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7)
2023(9551)
2022(7829)
2021(7262)
2020(5603)
2019(12734)
2018(12474)
2017(23879)
2016(12644)
2015(13988)
2014(13891)
2013(13951)
2012(13298)
2011(12294)
2010(12425)
2009(11486)
2008(11114)
2007(10079)
2006(9288)
2005(8525)
作者
(36560)
(31262)
(30590)
(28944)
(19282)
(14926)
(13715)
(12159)
(11787)
(10926)
(10675)
(10231)
(9893)
(9712)
(9517)
(9173)
(9029)
(8982)
(8895)
(8730)
(7855)
(7786)
(7536)
(7361)
(6983)
(6974)
(6941)
(6713)
(6388)
(6156)
学科
(60588)
经济(60528)
(46323)
(41964)
农业(31177)
管理(28074)
中国(20504)
地方(20445)
(19267)
企业(19267)
业经(18433)
方法(14168)
(13842)
(12227)
数学(11743)
数学方法(11662)
农业经济(11008)
发展(10869)
(10849)
(10667)
银行(10657)
(10580)
贸易(10569)
(10511)
金融(10511)
(10480)
(10473)
(10183)
环境(10055)
(10045)
机构
学院(183797)
大学(176081)
(80665)
经济(79074)
管理(68799)
研究(68578)
理学(58318)
理学院(57678)
管理学(56937)
管理学院(56613)
中国(54179)
(51472)
科学(40674)
农业(38877)
(37816)
(34915)
(33842)
业大(33105)
中心(32335)
研究所(31255)
(29811)
(26210)
师范(26020)
财经(25870)
(23923)
(23894)
北京(23726)
农业大学(23672)
(23666)
(23529)
基金
项目(119329)
科学(94547)
研究(93190)
基金(84479)
(73227)
国家(72434)
科学基金(61559)
社会(60347)
社会科(56750)
社会科学(56740)
(49063)
基金项目(45309)
编号(39847)
教育(39723)
(39683)
自然(36218)
自然科(35250)
自然科学(35246)
自然科学基金(34580)
(33519)
资助(31774)
成果(31422)
(29883)
发展(27675)
(27189)
课题(27131)
重点(26713)
(26292)
(25379)
国家社会(24970)
期刊
(104664)
经济(104664)
(57081)
研究(56427)
中国(45991)
农业(38654)
科学(27386)
学报(27056)
业经(24841)
(23123)
金融(23123)
(22621)
管理(22110)
大学(21635)
教育(20739)
学学(20612)
(18177)
技术(15349)
问题(14921)
农业经济(14544)
农村(14341)
(14341)
经济研究(13973)
财经(11862)
世界(11770)
经济问题(11180)
资源(10759)
(10431)
(10282)
农村经济(9504)
共检索到29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林  封凯栋  
土地收益分配的现状目前我国在土地收益分配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收益分配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对被征地农民以及农村发展的补偿不足。根据有关方面估算,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晓刚  
实现公平补偿是解决农地征收中现存问题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欲达公平补偿之目的,必须明析农地价值内涵、科学测算农地价值并进而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然后将之在征收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合理分配。本文研究表明,农地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发展权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的测算应据其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如发展权价值可以农地用途转换后的价值减去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公共投资成本获得。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包含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生态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补偿给国家,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在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发展权价值在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国平  吴晓伟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发展权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土地发展权研究过于侧重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情况,结合土地利用、流转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农地再利用发展权"的概念。农地再利用发展权的特点农地再利用,是指在保持农地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农作物种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农地利用类型改变的行为,在土地规划行业通常称为"农用地结构调整"或者"农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农地再利用发展权可定义为"在保持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富堂  
农地征收作为交易行为应该是一种合作博弈,这种合作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的。农地征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优势,进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合作剩余,是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根本经济动因。农地征收合作剩余的合理分配是农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效率与公平原则的要求,本文给出了对失地农民合理补偿的"线性补偿规则"以及实施这一规则的基本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农用产生显著的外部效益,只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知以及在经济上实现激励补偿才有助于农地的有效保护并持续供给,增进社会福利。本文详述了农地对全社会的外部效益,进而探讨了相应补偿的构想,最后提出了实施补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艳胜  张安录  邹秀清  
