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9)
2023(2513)
2022(1695)
2021(1749)
2020(1372)
2019(3021)
2018(2951)
2017(4926)
2016(3205)
2015(3863)
2014(3856)
2013(3273)
2012(2969)
2011(2843)
2010(2843)
2009(2716)
2008(2562)
2007(2318)
2006(2110)
2005(1995)
作者
(7434)
(6129)
(6073)
(6016)
(3884)
(2891)
(2877)
(2465)
(2365)
(2232)
(2096)
(2087)
(2012)
(1948)
(1918)
(1850)
(1822)
(1808)
(1802)
(1795)
(1768)
(1514)
(1485)
(1480)
(1455)
(1423)
(1386)
(1385)
(1283)
(1253)
学科
(9180)
经济(9173)
教育(6138)
(6042)
管理(5163)
中国(4682)
(3707)
理论(3690)
(3324)
企业(3324)
教学(3304)
思想(2733)
政治(2700)
业经(2652)
经济学(2483)
思想政治(2203)
政治教育(2203)
治教(2203)
德育(2201)
研究(1998)
总论(1912)
产业(1897)
学法(1824)
教学法(1824)
学校(1812)
图书(1792)
信息(1718)
方法(1692)
书馆(1674)
图书馆(1674)
机构
大学(44913)
学院(37714)
研究(15036)
(12464)
经济(12130)
管理(10795)
(9786)
(9160)
师范(9107)
教育(9029)
中国(9025)
科学(8796)
理学(8794)
理学院(8608)
管理学(8306)
管理学院(8209)
师范大学(7449)
(7138)
(6531)
北京(6487)
研究所(6479)
中心(5968)
(5738)
(5466)
(5061)
(4987)
业大(4720)
经济学(4608)
财经(4578)
研究院(4350)
基金
项目(22776)
研究(19811)
科学(17646)
基金(14605)
社会(11933)
(11793)
国家(11641)
教育(11513)
社会科(11059)
社会科学(11054)
科学基金(9681)
成果(9581)
(9255)
编号(8894)
(8218)
大学(7267)
课题(7168)
基金项目(7017)
(6357)
项目编号(5805)
资助(5539)
规划(5513)
重点(5451)
(5312)
(5286)
(5211)
研究成果(5206)
(5084)
教育部(4865)
自然(4839)
期刊
教育(18294)
研究(17572)
(15293)
经济(15293)
中国(12756)
学报(7524)
大学(6842)
图书(5862)
科学(4979)
(4705)
(4583)
书馆(4512)
图书馆(4512)
学学(4475)
高等(4406)
管理(4089)
高等教育(3725)
农业(3337)
职业(2888)
财经(2771)
经济研究(2620)
技术(2540)
(2505)
(2497)
金融(2497)
成人(2344)
成人教育(2344)
(2186)
情报(2156)
(2134)
共检索到66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私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是不同历史时期表述相同概念的同义语,是指由于社会变革导致私立(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后,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对私立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称呼。中国古代私立高等教育源远流长,经历了"私学、学宫、精舍、书院"的四个历史转型阶段;从清末书院到近代私立大学的转型即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也是两千五百年来儒家私学的绵延和拓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秋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曾经出现了不少办学成功的私立大学。它们成功的办学经验,如校长矢志兴学、克己奉公的境界与品质,厉行考纪与淘汰制的教学与管理,全方位、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的办学方略,立足于社会现实需要的办学理念,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等,值得当代民办高等学校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韩淑娟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具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既有外源融资,也有内源融资。依据主要融资渠道之不同来区分,大体可概括为捐资兴学型、学费主体型、政府资助型和以产养学型四种主导模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冬阳  
近二十年来,我国孕产妇尤其是农村孕产妇主动选择导致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私立医院成为实施剖宫产术最多的医院。公立医院严守着国家控制剖宫产率的管理规定,私立医院选择遵从"以病人为中心或主导"的医疗服务理念,孕产妇尤其是农村孕产妇为了回避传统观念强调的分娩之"痛苦"记忆而主动要求行剖宫产,这是当下生育文化中的一种突出现象。深入考察分娩方式选择变化的过程及其动因,可以看到人口流动、市场经济、医疗制度改革、生活方式变化以及年轻女性地位提升、价值追求变化等诸多因素在发挥着综合作用。同时,分娩方式变化这一现象所呈现出来的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女性生育模式从顺其自然走向自主选择、从被动接受转变为强调自我权力实现、由他者主导到自我决定的转变,公立医院对规则的严守,私立医院对管理规定的巧妙规避等,充分展现了内涵于急剧变迁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复杂现象和动因,揭示社会变迁中各种外显或内隐现象的深层次含义和本质,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变化,处理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利益诉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健强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日本政府在私立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日本私立大学的经费 ,包括学生的学费和经济负担等 ,以及日本私立大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点 ,最后 ,根据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的经验 ,提出发展我国民办高校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小会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图书馆事业的法令法规,其中多个法规与私立图书馆密切相关。包括对私人捐赠图书(馆)的制度性保障措施。正是在这样一种法制环境下,私立图书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历史事实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中国民办教育通史》(近代卷)全景式再现中国百年近代社会变革中私立教育跌宕起伏、绵延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国近代私立教育从"近世时期(1840—1911年)"到"近代时期(1911—1949年)"走过了"书院—新式学堂—私立学校"的转型发展阶段。