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3)
- 2023(11910)
- 2022(9843)
- 2021(9070)
- 2020(7142)
- 2019(16376)
- 2018(15948)
- 2017(30331)
- 2016(15613)
- 2015(17700)
- 2014(17561)
- 2013(17676)
- 2012(16955)
- 2011(15718)
- 2010(15638)
- 2009(14684)
- 2008(14196)
- 2007(12371)
- 2006(11521)
- 2005(10851)
- 学科
- 济(93044)
- 经济(92963)
- 管理(40241)
- 业(38889)
- 中国(28642)
- 方法(28425)
- 企(27949)
- 企业(27949)
- 地方(25390)
- 数学(24932)
- 数学方法(24822)
- 农(22312)
- 业经(18648)
- 贸(17108)
- 贸易(17094)
- 易(16550)
- 地方经济(15914)
- 农业(15599)
- 财(15563)
- 学(14971)
- 制(14512)
- 融(14373)
- 金融(14373)
- 银(14201)
- 银行(14188)
- 行(13911)
- 发(13886)
- 环境(13330)
- 和(10992)
- 产业(10628)
- 机构
- 学院(233632)
- 大学(233393)
- 济(118038)
- 经济(116146)
- 研究(92930)
- 管理(84322)
- 中国(72981)
- 理学(70828)
- 理学院(69974)
- 管理学(69232)
- 管理学院(68776)
- 财(51644)
- 京(50639)
- 科学(50244)
- 所(46543)
- 研究所(41664)
- 财经(40394)
- 中心(40362)
- 经济学(39115)
- 经(36923)
- 经济学院(35009)
- 农(34718)
- 江(34617)
- 北京(33293)
- 院(33047)
- 范(31804)
- 师范(31561)
- 财经大学(29931)
- 科学院(28174)
- 业大(27847)
- 基金
- 项目(146486)
- 科学(117359)
- 研究(111763)
- 基金(108454)
- 家(93740)
- 国家(92975)
- 科学基金(79310)
- 社会(76566)
- 社会科(72832)
- 社会科学(72819)
- 基金项目(55864)
- 省(54019)
- 教育(49163)
- 自然(45806)
- 划(45794)
- 自然科(44742)
- 自然科学(44733)
- 自然科学基金(43976)
- 资助(43905)
- 编号(42835)
- 发(38577)
- 成果(35530)
- 部(34080)
- 国家社会(33673)
- 重点(33487)
- 发展(32431)
- 展(31908)
- 课题(30771)
- 中国(30628)
- 创(30444)
- 期刊
- 济(142298)
- 经济(142298)
- 研究(83189)
- 中国(51960)
- 财(37465)
- 管理(34277)
- 农(33695)
- 科学(31423)
- 学报(30502)
- 融(27457)
- 金融(27457)
- 经济研究(25137)
- 大学(24153)
- 教育(23462)
- 农业(23272)
- 学学(22669)
- 财经(21462)
- 业经(21131)
- 技术(19729)
- 经(18871)
- 问题(18637)
- 贸(16925)
- 世界(16080)
- 国际(15629)
- 技术经济(13412)
- 业(12772)
- 经济问题(11721)
- 商业(11019)
- 统计(10941)
- 经济管理(10877)
共检索到38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彩虹
房市与股市编织的财富效应在增加了政府财富的同时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导致扩张内需的经济政策缺乏有效支撑,长期蕴积的成本型通胀在扭曲的市场环境下出现异常传导,恶劣的气候条件加剧了隐性通胀显性化进程,国内转移支付形成的新生消费剩余将在恶性通胀中被消耗殆尽;当然,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就必然存在投机,因为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指挥棒是价格杠杆,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既然价格会波动,就必然存在通过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获取差价利润的投机活动。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快速的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渴求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尤为如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而且对增长目标的渴求还表现得十分强烈。我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已迈过了几个关键阶段,经济学家们所期望的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Self-Sustainedgrowth)机制已开始形成。笔者借用H·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延希宁
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在解决人口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将人口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之中,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赞同。1994年“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通过的指导今后20年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以下简称《人口纲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相关关系,会议所确定的世界人口和发展综合战略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内涵;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人口观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潘峰 候建钧
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展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首要任务。人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必须抓紧发展经济。目前世界存在的贫困问题也只能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然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经济道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华 王雷 王欣
保护环境、加快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根据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不能得出既能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又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介绍了与ICT和环境相关的碳足迹和反弹效应,分析了ICT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得出ICT可以改善环境。接下来又分析了ICT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ICT的引入可以导致经济增长。最后,把ICT、环境和经济增长看作一个相互促进的系统,通过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促进,不断优化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ICT 碳足迹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董璐 陈黎明
文章采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在不同区制下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度量和检验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变动表现为三个区制状态;各区制内相关关系表现各异,区制间持续期和转移概率差异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林 苗永旺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静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发展静脉产业可以改变增物质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路径。发展静脉产业可以促进动静脉产业协调发展,使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循环,使我国过去以线性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到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关键词:
静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减物质化 解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宁
港口物流与当地的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港口物流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积极带动港口区域的经济水平提升,而且可以使整个港口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会给发展港口物流提供环境支持。要加强港口物流基础建设,实现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促进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影响机制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港口物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通过将环境质量作为内生要素同时引入生产函数与效用函数,构建三个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污染外部性、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开发以及内生技术进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模型的基本结论表明,在环境污染的约束下,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和决定性因素。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的最优发展战略,政府可以通过扶持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进步和制定严厉的环境标准,以及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来达到这一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永璞 储成君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微观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采用Shooting方法计算鞍点路径,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外部效应,结果显示,渐进递增的动态补贴政策通过纠正资本过度积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达到整条鞍点路径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用庇古税的税收收入作为可持续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动态补贴的形式鼓励可耗竭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价值转换成企业的绿色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永璞 储成君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微观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采用Shooting方法计算鞍点路径,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基金的外部效应,结果显示,渐进递增的动态补贴政策通过纠正资本过度积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达到整条鞍点路径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用庇古税的税收收入作为可持续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动态补贴的形式鼓励可耗竭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实现环境价值转换成企业的绿色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0-2017年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其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绿色创新的可持续指数相对较低。(2)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能源可持续利用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绿色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创新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的贡献率非常大。(3)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产业可持续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反哺激发绿色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研究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量以及R&D经费支出是绿色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新常态下,亟待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以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翔 孙迪庆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用以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类模型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型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将环境污染内生化,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在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环境质量因素的增长模型。新模型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未来的、注重发展质量的经济增长要求。最后,给出了中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银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