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5)
- 2023(9476)
- 2022(7954)
- 2021(7851)
- 2020(6415)
- 2019(14878)
- 2018(14415)
- 2017(27667)
- 2016(14285)
- 2015(16316)
- 2014(15894)
- 2013(15311)
- 2012(13812)
- 2011(12534)
- 2010(12445)
- 2009(11546)
- 2008(11112)
- 2007(9299)
- 2006(8022)
- 2005(7233)
- 学科
- 济(62112)
- 经济(62048)
- 管理(41769)
- 业(36396)
- 方法(30493)
- 企(30428)
- 企业(30428)
- 数学(27614)
- 数学方法(27107)
- 中国(19381)
- 财(15480)
- 农(15097)
- 贸(13731)
- 贸易(13721)
- 易(13489)
- 业经(12401)
- 制(11699)
- 学(9685)
- 银(9339)
- 银行(9338)
- 农业(9279)
- 理论(9258)
- 行(9046)
- 融(9037)
- 金融(9036)
- 环境(8986)
- 体(8754)
- 技术(8710)
- 划(8634)
- 出(8494)
- 机构
- 大学(202128)
- 学院(199546)
- 济(92252)
- 经济(90841)
- 管理(80197)
- 理学(70209)
- 理学院(69515)
- 研究(69006)
- 管理学(68378)
- 管理学院(67998)
- 中国(54221)
- 京(42264)
- 财(41917)
- 科学(37162)
- 财经(33830)
- 所(32233)
- 经(31347)
- 中心(30851)
- 经济学(30344)
- 研究所(29310)
- 经济学院(27350)
- 北京(27204)
- 财经大学(25751)
- 江(25362)
- 院(25100)
- 范(24967)
- 师范(24808)
- 农(24425)
- 业大(23976)
- 商学(21789)
- 基金
- 项目(136728)
- 科学(110784)
- 基金(104234)
- 研究(102604)
- 家(90286)
- 国家(89662)
- 科学基金(78032)
- 社会(69752)
- 社会科(66397)
- 社会科学(66383)
- 基金项目(53429)
- 省(48213)
- 自然(47994)
- 教育(47571)
- 自然科(47016)
- 自然科学(47009)
- 自然科学基金(46205)
- 资助(43003)
- 划(42239)
- 编号(39515)
- 部(32717)
- 成果(32265)
- 国家社会(30897)
- 重点(30823)
- 教育部(29166)
- 创(28998)
- 发(28661)
- 中国(27853)
- 人文(27633)
- 创新(27200)
共检索到288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红军
文章探讨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分析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讨论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取向与基本特征,进而展望了中国创造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四大挑战,最后归纳了中国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举措等。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服务型政府 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燕继荣
文章总结了中国学界对于中国政府治理及其变化的不同评价,分析了全能主义政府治理的遗产及其特点,依据公共治理的精神,论证了中国政府创新的努力方向在于: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本着"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原则,重塑社会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向达 祖俊涛 梁超
基于行政授权的理论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中国政府“集权-分权悖论”治理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在此框架下,作为政府分权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行政授权程度及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组织内部委托方关于代理方“治理效率-治理风险”的动态权衡,进而决定了授权边界范围和具体内容中诸种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分配组合形态,由此塑造出相应的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凯
中国政府治理将政府改造成为理性的、积极而又有限干预经济的强政府,通过降低总交易费用、优化要素配置和提高激励等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现阶段政府治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对完善政府治理,改善政府失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国家审计 转型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凯
论述转型期中国政府治理表现为公共权力配置的多元化和权力运行的双向性;由于中国的制度变迁路径与西方不同,中国政府治理理论具有特殊性,政府治理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总效用最大化;国家审计有助于解决社会总效用、政府效用和政府工作人员三种效用不一致以及中国转型期出现某些阶段性政府治理问题,从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政府治理绩效。
关键词:
转型期 政府治理 国家审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堂哲 施青军
政府治理范式是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立和运转所依据的理念基础,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导向、焦点、范围、内容、方法和支撑系统,同时政府绩效评估支撑政府治理的运转,两者是共变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剖析了西方国家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影响,勾勒了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依次演进的四种导向:产出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公民导向。与西方国家政府治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线性演变不同,中国的政府治理具有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复合交叠特征,这决定了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路径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绩效评估 范式演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历代政府在多民族教育政策方面都进行了承前启后的有益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模式,即:"德化怀柔、协和万邦"是政策的基本理念,是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点;"一核多元,中和位育"是总的实践原则,具体实践原则有:核心辐射,边缘内附,双向建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势利导;多元互动,相互学习,相得益彰。这一模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对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积淀为中国风格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传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平 戚振东
审计特征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审计时代特征和行为内涵。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责的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除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批判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最能反映国家治理和国家职能的六项明显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丽
2019年4月,审计署发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指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与常规审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意义,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一方面,经济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向阳
一、政府农业公共投入创新机制和投入模式的基本原则农业公共投入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机制创新,形成农业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农"的现状。近年来,各级财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积极创新农业投入引导机制,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等多种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梁蕙玮 王志庚
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开通半年来,其基本建设情况、功能实现及服务状况等都有较好、较快的发展。然而,发展的同时在机制、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开展联盟化发展、多方位合作、多类型整合和多方式服务,可以促进平台的建设进程,加强政府信息的整合服务工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明 郑晨光
通过对区块链整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政府治理与审计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背景的信用模式,并且通过在政府治理、会计和审计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研究,将会对政府办公自动化、居民身份认证、政府信息公开、信用体系建立、政府信息安全、市场监督、标准化+服务、审计信息化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对未来区块链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治理对策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 政府治理 政府审计 审计信息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树全
经济发展方式受到政府管理水平的影响,美国、韩国、新加坡和日本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转型,恰当的政府管理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中功不可没。这些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都有精简政府规模、高效廉洁、服务型行政等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是现代服务业和经济结构成功转换的关键。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对经济社会资源的过多控制,精简政府规模,打击腐败以节约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等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治理模式 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文章从政府治理和社会资本的视角探索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对FDI进入模式的影响途径。通过构建199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模型下不同维度的政府治理与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和社会资本存量积累显著促进了跨国公司的独资化倾向。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对政府治理与FDI独资化经营分别具有正向与负向调节作用,从而证实了文章提出的三条研究假设。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导致该地区独资化倾向的关键因素。相比外商合资经营,地区软环境对独资型FDI具有相对较强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