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7)
- 2023(3912)
- 2022(3010)
- 2021(3128)
- 2020(2404)
- 2019(5818)
- 2018(6070)
- 2017(9042)
- 2016(6430)
- 2015(7525)
- 2014(7935)
- 2013(6477)
- 2012(5961)
- 2011(5607)
- 2010(5927)
- 2009(5173)
- 2008(5176)
- 2007(4946)
- 2006(4407)
- 2005(4039)
- 学科
- 教育(20447)
- 济(12715)
- 经济(12697)
- 管理(11262)
- 中国(11094)
- 理论(9809)
- 教学(7406)
- 业(6961)
- 学(6709)
- 企(6644)
- 企业(6644)
- 方法(5684)
- 思想(4824)
- 学校(4779)
- 研究(4767)
- 政治(4330)
- 发(4106)
- 思想政治(4053)
- 政治教育(4053)
- 治教(4053)
- 德育(4031)
- 数学(3927)
- 发展(3817)
- 数学方法(3791)
- 展(3694)
- 财(3679)
- 革(3670)
- 学法(3634)
- 教学法(3634)
- 改革(3456)
- 机构
- 大学(86218)
- 学院(76475)
- 教育(28977)
- 研究(28104)
- 范(23923)
- 师范(23856)
- 管理(20925)
- 济(20633)
- 京(19934)
- 经济(19780)
- 师范大学(19504)
- 理学(17841)
- 理学院(17513)
- 管理学(16837)
- 管理学院(16670)
- 科学(15495)
- 中国(13738)
- 北京(13651)
- 江(13330)
- 所(13089)
- 职业(12627)
- 技术(12194)
- 研究所(11889)
- 财(11809)
- 教育学(11163)
- 中心(10996)
- 州(10682)
- 院(10060)
- 财经(8897)
- 职业技术(8674)
- 基金
- 项目(44247)
- 研究(42849)
- 科学(36036)
- 教育(30502)
- 基金(27069)
- 社会(23267)
- 成果(22085)
- 社会科(21590)
- 社会科学(21584)
- 家(21346)
- 编号(21262)
- 国家(20963)
- 省(18917)
- 课题(18749)
- 划(17961)
- 科学基金(17627)
- 年(16812)
- 规划(13496)
- 项目编号(13255)
- 基金项目(13086)
- 研究成果(12426)
- 度(12111)
- 性(12044)
- 部(11916)
- 重点(11676)
- 教育部(11414)
- 一(11017)
- 高校(10823)
- 资助(10787)
- 阶(10755)
共检索到12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明 王燕妮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理论深化了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必然性和挫折教育对象复杂性的认识。基于非连续教育理论,高校应做好挫折教育的顶层设计,重塑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运用告诫、激发、批判和期望等教育措施,来提高挫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挫折教育 博尔诺夫 非连续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卢朝龙
中等职业教育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博尔诺夫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详尽论述了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所包含的危机、遭遇的概念和本质及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所提出的告诫、激发、唤醒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有重要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生命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但以往教育学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注重 的是发展的连续性,忽视了发展的非连续性。针对这一缺陷,本文论述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 原因以及它的教育形式,重点评述了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荣国
现代德国教育哲学的首要人物、被誉为“德国教育学的世界权威”的波尔诺夫是位富有独创性的教育思想家,也是德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热心推动者.他对教育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其中,“非连续性教育”就是教育史上由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来的教育新概念、新领域.这一教育理论,对于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现今中国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之.“非连续性教育”是波尔诺夫运用存在主义哲学考察和观照教育,针对传统的“连续性教育”的不足而开拓出的教育新领域.他首先分析和阐明了以往教育学的“立足点”、“可能性”和“自明的前提”.认为以往教育学都立足于两种教育观:工艺论模型和有机体论模型.工艺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晓蓉 田晓苗
人类独处、居住以及社会交往空间的改变,要求教育重新思考人类存在样态、生命质量以及“诗意栖居”的理想。博尔诺夫试图调和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对“人类图像”的描绘,在“人类空间”概念基础上论证人的空间存在性,揭示空间之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回到人类“原初”空间意象,人类空间突显人作为主体与世界交互的积极作为,肯定生命与空间融合过程的体验性,暗示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都具有教育性。空间建构过程,即人寻求自我定位、自我确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过程。人类空间观为重思教育本质,通过教育追求“栖居”意义,建构充盈灵动性和生命性的教育空间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博尔诺夫 人类空间 空间叙事 教育建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帆 彭彦琴
挫折教育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少必要的心理理论作指导 ,出现了很多的教育误区 ,使得青少年对现行的挫折教育多有抵触 ,挫折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 ,就必须从心理学微观层次去探讨挫折教育的教学目的 ,使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学特点为依据 ,最终使其成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关键词:
挫折教育 心理 认知 情绪 意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重建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切实解决道德教育低效问题,以便尽快走出道德困境,如何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落到实处并卓见成效,已成为人们关注道德问题的主要思考点。笔者认为,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博尔诺夫的“朴素道德”学说含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性认识,对于我们审视、思考、认识、规范当前的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平
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遭受一些挫折。而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却存在着教育方式形式化、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方法呆板化等种种问题,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高校应营造大学生挫折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竹棠
针对大学毕业生出现的就业挫折,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受挫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原则及具体措施,以期对大学生抗就业挫折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就业挫折 原因 表现 原则 措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莉 刘青芬
图书目录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文献信息活动,具有保障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那么,现代理论图书目录学的研究前景究竟如何呢?
关键词:
图书目录学 信息 知识 文献信息活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孙烨
戏仿理论是尤里·蒂尼亚诺夫学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早期学术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蒂尼亚诺夫一方面把戏仿看作狭义的文学体裁和独特的文学手法,建立起一套如"二重格局"、"戏仿"、"戏仿性"、"戏仿个性"等关于戏仿的理论话语;另一方面,他把戏仿看作一种广泛的文学现象,结合与戏仿相关的其他文学现象思考文本之间的呼应关系,观察文学史的演变规律。对于蒂尼亚诺夫而言,戏仿已非单纯的风格、手法、体裁之变体,它已然成为集诗学、美学、文学史概念于一体的元概念。
关键词:
尤里·蒂尼亚诺夫 戏仿理论 形成 特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占山 姚俊
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根据新的形势探讨研究德育的新课题。在今天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德育乃至我们的整个教育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对青少年开展抗挫折、耐磨难教育就是在目前形势下德育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要的新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正平 唐晓英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
关键词:
挫折教育 抗挫折素质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东菲 冯琳
挫折教育是21世纪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进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
挫折教育 心理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骞
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要义。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入挖掘挫折教育各要素的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以及建立健全挫折应对的长效机制等途径,科学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并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注意适度、适量及适时问题。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挫折教育 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