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6)
- 2023(7872)
- 2022(6650)
- 2021(5966)
- 2020(4911)
- 2019(11025)
- 2018(10892)
- 2017(20769)
- 2016(11317)
- 2015(12570)
- 2014(12797)
- 2013(12797)
- 2012(12422)
- 2011(11273)
- 2010(11571)
- 2009(10847)
- 2008(11218)
- 2007(10288)
- 2006(9407)
- 2005(9122)
- 学科
- 济(50784)
- 经济(50735)
- 业(32769)
- 管理(30743)
- 企(24470)
- 企业(24470)
- 银(22448)
- 银行(22303)
- 行(20938)
- 中国(19953)
- 制(18155)
- 地方(17156)
- 融(16293)
- 金融(16293)
- 方法(15103)
- 农(13768)
- 财(13357)
- 数学(12871)
- 数学方法(12760)
- 业经(12375)
- 度(11723)
- 制度(11718)
- 业务(11404)
- 险(10914)
- 保险(10823)
- 农业(9510)
- 地方经济(9509)
- 银行制(9490)
- 务(9051)
- 发(9047)
- 机构
- 学院(158994)
- 大学(156973)
- 济(66256)
- 经济(64600)
- 研究(58473)
- 管理(56701)
- 中国(56659)
- 理学(45295)
- 理学院(44728)
- 管理学(44039)
- 管理学院(43731)
- 财(36497)
- 京(35524)
- 科学(33324)
- 所(30536)
- 中心(28469)
- 农(27971)
- 江(27211)
- 财经(26941)
- 研究所(26759)
- 银(26459)
- 银行(25288)
- 经(24286)
- 北京(23715)
- 行(23603)
- 州(22887)
- 农业(21647)
- 院(20898)
- 省(20464)
- 范(20367)
- 基金
- 项目(92527)
- 科学(71739)
- 研究(69379)
- 基金(65049)
- 家(55697)
- 国家(55142)
- 科学基金(46886)
- 社会(43699)
- 社会科(41359)
- 社会科学(41350)
- 省(36945)
- 基金项目(33467)
- 教育(30599)
- 划(30571)
- 自然(28794)
- 编号(28254)
- 自然科(28072)
- 自然科学(28065)
- 资助(27880)
- 自然科学基金(27536)
- 发(25363)
- 成果(24031)
- 重点(21102)
- 课题(20697)
- 发展(20593)
- 展(20224)
- 部(19938)
- 创(18752)
- 性(18518)
- 创新(17652)
共检索到28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法律事务部课题组 董建军 王美茜 肖亮亮 陈良 周慧
随着经济金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银行卡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银行卡欺诈案件呈多发态势,欺诈手段亦不断翻新。银行卡欺诈案件的频频出现,反映出法律风险潜伏于银行卡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法律风险的不断累积,使得商业银行在银行卡欺诈案件中易陷于被动局面,严重影响银行的利益与声誉,并威胁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银行卡欺诈的法律风险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法律文件的设计与制定、风险的提示与披露、证据的收集和保存等角度,对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银行卡欺诈的法律风险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卡 欺诈 法律风险 防范控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一展
一、"伪卡欺诈"法律风险分析(一)"伪卡欺诈"行为的定性"伪卡欺诈"也称"克隆卡欺诈",指不法分子利用偷窥、录像、测录磁卡信息、安装假刷卡设备等手段窃取卡号和密码,仿制出伪卡并利用伪卡消费或取现的行为。根据2009年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伪造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少松
在银行卡的申领、发放、交易过程中,由于客户、特约商户以及银行对风险认识及防范上不足,致使银行卡欺诈纠纷时有发生,欺诈手法不断翻新,范围不断扩大,在给客户和银行造资金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的声誉和银行卡的推广带来影响。笔者通过对当前银行卡欺诈纠的调查分析,试图从国内学者较少涉及的商业银行的角度揭示银行卡欺诈的风险和交易主体责任,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维护交易主体的权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行长 欺诈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国栋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外部欺诈风险危害逐渐显现。本文在分析国内银行卡外部欺诈形势的前提下,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践,指出防范银行卡欺诈的内部审计重点,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卡 外部欺诈风险 内部审计 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国栋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外部欺诈风险危害逐渐显现。本文在分析国内银行卡外部欺诈形势的前提下,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践,指出防范银行卡欺诈的内部审计重点,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卡 外部欺诈风险 内部审计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泽华 王志永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纠纷民事案件不断增多,特别是不法分子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伪造银行卡,并使用伪卡盗取持卡人资金,持卡人发现资金被盗后起诉银行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发案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伪卡欺诈类案件还出现了对银行尤其是发卡行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一是欺诈防控难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骆钰 黎建新
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银行卡立法和司法中急需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卡欺诈案件实际,尝试就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银行卡各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卡欺诈 民事责任 归责原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德芬
论信用卡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张德芬信用卡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型的信用支付工具,它集转账结算、存取现金、消费信用等功能于一身,包含着复杂的法律关系。本文仅对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信用卡发卡银行与持卡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原擒龙 夏霖
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业务中经常发生欺诈风险。本文从对一则信用证开证行对于客户的开证申请进行前期审查,发现欺诈疑点的案例进行分析着手,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证欺诈风险。商业银行自身防范欺诈风险应注意进行专业化审查,注意了解客户,加强与代理行的选择和信息交流,健全银行内部管控与培训制度,如万一欺诈业务发生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商业银行还应协助客户防范欺诈风险,应协助客户慎重选择交易伙伴,妥善签订贸易合同,及时跟踪合同及信用证执行进程,并协助客户进行专业培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德勇
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和信用卡风险控制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银行卡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基于经济人假说,传统的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受理前的审核阶段。这种做法显然会阻碍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善意推定原则,认为对风险的控制应主要体现在对持卡人的行为分析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信用累进制度对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良性循环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善意推定原则更具有合理性,更有利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和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
善意推定 信用卡 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童焕兰 余斯明
人们通过银行卡服务,在享受到方便,快捷和为避免携带现金的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本文通过揭示常见的几种利用银行卡行骗的类型和风险提示,以期避免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银行卡 风险提示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郑晶晶
2016年初以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天津银行等机构先后爆发了39.15亿元、9.69亿元和7.86亿元的票据大案,加上龙江银行被冒名办理贴现6亿元,短短一个季度连续爆出4起亿元以上、涉案总金额逾60亿元的票据诈骗重大案件,2016年8月,又爆出广发银行9.3亿元票据被掉包流入股市,以及涉及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旅银行的电子票据首案,创我国票据市场开设以来频率和金额之最2。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郑晶晶
2016年初以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天津银行等机构先后爆发了39.15亿元、9.69亿元和7.86亿元的票据大案,加上龙江银行被冒名办理贴现6亿元,短短一个季度连续爆出4起亿元以上、涉案总金额逾60亿元的票据诈骗重大案件,2016年8月,又爆出广发银行9.3亿元票据被掉包流入股市,以及涉及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旅银行的电子票据首案,创我国票据市场开设以来频率和金额之最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