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1)
2023(7582)
2022(6681)
2021(6054)
2020(5288)
2019(12475)
2018(12361)
2017(23794)
2016(13225)
2015(15324)
2014(15877)
2013(15671)
2012(14884)
2011(13526)
2010(13936)
2009(13006)
2008(13461)
2007(12518)
2006(10645)
2005(9735)
作者
(40093)
(33300)
(33255)
(32106)
(21256)
(16075)
(15521)
(13125)
(12464)
(12220)
(11310)
(11256)
(10688)
(10571)
(10507)
(10502)
(10444)
(9796)
(9789)
(9632)
(8335)
(8321)
(8112)
(7683)
(7661)
(7596)
(7569)
(7440)
(6786)
(6765)
学科
(57113)
经济(57058)
管理(38818)
(36445)
(29945)
企业(29945)
方法(27172)
数学(23575)
数学方法(23347)
(15855)
(15380)
中国(14122)
(13033)
业经(11212)
(10925)
(10887)
贸易(10884)
地方(10752)
(10552)
(10302)
财务(10281)
财务管理(10246)
理论(10238)
农业(10038)
企业财务(9647)
(9255)
(8852)
银行(8829)
(8304)
(8234)
机构
大学(198835)
学院(198762)
(79665)
经济(77748)
管理(73451)
研究(64911)
理学(62498)
理学院(61776)
管理学(60669)
管理学院(60283)
中国(49386)
(42414)
科学(40384)
(37872)
(34210)
(33847)
(31808)
中心(30621)
研究所(30401)
财经(29958)
业大(29661)
(27137)
农业(26993)
(26924)
师范(26884)
北京(26880)
(25312)
经济学(24969)
(22913)
经济学院(22751)
基金
项目(124020)
科学(95868)
研究(92098)
基金(87700)
(75794)
国家(75106)
科学基金(63272)
社会(56265)
社会科(53013)
社会科学(52995)
(49208)
基金项目(46262)
教育(43861)
(41467)
自然(40437)
自然科(39419)
自然科学(39406)
编号(39345)
自然科学基金(38715)
资助(36704)
成果(33016)
重点(28155)
(27792)
课题(27357)
(26708)
(25197)
大学(23786)
(23779)
科研(23773)
教育部(23681)
期刊
(90292)
经济(90292)
研究(58929)
中国(38859)
(32503)
学报(31200)
(30143)
科学(27473)
管理(25067)
教育(24884)
大学(23117)
学学(21449)
农业(19691)
技术(18364)
(17453)
金融(17453)
财经(15196)
业经(15000)
经济研究(14565)
(13002)
问题(12428)
(11130)
图书(11103)
技术经济(10502)
(10306)
商业(10003)
(9898)
财会(9839)
理论(9776)
统计(9600)
共检索到297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婕  姚文萃  谢波  单卓然  
我国公众参与理论借鉴于西方,在规划编制特别是旧城更新过程中日渐重要。但在实践中,依然表现为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被动参与、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激烈参与、总体参与渠道少等问题,致使旧城难以顺利更新,社会矛盾多发。通过对中西方旧城更新公众参与实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其成长机制不同,两者指导价值观和形成原因存在差异:西方公众参与"以自存促共存",体现为博弈;我国"以共存保自存",体现为注重公共利益。从价值观层面重新审视对西方公众参与理论的借鉴,确立"自存与共存平衡"的价值观,并基于这一价值观对我国旧城更新公众参与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婕  姚文萃  谢波  单卓然  
我国公众参与理论借鉴于西方,在规划编制特别是旧城更新过程中日渐重要。但在实践中,依然表现为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被动参与、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激烈参与、总体参与渠道少等问题,致使旧城难以顺利更新,社会矛盾多发。通过对中西方旧城更新公众参与实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其成长机制不同,两者指导价值观和形成原因存在差异:西方公众参与"以自存促共存",体现为博弈;我国"以共存保自存",体现为注重公共利益。从价值观层面重新审视对西方公众参与理论的借鉴,确立"自存与共存平衡"的价值观,并基于这一价值观对我国旧城更新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小敏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旧城更新日益成为城市规划所要注目的焦点。立足于社区本位的公众参与,将有利于弥补大规模拆迁与房地产商开发或会造成的缺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红田  严建伟  邵楠  
目前我国旧城改造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既可保证空间结构的更新优化,又能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引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这一城市触媒,结合多个案例,深入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带来的新元素及引发的触媒效应,提出选择适当的触媒元素、优化触媒系统及动态的触媒调整等旧城更新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岩  方可  
美国1950—1960年的"城市更新"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旧城改造"有相似可比之处。这两种形式的城市再发展都是以改善旧城居住条件的名义,运用政府职权和公共补贴去帮助大规模的私人或准私人投资项目。尽管两者很类似,但是美国的城市更新是由地方政府和商业开发投资者共同合作去振兴衰败的城市中心地带,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旧城改造是由新兴的地方精英所推动的,他们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在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追逐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田健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粗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商和城市、社区各方利益不协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引入更新触媒将是解决问题、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衡水市旧城区更新项目就是城市触媒理论引导下的多方共赢模式及其应用流程付诸于实践的典型案例,从更新触媒选择到触媒空间系统设计,再到运用相关策略保证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为化解旧城更新中各方利益冲突、实现多方共赢和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万艳华  卢彧  徐莎莎  
