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5)
- 2023(6117)
- 2022(5422)
- 2021(5231)
- 2020(4383)
- 2019(10056)
- 2018(9953)
- 2017(19800)
- 2016(10963)
- 2015(12227)
- 2014(12150)
- 2013(11956)
- 2012(11579)
- 2011(10396)
- 2010(10541)
- 2009(9658)
- 2008(9171)
- 2007(8054)
- 2006(7426)
- 2005(6572)
- 学科
- 济(40766)
- 经济(40731)
- 管理(27636)
- 业(25418)
- 企(17699)
- 企业(17699)
- 农(16784)
- 地方(14409)
- 方法(12069)
- 农业(11219)
- 数学(10747)
- 中国(10644)
- 数学方法(10559)
- 学(10525)
- 财(10073)
- 土地(9610)
- 业经(8872)
- 制(8229)
- 策(7980)
- 环境(7482)
- 贸(7391)
- 贸易(7386)
- 易(7115)
- 及其(6304)
- 地方经济(6255)
- 融(6018)
- 金融(6016)
- 银(5686)
- 和(5667)
- 银行(5666)
- 机构
- 学院(146364)
- 大学(142570)
- 济(56064)
- 经济(54489)
- 研究(54108)
- 管理(53574)
- 理学(44870)
- 理学院(44199)
- 管理学(43402)
- 管理学院(43113)
- 中国(42548)
- 科学(35034)
- 京(31515)
- 农(29863)
- 所(28344)
- 财(27219)
- 中心(25905)
- 江(25632)
- 研究所(25576)
- 业大(23791)
- 农业(23466)
- 范(21991)
- 师范(21839)
- 省(21525)
- 院(20227)
- 财经(20130)
- 州(19851)
- 北京(19443)
- 经(18030)
- 师范大学(17295)
- 基金
- 项目(96721)
- 科学(75148)
- 研究(72359)
- 基金(67252)
- 家(58839)
- 国家(58279)
- 科学基金(48980)
- 社会(43022)
- 省(41108)
- 社会科(40504)
- 社会科学(40492)
- 基金项目(36000)
- 划(33125)
- 自然(32564)
- 教育(31970)
- 自然科(31641)
- 自然科学(31633)
- 编号(31213)
- 自然科学基金(31018)
- 资助(27113)
- 成果(25439)
- 课题(22308)
- 发(22224)
- 重点(22025)
- 部(20577)
- 创(19242)
- 性(18230)
- 年(18141)
- 创新(18070)
- 科研(17980)
共检索到233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徐异凡 刘华平
1997年~2013年是湖南省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究该省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律,进而或可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情况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1997年~2013年,湖南全省土地利用变化总量为1248.5万亩。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2000年~2006年,各年的变化量在71万亩~193.1万亩之间,其他年份的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志红 崔卫国 文倩
利用1993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湖南省醴陵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点.结果显示:1)1993—2003年醴陵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和水田为主,二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其次是城乡建设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左右,其他用地面积都在5%以下.2)土地利用变化以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的增加为主要特征,其中变化量最大的是水田,10年中减少了1 780.62 hm2,其次是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减少最快的是旱地,年平均减少75.4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最快,年平均增加136.0 hm2.
关键词:
中南丘陵区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醴陵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安全 湖南省慈利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传明 李红 贺巧宁
针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农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全省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分析法分别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产生空间差异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区位差异和政策作用等。最后,根据各区域土地利用特点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晓莹 罗艳菊 蓝万炼
以湖南省保靖县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分形理论的多种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果表明:保靖县林地、耕地的盒维数最大,且均大于2,该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特征;水域的分维数最小,为1.963,体现了保靖县的水系比较集中.斑块形态分维数中维数最大为水域,1.674,园地最小,为1.1776,总体上体现该区域的景观破碎度不大,自然保护较好.以保靖县的行政区域为半径维数的测算中心,计算出未利用地分维数为2.2081,其他土地利用分维数均小于2但接近于2,说明未利用地从中心向外密度递增、其他用地从测算中心向周边用地均匀变化的景观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孙海燕 黄丽萍
汨罗市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面临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显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①城镇用地供需矛盾突出;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尚有一定难度;③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压力。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此次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柳文 秦建新 刘永强 李婷婷
利用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变化的视角分析了2000—2010年间湖南省四大区域、14个市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弹性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南省生态弹性度呈下降趋势,弹性值介于[0,0.22]之间,2000、2005和2010年全省生态弹性分别为0.16、0.13和0.02,降幅达到86%。2区域生态弹性度差异性明显,大湘西区、环洞庭湖区生态弹性度增加,长株潭城市群区、湘中南区生态弹性度下降。最后,为提高区域生态弹性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颜
基于房地产供需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依据湖南省14个市州房价与收入数据,考量区域住房支付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结果表明:2008年和2020年湖南省房价收入比均值分别为0.129和0.155,均低于国际公认的0.3标准;湖南省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分异明显,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湘西北高、湘东南低的特征;根据房价收入比的演化特征,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采取差异化的住房支付能力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应用TM遥感影像数据及DEM数据,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地梯度和地形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较低的地形梯度上,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逐渐趋向于0,以上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高等级高程、较高坡度和较高等级地形位上,而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却相反;对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文先明 郭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湖南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总体用地结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城市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和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湖南省 城市化发展 土地利用 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通过分析湖南省1997-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土地利用水平及结构变化、动态度变化、变化强度、土地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人口、经济、政策、工业化及城镇化是湖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动力因素。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规律 影响动力 湖南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何安国
现代社会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是功能分区、集约利用。我国的土地利用单元细小,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零乱,这种局面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不相适应,阻碍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湖南省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据预测,湖南省“十五”期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将达594.5万亩,此外有300多万亩的生态退耕任务,而可供开发、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00万亩。 500万亩左右的用地缺口如何弥补?他们从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中看到了希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