主体功能分区实际上就是针对我国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而进行的空间区域划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采取差异化农地保护政策,限制了不符合区域内主体功能要求的土地开发,这必然导致区内可实现的农地产权价值减少,需要给予产权人土地价值补偿。本文提出了限制开发区农地发展权补偿的概念,尝试以资产定价理论(CAPM)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农地发展权补偿标准模型,并以宜昌、仙桃等地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地发展权价值是农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郊而且整个区域农地发展权价值总额都可能大于区内农地农业用途总价值。研究区域内农地发展权总价值为15...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东东  
研究目的:为《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关于农地征地补偿标准的修改与完善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在现有国情下,农地征收"市价补偿标准"不仅无法满足"公平补偿原则"的要求,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历来承诺"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在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重构中,路径依赖不可避免。研究结论:"公平补偿"是利益衡量的结果,应由系列组合配套制度来具体落实;不仅需要从实体性上明确,还需要有程序性的保障;不仅需要普遍利益的平衡标准,还需要对个别利益的特别保护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  洪开荣  
农地征收补偿争议源于关联主体对征收补偿是否公平的不同判断,化解征收补偿主体行为冲突的策略调整有赖于公平信念判断的一致性转变。文章在传统农地征收物质收益补偿的基础上,引入关联主体的互动公平信念,探讨农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得出在互动公平视角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恶意抵抗成本、减少被征地农民在农地征收中恶意抵抗的收益回报、加强第三方监督均有助于推动农地征收的和谐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  洪开荣  
农地征收补偿争议源于关联主体对征收补偿是否公平的不同判断,化解征收补偿主体行为冲突的策略调整有赖于公平信念判断的一致性转变。文章在传统农地征收物质收益补偿的基础上,引入关联主体的互动公平信念,探讨农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得出在互动公平视角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恶意抵抗成本、减少被征地农民在农地征收中恶意抵抗的收益回报、加强第三方监督均有助于推动农地征收的和谐进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军  闻勇  
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细微琐碎的变革没有触及到改革本质,因此征地实践中仍存在补偿不公平、程序混乱及矛盾冲突加剧的国家治理危机,而征地补偿较低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研究提及。为此,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以政府征地用于公益性项目为例,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政府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为目的时,低于市场价值的征地补偿是既满足效率同时满足公平的征地补偿标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小霞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无论是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范围还是补偿的分配都是一种生存权补偿机制。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不仅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减少征地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应加快建立基于失地农民发展权补偿的征地补偿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制度、土地产权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林  
本文介绍了我国监管制度困境下的农地征用问题,并从农地发展权为主的产权视角,剖析了对农地征用三大主体监管的制度困境的产权原因。探索监管制度困境的出路——当务之急我国应该创设农地发展权,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优化农地征用监管制度,从而遏制我国农地资产大量流失,保护好国家农地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董捷  
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地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异同,并对农地发展权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根据物权法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获取途径、产生原因、本质及其特征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下,提出通过在土地产权中创设农地发展权的办法,来解决征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英  南灵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范围小、标准低等缺陷。其根本原因 ,在于征地补偿缺乏明晰的产权基础和客观的产权价值依据。因此 ,明晰农地产权 ,改革征地补偿势在必行。笔者认为 ,通过对农地产权的登记确认、对产权损失的客观评估以及几项保障措施的实施 ,可有效维护失地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立峰  
我国现行农地征收补偿标准因其不完全性和非公平性,已成为农地征收纠纷和农村群体性案件的主要症结所在,并危及农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和谐,不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共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应尽快明确公平补偿原则、做实农地所有权人并适当扩大补偿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渐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征收公平补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