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6)
- 2023(6215)
- 2022(5197)
- 2021(4738)
- 2020(4044)
- 2019(9045)
- 2018(9004)
- 2017(16608)
- 2016(9314)
- 2015(10418)
- 2014(10450)
- 2013(10151)
- 2012(9305)
- 2011(8189)
- 2010(8651)
- 2009(8357)
- 2008(8086)
- 2007(7272)
- 2006(6474)
- 2005(6272)
- 学科
- 管理(33784)
- 济(30582)
- 经济(30507)
- 业(28667)
- 企(24577)
- 企业(24577)
- 财(14178)
- 制(13967)
- 审计(12225)
- 方法(11935)
- 中国(10329)
- 数学(9225)
- 农(9135)
- 数学方法(9093)
- 体(8660)
- 业经(8329)
- 务(8214)
- 财务(8190)
- 财务管理(8119)
- 企业财务(7755)
- 体制(7557)
- 银(7484)
- 银行(7470)
- 行(7108)
- 度(6911)
- 制度(6880)
- 融(6529)
- 金融(6525)
- 学(6363)
- 划(6113)
- 机构
- 大学(126155)
- 学院(124671)
- 济(51075)
- 经济(49864)
- 管理(48220)
- 理学(40958)
- 研究(40817)
- 理学院(40480)
- 管理学(39925)
- 管理学院(39667)
- 中国(34351)
- 财(30776)
- 京(27568)
- 财经(22711)
- 科学(22111)
- 江(21012)
- 经(20520)
- 所(20138)
- 中心(19959)
- 农(17389)
- 研究所(17161)
- 财经大学(16823)
- 北京(16734)
- 州(16232)
- 经济学(15711)
- 业大(15667)
- 省(15210)
- 院(15035)
- 范(15015)
- 师范(14861)
- 基金
- 项目(80343)
- 科学(64274)
- 研究(60726)
- 基金(59657)
- 家(51286)
- 国家(50840)
- 科学基金(44403)
- 社会(40224)
- 社会科(38122)
- 社会科学(38110)
- 基金项目(31487)
- 省(30757)
- 教育(28324)
- 自然(27765)
- 自然科(27050)
- 自然科学(27044)
- 自然科学基金(26581)
- 划(25445)
- 编号(24421)
- 资助(23719)
- 制(21648)
- 成果(21406)
- 部(18743)
- 重点(18149)
- 课题(17310)
- 国家社会(16934)
- 创(16694)
- 教育部(16672)
- 性(16577)
- 人文(16215)
共检索到209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金银凤
本文基于2001~2017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审计报告显示,我国从实施转移支付制度以来,取得的成效主要有: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促进了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改善了转移支付结构、稳步推进了财税体制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项目设置、预算管理和具体执行中不太合理、不尽规范;预决算编制不完整,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不规范,预期目标较难实现;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安排比例偏低;基层政府自主调控财力较少,事权与财力不完全匹配;专项转移支付分配管理权责不清,项目清理整合力度不足等。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改革和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规范项目设置和预算编制及资金管理;细化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预算,增强资金分配的透明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和增强预算透明度;建立健全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加大项目清理整合力度,提高支出绩效水平;深化财税领域改革,切实提高财政配置效率。
关键词:
审计工作报告 转移支付制度 成效 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志军
针对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现状 ,本文试图从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审计的应对思路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供审计同行们商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孟文军
要写好“审计工作报告” ,必须跳出“就报告写报告”的思维 ,从有计划获取、有目的分析、有侧重传递、有针对性反馈审计信息的过程来构思 ;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在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上的两次“飞跃” ,打准“关键点”和“落脚点” ;必须针对特殊的对象和要求 ,在总体结构的科学性、具体内容的层次性、文字表达的严谨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审计工作报告 基本 认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桂花 安存红
从1998年至现在前后两任审计长领导的国家审计是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发展最为辉煌的阶段。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掀起了"审计风暴",建立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出了审计"看门狗"理念,正式展开了绩效审计、民生审计、金融审计、反腐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引发了国民对国家审计的关注。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航 刘国常
国家审计报告制度在政府责任运行机制中发挥着重要功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现状,剖析国家审计报告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构筑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实施框架。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报告制度 现状透视 完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海涛 路振家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均衡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保障了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但总体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仍然存在着过渡性和非规范性特征,突出体现在转移支付的运行效果、结构组成、分配方式、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宝厚
关于决算报告与审计工作报告关系的探讨孙宝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长和审计长于1996年7月3日首次同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了关于中央决算、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两个报告之间怎样衔接,彼...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继旺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这项要求,既是对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社会的一个"免疫系统"的充分肯定,为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审计工作的思路、方式、着力点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肖振东 吕博
审计机关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1995年以来18个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审计工作报告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以中央预算执行为主线,深入分析问题原因,推动财政管理制度和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如此,审计工作报告还反映了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始终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工作报告也体现出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路径,以及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需要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审计工作报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龙平
每年审计署审计长都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说明审计署认真履行职责所发现和处理的问题,让我们在感受政府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8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和调查10.4万多个单位,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69亿多元,促使被审计单位健全规章制度3690项,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837件。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制定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珏 王稳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制度 ,对转移支付的审计标准、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的处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各国转移支付审计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蔡琛
如果说早些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是百姓期待的一场"审计风暴",那么今天的中国国家审计,已然完成了这一制度建设早期"飘风骤雨"中的奠基式洗礼,进入了和谐社会视野中构建审计"免疫系统"的成熟时期。这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审计走向成熟所不得不经历的成长过程。预算执行审计对诸多财政问题的系统性制度检疫,也大致勾勒出一条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渐推渐进地实现预算运行机制重塑的制度演化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宾 杨彩宁
对19782017年的40份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央政府住房调控的注意力强度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相对稳定—迅速上升—波动下降"的阶段性特征。长期而言,注意力指向经历了"住房制度改革—主调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并重"的变化历程;相关情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注意力指向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动,产生"房地产政策选择倒转"现象。长期性、战略性的房地产政策缺失使得这一现象连续发生,抑制了住房调控目标的实现。研究认为,中央政府住房调控的注意力强度应保持相对稳定,平衡使用短期调控手段和长期战略规划,以
关键词:
住房制度 住房调控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郎立研
我国当前进行的分税制改革,是在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的前提下,以划分税种为基础,建立中央、地方各自税收体系的一种新的中央、地方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分“税”、分“收入”,而主要是在理顺中央、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中央、地方财权划分的规范化。任何一种分税制都不是绝对的中央、地方分收入,而是要考虑到地方的具体情况以及各自特点,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相配套,以达到增强国家财政政策灵活性,强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的目的。这一点在西方分税制国家中广为实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