晚清官学的沉沦与私学书院的衰落和清末传统私立教育向近代私立教育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的近代私立学校的设立与变革,近代私立大学的产生与嬗变;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三大专题展示了百余年来近代民办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探寻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发展及其演进的历程,挖掘近代私立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揭示近代私立教育的发展规律,不仅对深化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代民办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咨询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国  
办学资源是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生命线"。为获取办学资源,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加强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间的互动。在争取资助的过程中,除自身办学水准外,学界派别、权力政治对办学资源的获取有着重要影响。私立南开大学虽属个案,但它反映了在特殊背景之下,学界派别、权力政治事实上成为左右近代中国私立大学资源获取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的资源获取实属艰辛和不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中国现代意义的私立大学出现在20世纪初期,由于"最初办大学的人有现代的眼光",一开办就直接与现代教育接轨,故具有很高的起点。以南开大学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军阀政治与政党政治交替之际,私立大学内部职权与政府、学术、市场之间存在多重互动的复杂关系:在影响私立大学内部职权系统的各种权力因素中,学术权力影响最大,市场权力次之,政府权力的影响则相对要小得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Pawan Agarual  王冬梅  
虽然印度高等教育在学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但其高校的数量却几乎占到世界高校总数的一半,是美国和欧洲高校总数的四倍、中国高校数的七倍。目前,印度共有18000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学院(college),大学(university)只有370所左右。这370所大学中只有1/3(大约120所左右)拥有本体以外的附属学院,其它都是没有附属学院的单体大学。在印度,只有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国家议会和州法律有权批准大学的建立。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美国私立大学考察团  
私立教育作为各国教育发展的一部分,日益表现出其蓬勃的生机与多元的特色,同时,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期特别以“海外私立教育”为专题,组织稿件。其中,有国内研究者亲赴美国,对私立高等教育进行现场考察的报告;也有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对本国私立教育进行的量化研究;有对近邻新加坡私立教育发展的全景式描述,也有对私学历史悠久的英伦半岛私立学校的分类与政府政策的评述。这几篇文章反映出的共同特点是,无论在欧美地区,还是在东亚地区,私立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角色日益显现,在各国教育改革“去中央化”的同时,政府对私立教育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这几篇文章勾画的海外私立教育图景,能够对我国私立教育的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日]坂中麻衣  
日本私立大学改革的步代先于国立公立大学,并在改革中凸显了私立学校所拥有的特有的个性。然而,国立公立大学通过一系列结构改革使得私立大学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和竞争力。因此,私立大学向日本政府要求实现私立大学与国立公立大学之间的"平等竞争平台"。为了改善私立学校的组织体制,日本政府将于2005实行修订《私立学校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礼  
日本公、私立大学之比较郑礼①日本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是公私立并举,以普通大学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广义的公立学校又可分为国立和公立,前者归文部省直接管辖;后者由都道府县管理,其所以同为公者是经费大部由各级政府提供。公私立两...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幸  姜星海  
日本私立大学数量约占日本大学总数的四分之三,就读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80%,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布局中占有着较大的比重。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其战前的历史渊源,也受到战后日本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这两所“私立双雄”,代表了传统私塾和法律学校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对日本国民整体的塑造功能非常明显。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私立大学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大量私立大学得到创办,招生人数也逐步增多。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加强私立大学与地方的联系,突出私立大学的实学取向。现在,日本绝大多数私立大学已经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办学格局,转而追求“小而精”的办学风格,从而和国立、公立大学形成了差序办学格局。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可以从中获得相当多的借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构建起一个差序而稳定的办学格局,从而促成其各自健康地发展,同时应当吸取日本的经验,预防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子元久  鲍威  
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制度性基础即政府与大学之间合理的法制关系、大学治理、大学财政管理呈明显的多样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本文探讨了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与大学间关系、治理结构以及财政管理方面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