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5)
- 2023(8006)
- 2022(6753)
- 2021(6382)
- 2020(5526)
- 2019(11946)
- 2018(11892)
- 2017(23492)
- 2016(11874)
- 2015(13339)
- 2014(12589)
- 2013(12467)
- 2012(11598)
- 2011(10439)
- 2010(11054)
- 2009(10914)
- 2008(10017)
- 2007(9191)
- 2006(8432)
- 2005(7737)
- 学科
- 济(44986)
- 经济(44944)
- 业(42652)
- 管理(39205)
- 企(35363)
- 企业(35363)
- 融(26018)
- 金融(26015)
- 银(24635)
- 银行(24620)
- 行(23944)
- 中国(23905)
- 方法(17284)
- 技术(15914)
- 财(15239)
- 数学(15011)
- 数学方法(14916)
- 制(14832)
- 农(13750)
- 技术管理(11916)
- 业经(11890)
- 地方(11485)
- 中国金融(11223)
- 贸(9904)
- 贸易(9888)
- 易(9656)
- 农业(9592)
- 务(9299)
- 财务(9279)
- 财务管理(9261)
- 机构
- 学院(164348)
- 大学(163726)
- 济(74630)
- 经济(73135)
- 管理(65462)
- 理学(55211)
- 理学院(54658)
- 管理学(54091)
- 管理学院(53762)
- 研究(52244)
- 中国(49843)
- 财(38487)
- 京(37295)
- 财经(29687)
- 经(26848)
- 科学(26435)
- 中心(26357)
- 北京(24992)
- 江(24655)
- 所(24626)
- 经济学(23857)
- 财经大学(22215)
- 经济学院(21669)
- 研究所(21554)
- 融(21128)
- 金融(20702)
- 州(20615)
- 银(20566)
- 银行(19819)
- 农(19319)
- 基金
- 项目(99351)
- 科学(79770)
- 研究(78856)
- 基金(71842)
- 家(59714)
- 国家(59148)
- 科学基金(52297)
- 社会(52125)
- 社会科(49703)
- 社会科学(49692)
- 省(39103)
- 基金项目(38173)
- 教育(35277)
- 划(32290)
- 编号(32232)
- 自然(30125)
- 自然科(29475)
- 自然科学(29469)
- 自然科学基金(28984)
- 资助(28022)
- 创(27616)
- 成果(27032)
- 创新(24760)
- 发(22710)
- 课题(22331)
- 部(22095)
- 重点(21860)
- 国家社会(21473)
- 制(20889)
- 项目编号(20638)
共检索到26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奕群
从近期南京爱立信“移情别恋”事件 ,分析了金融创新相关的几个问题 ,从产品、制度、组织结构、监管等方面提出我国金融创新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竞争 金融创新 监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慧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实行"对应角色心理换位",即置身于对方的地位来考虑对方的感情和想法,以此来搞好心理沟通,达到互相理解、消除隔阂、增加团结的目的。运用"移情"做好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苏宏斌 俞圣杰
移情论美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西方美学流派,但这一流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仍是一个美学研究中的未解之谜。本文认为,移情论美学的理论源头是浪漫派诗学,这派理论把艺术作品视为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这就面临着如何把客观的物象与主观的情感联系起来的问题。德国浪漫派诗学主张艺术是对自然的象征,而自然又是精神的产物,这就为物象与情感的联系找到了依据。这一主张为弗里德里希·费肖尔解决19世纪中期德国美学界面临的"形式派"和"理念派"之争提供了契机,他认为艺术就是借助于形式以象征的方式表达理念,而象征则是通过精神向物质的"生气转移"而产生的。他的儿子罗伯特·费肖尔进一步把这种"生气转移"解释成"自我投射",即主体通过想象将自我投射到对象之中,从而使对象成为对于自我及其情感的表达。由此出发,他创造了"Einfühlung"一词来解释自我投射所产生的"内在性情感",之后该词被解释为"移情作用",从而为移情论美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象征 生气转移 移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勇晖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快速升级,新消费、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产生、形成和扩大。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兴起,不仅带来了新的产业,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链。从现实情况看,移动金融与医疗的结合还有待破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内在规律、实现途径等。移动医疗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芝
情感是教学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而心理学中的移情原理为师生的情感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文章从高职教学中师生存在的情感问题出发,尝试以课堂语言、课堂组织形式和教材内容为载体来实现移情,致力于消除高职师生中的消极情感,以构建积极的情感。
关键词:
移情 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 高职教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野
移情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是有效地推断他人情绪、分享他人感情的能力,在品德形成中,移情对道德认识的深化,促进道德动机向道德行为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移情能力产生有特殊心理条件及形成的关键期,据此探讨移情能力训练方法,对儿童移情能力的培养,完善良好的品德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移情 品德 情感智力 训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雨明
本文通过对湖南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后发展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既有现行金融制度的障碍,也有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应从健全金融体系、构建担保机构、完善信贷制度、创新业务品种等方面着手,发展金融服务和配套建设,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
产业转移 金融服务 后发展地区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思贤 臧肖杉
近年来,我国移动金融发展迅速,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移动金融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持续创新为重要前提,然而任何创新都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甚至会产生巨大风险,移动金融也不例外。其创新活动在技术和软件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创新动力塑造、市场竞争秩序、合作机制构建及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移动金融业的脆弱性远高于传统金融业,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很可能引发较大危机,因此应重视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创新与完善移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及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多方合作机制建设,有效引导和规范监管移动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思贤 臧肖杉
近年来,我国移动金融发展迅速,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移动金融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持续创新为重要前提,然而任何创新都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甚至会产生巨大风险,移动金融也不例外。其创新活动在技术和软件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创新动力塑造、市场竞争秩序、合作机制构建及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移动金融业的脆弱性远高于传统金融业,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很可能引发较大危机,因此应重视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创新与完善移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及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多方合作机制建设,有效引导和规范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河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针对我国金融创新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推 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创新 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力行 王鑫 郭静
科技中小企业是中国创新型经济建设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其技术、市场和风险方面的突出特点,融资难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对在宁22家银行107种金融产品进行了调研,细致分析了这些金融产品不同特性对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适应性,并籍此对加强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破解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出了若干原则性建议。
关键词:
银行 科技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南京金融城一期项目地处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二期核心地段,位于嘉陵江东街以南、雨润大街以北、东至庐山路、西侧隔江东中路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望。项目由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5年底交付。一期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962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地面以上建超高层建筑10栋。金融城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的金融企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南京金融城一期项目地处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二期核心地段,位于嘉陵江东街以南、雨润大街以北、东至庐山路、西侧隔江东中路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望。项目由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5年底交付。一期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962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地面以上建超高层建筑10栋。金融城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的金融企业集聚区",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约82亿元人民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