红  
台湾资讯电子产业在亚洲乃至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其长期发展的结果。当前,台湾资讯电子业主要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大部分是OEM,而技术总体依靠引进,研发相对落后。台湾资讯电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既有优势,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提升产品制造技术,催生新的增长点,创造台湾品牌,并加强两岸产业协作,共同应对国际竞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碧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提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1160.11亿美元。我国利用跨国公司投资所产生的技术推动力,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成自身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外资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效应分析1.技术溢出效应。随着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的加大,外资技术扩散与溢出效应在我国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2005年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2008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勇  雷平  
本论文通过对日本和韩国在利用外资从经济起步到腾飞的过程中利用外资和自主创新的经验总结,对我国如何利用外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思考,包括渐进开放投资领域、利用外资和本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利用外资和技术、重视技术转移、重视引进海外人才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用文  陈宗懋  
论述了茶叶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对茶叶行业科技人才队伍、条件平台、企业实力、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基本具备,提出增强我国茶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卢锐  吴云  赵峰  
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台湾从先进国家转移了适宜半导体的技术。同时,为了实现技术创新收益,又建立各种制度安排以便于利用和吸收技术创新。正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台湾IC产业在使用中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万钢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和完善投入结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胡景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