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4)
2023(17134)
2022(14532)
2021(13659)
2020(11316)
2019(25395)
2018(25028)
2017(48103)
2016(25604)
2015(28274)
2014(27229)
2013(26321)
2012(23506)
2011(20981)
2010(21023)
2009(19323)
2008(18582)
2007(16480)
2006(14617)
2005(12516)
作者
(67724)
(56827)
(56681)
(53670)
(35814)
(27287)
(25439)
(22006)
(21641)
(20135)
(19131)
(19098)
(17729)
(17697)
(17432)
(17334)
(16771)
(16656)
(16315)
(16148)
(13860)
(13835)
(13723)
(13170)
(12920)
(12681)
(12608)
(12354)
(11352)
(11302)
学科
(98584)
经济(98479)
(80623)
管理(72174)
(57885)
企业(57885)
(51138)
方法(39256)
数学(34389)
农业(34243)
数学方法(33832)
中国(28039)
业经(26664)
(26097)
地方(22257)
(20615)
技术(19862)
(19109)
贸易(19098)
(18627)
(17694)
(17175)
(16079)
银行(16062)
(15367)
(15329)
(15226)
财务(15167)
财务管理(15137)
环境(15036)
机构
学院(343643)
大学(333988)
(142814)
经济(139878)
管理(136222)
理学(117670)
理学院(116490)
管理学(114491)
管理学院(113819)
研究(112305)
中国(87294)
(67309)
科学(66781)
(66454)
(65474)
中心(54690)
(53992)
(52372)
业大(52325)
财经(51122)
农业(50639)
研究所(48822)
(46579)
(45205)
师范(44820)
经济学(42080)
(41486)
(41129)
北京(40983)
经济学院(37969)
基金
项目(235119)
科学(187734)
研究(177336)
基金(170823)
(147643)
国家(146326)
科学基金(127507)
社会(113926)
社会科(107711)
社会科学(107682)
(94666)
基金项目(90342)
教育(80985)
自然(80621)
自然科(78782)
自然科学(78766)
(77477)
自然科学基金(77309)
编号(73588)
资助(67450)
成果(58278)
重点(52796)
(52559)
(51490)
(51271)
课题(50182)
创新(47980)
国家社会(47299)
(45126)
科研(44749)
期刊
(161591)
经济(161591)
研究(97973)
中国(68362)
(67643)
(49474)
管理(49060)
科学(47133)
学报(47077)
农业(45736)
大学(37744)
教育(36967)
学学(35954)
(35412)
金融(35412)
业经(32672)
技术(31746)
经济研究(24236)
财经(23822)
(22991)
问题(22055)
(20411)
(17192)
技术经济(16893)
科技(16767)
世界(16195)
农村(15952)
(15952)
现代(15904)
资源(15403)
共检索到509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在减轻农民医疗支出负担、降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力度和逐年增加基金支出比例,但参保农民的受益程度和获得感却逐年递减,呈现出"投入—收益负相关"现象。基于桂南B镇调研发现:新农合在征缴过程中出现府际间纵向博弈、部门间横向博弈与政府与民众间混合博弈的特征,征缴难度逐年加大。在精准扶贫的考核压力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呈现出由博弈走向共谋的趋势:基层政府以默许异地参保与就近医疗提升缴费率,基层干部以通过联镇包村与服务下沉将政策宣传到位,职能部门以财政兜底与帮扶资助的方式缓解贫困户压力,进而化解因政策执行内卷化、选择性回应和政府动员失灵而造成的征缴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扶贫是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扶贫过程中要精准地找出扶贫对象和主题,明确当地的旅游优势所在并找到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对其精准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当地的资源特色,从而改善当地环境,以此扩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机制以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盼望  亓玉慧  路书红  
当代中国,农村"城镇化"与群众"市民化"进程加速。现代性扩张带来的冲击不同往常,异质的生活方式开始在农村蔓延,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物质支撑与智力支持并举的巨大转型。国家权力、社会力量与村民都不同程度地介入化育工作,通过教育宣传、引进乡贤和构建新型共同体等有效促进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但是,人文环境恶化、内发变迁缓慢、关联变迁遇阻等农村社会生态问题和化育实践困境依旧普遍。这种总体上的困顿也期待国家层面的高端引领、先进策略的科学设计和基于现实的多维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超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沐霖  温晨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研究目标: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和回归分解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发生率呈现差异化的变化趋势。家庭储蓄、支农政策、社会保障、通信设施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脱贫有全面性影响;人力资本、耕地和林地、农业经营劳动投入、非农经营劳动投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脱贫有结构性影响。诸因素对农户脱贫贡献率达76.25%。研究创新:从回报率和贡献率视角,分析农户脱贫的决定因素、路径及贡献。研究价值: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反贫困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也为农户脱贫决定因素提供量化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暴向平  
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成为较多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增加乡村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机会、大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但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也遭遇了精准定位难、市场前景预测难、资金借贷难、从业人员培养难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寻找出路,应精准识别各要素、精准开拓市场、精准制定资金帮扶措施、精准培训从业人员,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绍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出造成了"人口空心化",农村院落、房屋空置率上升造成"村镇空心化",扶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分析研究"农村空心化"的内涵及特征,揭示"农村空心化"现状,指出当前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自然环境恶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贫困户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单一等,其主要原因是政策贯彻落实、后续服务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拓展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贫困村易地搬迁和贫困户房屋改造等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应结合党和政府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和制度举措,从实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发挥电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鼓励高校和企业培养和吸收农村人口等几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进忠  
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数量大问题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对象。残疾人脱贫是整个社会"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优化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便成为了实现残疾人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立足精准帮扶的背景,引入可行能力理论,围绕能力框架考察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与满足状况。研究发现: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在福利分配基础、福利给付形式、福利组织输送和福利目标导向都存在一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前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供给质量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解决困境的出路就是对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以精准帮扶和可行能力为引导,结合实证数据剖析,对残疾人社会福利改革的可能角度是:个性化走向、优势化导向、整体性治理和生态性思维。从针对性服务提供、能力建设、体系整合、家庭视角的引入,进行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与服务体系的改革与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