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1)
- 2023(6520)
- 2022(5192)
- 2021(4889)
- 2020(3630)
- 2019(8311)
- 2018(8047)
- 2017(15732)
- 2016(8489)
- 2015(9194)
- 2014(8922)
- 2013(9068)
- 2012(8612)
- 2011(7902)
- 2010(7941)
- 2009(7431)
- 2008(7344)
- 2007(6912)
- 2006(6396)
- 2005(5726)
- 学科
- 农(48644)
- 济(43947)
- 经济(43912)
- 农业(32673)
- 业(29982)
- 业经(15784)
- 地方(15236)
- 中国(13297)
- 管理(13132)
- 农业经济(12441)
- 发(10941)
- 方法(10073)
- 村(9414)
- 农村(9395)
- 发展(9393)
- 展(9390)
- 数学(9255)
- 劳(9237)
- 劳动(9220)
- 数学方法(9211)
- 制(8532)
- 企(8117)
- 企业(8117)
- 收入(7447)
- 土地(7429)
- 贸(7381)
- 贸易(7377)
- 人口(7196)
- 建设(7183)
- 易(7169)
- 机构
- 学院(124060)
- 大学(116197)
- 济(57207)
- 经济(56249)
- 管理(46593)
- 研究(45001)
- 农(43945)
- 理学(40392)
- 理学院(39948)
- 管理学(39403)
- 管理学院(39176)
- 中国(35454)
- 农业(32838)
- 科学(26217)
- 业大(25363)
- 京(23840)
- 所(22776)
- 中心(21941)
- 财(21097)
- 研究所(20551)
- 农业大学(19968)
- 江(19576)
- 范(17396)
- 师范(17293)
- 省(16843)
- 经济管理(16815)
- 发(16501)
- 经济学(16476)
- 财经(16476)
- 业(15713)
- 基金
- 项目(82693)
- 科学(65520)
- 研究(65380)
- 基金(59048)
- 家(50814)
- 国家(50225)
- 社会(43428)
- 科学基金(42723)
- 社会科(40659)
- 社会科学(40652)
- 省(34266)
- 基金项目(31974)
- 编号(28625)
- 农(27470)
- 教育(26896)
- 划(26802)
- 自然(24314)
- 自然科(23689)
- 自然科学(23686)
- 自然科学基金(23241)
- 发(22312)
- 成果(22176)
- 资助(22009)
- 发展(18903)
- 展(18598)
- 课题(18547)
- 部(18433)
- 国家社会(18086)
- 重点(17967)
- 性(17039)
共检索到192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时金芝,苏志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尚元 井涛
文章认为,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要求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应按经济规律在产业间和地区间流动。然而,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管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流出地、流入地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基层计划生育失控;铁路压力巨大等。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出台的加强外来人员综合管理的一些法律、法规,提出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的对策措施:1.确定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标准;2.应对劳动力的流向进行合理规划,统筹管理;3.建立相关的证卡制度和收费制度;4.建立完善的责任约束机制;5.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户籍管理制度;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秀倩
本文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保定市10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就业渠道 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光栋,李余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颐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潮流,正呈现出转移途径多样化,并突破“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目前,由于受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限制,这种趋势,还不能进入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阶段,而以农村劳动力跨城乡、跨地区的劳务输出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考察劳务输出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把这一现象放在国民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业部《“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协助有关部门寻找正确处理一现象的政策手段。1994年5月,中央政研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晓辉,武志刚,陈良彪
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差异张晓辉,武志刚,陈良彪1.引言年龄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其外出方式、就业领域、职业选择、流动稳定性、收入水平以及对环境的感觉等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长伟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初探肖长伟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情别是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形成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民工潮”年复一年地涌动,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交通,用工,环保,治安诸系统都拉响了警报,面对空前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王立军 沈林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劳动力流动 地区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珂 张智勇 周云
基于湖北省保康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调查报告,分析保康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建议,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浩坤 徐朝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这是不符合经济学理论的。多数学者将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相悖归咎为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制度性障碍。本文认为户籍制度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并依此约束建立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的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流动方式不尽相同,转型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制度约束 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 劳动力流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彬 葛云伦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新的特征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减少和降低农民流动的成本和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有序流动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涤非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