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0)
- 2023(6896)
- 2022(5806)
- 2021(5217)
- 2020(4235)
- 2019(9369)
- 2018(9347)
- 2017(17913)
- 2016(9575)
- 2015(11047)
- 2014(11185)
- 2013(11298)
- 2012(10874)
- 2011(10050)
- 2010(10599)
- 2009(9960)
- 2008(9551)
- 2007(8615)
- 2006(8217)
- 2005(7798)
- 学科
- 济(67365)
- 经济(67305)
- 管理(28964)
- 业(25396)
- 方法(21009)
- 企(18899)
- 企业(18899)
- 数学(18568)
- 数学方法(18400)
- 地方(17189)
- 中国(14296)
- 农(13699)
- 地方经济(12401)
- 业经(12058)
- 学(10640)
- 财(10520)
- 制(9667)
- 农业(9663)
- 环境(8164)
- 融(8115)
- 金融(8115)
- 贸(8092)
- 贸易(8084)
- 银(7805)
- 理论(7801)
- 银行(7798)
- 易(7657)
- 行(7522)
- 体(7516)
- 经济学(7458)
- 机构
- 学院(150318)
- 大学(148673)
- 济(75804)
- 经济(74375)
- 研究(55017)
- 管理(53884)
- 理学(45071)
- 理学院(44562)
- 管理学(43853)
- 中国(43718)
- 管理学院(43598)
- 财(33486)
- 京(30763)
- 科学(29525)
- 所(28203)
- 财经(25982)
- 研究所(24804)
- 经济学(24629)
- 中心(24375)
- 江(24160)
- 经(23305)
- 经济学院(21721)
- 农(21250)
- 北京(20333)
- 范(19869)
- 师范(19741)
- 州(19474)
- 院(18958)
- 财经大学(18857)
- 业大(17736)
- 基金
- 项目(87324)
- 科学(68707)
- 研究(66826)
- 基金(62681)
- 家(53243)
- 国家(52744)
- 科学基金(45098)
- 社会(44773)
- 社会科(42383)
- 社会科学(42376)
- 省(33743)
- 基金项目(31848)
- 教育(31124)
- 划(27114)
- 编号(26705)
- 资助(26518)
- 自然(26072)
- 自然科(25459)
- 自然科学(25455)
- 自然科学基金(24983)
- 成果(22041)
- 发(20073)
- 部(19729)
- 重点(19678)
- 课题(19459)
- 国家社会(18819)
- 教育部(17567)
- 创(17502)
- 发展(17191)
- 人文(17143)
共检索到250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苏联解体了。现在,社会动乱,人民遭受巨大磨难。不过,斗争仍在继续,事情远禾终结。苏联虽已不复存在,但它70余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对世界革命人民来说,仍然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加以研究,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东西。本着这种认识,拟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就若干专题剖析原苏联的经济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一点鉴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小奇
原苏联政局变化的根源何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显然,原苏联政局的变化是由一系列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无疑是基础。本文拟对这一变化的经济根源试作分析。 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原苏联的变化从反面证明了列宁的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英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取向,是实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目前在这组国家中,有的已经着手依法构造市场机制和推行私有化;有的正在设计市场经济模式和私有化方案;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还来不及把它列入议事日程。总之,它们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 虽则是初始阶段,诸多迹象业已显示并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中原
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竞争政策对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作用日益重要。研究借鉴原苏联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中制定和运用竞争政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制定和完善竞争政策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一、竞争政策对经济转轨的重要意义。 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通常面临四大任务:一是改革国有企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财政补贴,取消价格管制,形成竞争性市场;二是稳定宏观经济,采取适宜的宏观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具有69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共和国掀起的独立浪潮中,1991年宣告解体,作为地理政治实体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说政治原因是主导,经济原因则是基础。除了经济没有搞好这一根本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在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上没有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水源
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已持续了数年。然而,自1992年以后,各国经济转轨的迹效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拟对这种差异及其主要形成原因提出一些看法。 各国在体制转轨中已呈现出不同绩效 传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两个潜在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破坏源:一是国家对价格的控制人为地掩盖了经济短缺的存在,因此,在实行经济转轨特别是放开价格后,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出现物价上涨的现象;二是僵化的企业制度使资产不能流动,许多在经济上已无存在价值的企业仍在旧体制的机体上栖生,它们在经济转轨中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会逐步被清理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霞 向峰