随着时代的进步,旧城更新已发展成为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全面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政策。为了提高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应明确技术背后的相关价值,协调技术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技术与价值相结合的旧城综合更新规划策略。为此,引入"向度"概念,作为探索并建立旧城更新规划与决策的科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首先从利益主体向度和情景向度上梳理更新实践中各相关因素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然后提出旧城更新目标选择的原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辉  王素贞  黄梦娇  
从参与人员、参与制度、参与信息、参与实务、项目自身情况五个方面探究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影响因素。以问卷调查得到的116份有效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旧城住区改造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制度对于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正向驱动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建波  张京祥  
通过对中西方近现代 (二战 )以来城市更新发展演化的回顾与梳理 ,对中西方城市更新作了比较研究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提出了新时期城市更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露晞  
《改革》2009年第7期发表了万建忠《旧城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政府公信力:青岛市市南区例证》(以下简称《旧城改造》)一文,以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等优秀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为实例,深入解读了在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中政府如何定位等问题。此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学界关注。编辑部选发4篇争鸣来稿,并刊出作者回应文章。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简建平  
中西方"义利观"的起点基本相同:即都是"重义轻利"、"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在演进过程中,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使"整体主义"转变为"个体主义"、使"重义轻利"转变为"重利"和斯密的"义利统一"。在中国,由于一直没有发生过像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整体主义"一直延续至今,官本论一直压抑着人性论,"重义轻利"一直是主流意识,直到新时期邓小平的"义利观"才打破了这种约束,出现了"义利皆重"的统一观点,使义利关系在动态上达到了统一;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也向"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转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亮平  赵茜  
促进社区发展成为近年来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的重要目标。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支持,赋予社区权力并鼓励社区参与旧城更新,减少由单纯物质更新引发的居住分异、社区衰败问题。以美国"社会建筑"和日本"造街活动"为例,评介发达国家旧城更新由物质层面转向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要素及实施策略,通过研究指出我国应从调整规划角色、完善政策制度和构建多元组织机构等方面实现旧城更新规划走向社区发展的新路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传葆  
旧城改造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旧城改造的资金投入具有投资量大、回收期长、一部分投资难以直接收回的特点。目前,全国城镇共有危房5000多万平方米,五、六十年代以前建造的简易屋6亿平方米,大量城市基础设施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转严重,这些都亟需改造。但面临的是财政拨款不足、集资困难的局面。毋庸置疑,充分认识我国旧城改造资金短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旧城改造资金不足的对策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主体性教育思想历史走向评析黄崴主体性教育思想指的是把教育看作是以教育的主体性方式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过程的观点或主张。这既反映了现实主体性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应具备的主体性的需要,也反映了人们对主体性及其教育的认识水平。从历史来看,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湘闽  买炜  
在当前社会需求动态化和利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旧城更新规划的实施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格的要求。然而以往旧城更新规划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技术手段的支持,常常陷入规划决策科学性与管理效率丧失的困境。论文根据这一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GIS技术在旧城更新实施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并且展望了它在未来该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