~~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英
1990年9月30日,韩国外务部长官崔浩中与原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联合公报,宣布韩国同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月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世界各大报刊纷纷评述韩国同苏联建交一事,尽管看法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这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其实,如果回顾一下韩国同原苏联关系的演变过程,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双方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对外政策的变化情况,这件看似意外的事情,倒是在情理之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伏洛比也夫 О.基巴尔契奇 М.斯切潘諾夫 章良猷
苏联地理学会莫斯科分会经济地理学部于1955年10-11月组织了关于苏联生产力配置和经济区划的当前问题的讨论会。В.Ф.瓦秀金作了关于苏联生产力配置的重要问题的分析的报告。报告人指出,在最近几年中除了发展东部地区外,国家生产力配置的最巨大的任务之一,便是必须大力加强苏联欧洲部分地区的煤炭、泥煤和天然气的开采及水电站的建设,因为这个地区的燃料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О.А.基巴尔奇契 М.Н.斯捷潘諾夫 章良(?)
一地理学界对于经济区划问题之所以经常感到兴趣,这从经济区划在地理科学上、在苏联生产力的计划和研究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当可以得到解释。经验表明:如果不去分析各经济区经济的地域结构,如果没有考虑各经济区的经济联系,那么,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任何一个稍为重要一点的问题便不可能得到解决。在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前的讨论中,在该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的发言中,特别是在代表大会以后出版的刊物上,对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了不少批评性的意见。这种批评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的一定的要求。如果把代表大会上和期刊上所发表的意见归纳起来,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本文首先概括的阐述了苏联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以及它的失败。接着从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与集约化,科技、教育与集约化,传统经济体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治形势与经济集约化等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它们的基本关系和矛盾,揭示了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根本症结。最后,着重论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战前,苏联经济成就显著。战后以来,苏联的发展模式老化,改革长期推不动,致使矛盾越积越深,增长率递减,效率日下,与西方的经济竞赛由昔日的局部优势演变为全面劣势,90年代初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成为社会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本来是一个纯经济现象的高利贷问题,在文化与政治因素介入后,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和政治对高利贷的“表达”,深刻地影响了高利贷发展的“实践”。明清以来的经验显示,高利贷本是一种生存借贷,置农村生存经济状态于不顾的单方面打击高利贷活动,不仅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反而加剧了高利贷的风险溢价,降低了小农的信贷可得性,恶化了小农的信贷状况。实际上,小农在借贷活动中,关心的主要是信贷可得性和利息额问题,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利息率问题。对高利贷问题的不适当“表达”,不利于农村融资问题的解决。让农民走出生存经济状况,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在仍处于发展中的小农经济状态时,不应将小农的生产借贷也推...
关键词:
生存经济 高利贷 小农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达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起来。可以说,善经商的温州人碰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新时代,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温州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方式就是市场经济方式。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童大林教授曾用五朵金花来比喻温州的社会主义新现象:一是市场贸易兴旺发达,二是家庭工业遍地开花,三是股份合作企业蓬勃发展;四是私营企业起步较早;五是几十万人的供销大军跑遍全国。温州用这五种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了温州的市场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南泉
1993年3月15—18日。由厦门大学、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东欧中亚学会联合举办的“前苏联与东欧各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专家、学者,本着求实、探索的精神,围绕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目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问题“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这是前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共识。目前,这些国家都确立了以向市场经济过渡为总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