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9)
2023(9081)
2022(7577)
2021(7052)
2020(5493)
2019(12889)
2018(12621)
2017(22190)
2016(12893)
2015(14295)
2014(14289)
2013(13628)
2012(13197)
2011(12381)
2010(12993)
2009(11637)
2008(11344)
2007(10302)
2006(9551)
2005(9163)
作者
(35005)
(28981)
(28703)
(27342)
(18611)
(13862)
(13220)
(11245)
(11116)
(10633)
(9752)
(9687)
(9443)
(9380)
(9074)
(9036)
(8562)
(8558)
(8505)
(8300)
(7654)
(7193)
(7025)
(6860)
(6749)
(6576)
(6473)
(6443)
(5913)
(5743)
学科
(52205)
经济(52156)
管理(25180)
(24317)
中国(23330)
教育(20201)
地方(18840)
(17357)
企业(17357)
(14840)
方法(12491)
业经(12386)
(11976)
(11779)
理论(11496)
(11469)
金融(11468)
(10821)
贸易(10808)
地方经济(10603)
(10391)
农业(10199)
(10159)
银行(10147)
(9994)
数学(9682)
发展(9531)
数学方法(9496)
(9404)
(8891)
机构
大学(174182)
学院(171652)
研究(71576)
(67085)
经济(65416)
管理(54857)
中国(49978)
理学(45076)
理学院(44336)
管理学(43411)
管理学院(43057)
(41196)
科学(40890)
(36682)
(35015)
师范(34792)
教育(32889)
研究所(32851)
(31586)
中心(30452)
(29103)
师范大学(28549)
北京(27992)
(26815)
(25789)
(23655)
财经(23290)
技术(22401)
业大(21176)
(21041)
基金
项目(102599)
研究(84815)
科学(81892)
基金(69110)
(59129)
国家(58405)
社会(51178)
科学基金(48605)
社会科(48261)
社会科学(48250)
教育(45379)
(41729)
编号(37128)
(37078)
基金项目(34830)
成果(33790)
课题(30302)
(29456)
资助(27665)
自然(27535)
自然科(26877)
自然科学(26872)
自然科学基金(26358)
(25230)
重点(25102)
发展(24388)
(23924)
(23743)
规划(22806)
(22325)
期刊
(87256)
经济(87256)
研究(68489)
教育(54830)
中国(52261)
(26407)
学报(23284)
管理(23205)
科学(22389)
(22140)
(19863)
金融(19863)
大学(19252)
技术(18496)
农业(18422)
学学(16006)
业经(14557)
经济研究(13782)
职业(13381)
国际(12001)
财经(11268)
(11099)
问题(10906)
(10664)
论坛(10664)
(10216)
(9886)
(9868)
世界(9507)
图书(9424)
共检索到30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阅  
高等教育资历相互承认对于促进学术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制定与实施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并凝聚和累积了很多共识。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资历承认从最初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以及消除人员流动障碍的单一功能,发展到目前与资历框架体系和质量保证机制的多重互动,从而形成国际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资历和资历制度方面的国家改革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建立统一的资格框架体系目前已成为各国热点。本次会议特别聚焦于:在改善机会和承认方面对持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者的影响;对承认、提供和评估的实际影响、认证和质量保障程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实施改革的挑战;探索协调的国际行动以提高资历制度改革的成效。会议由欧洲培训基金会(ETF)召集,来自波兰的Agnieszka Chlon-Dominczak女士,摩洛哥的Jamal Eddine EI Aloua先生与Mohamed Slaaai Sen-nou先生,孟加拉国的Md.Nurul Islamb博士以及欧洲培训基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金木  
从分配正义理论来看,正义是按照“得其应得”原则将社会权益和责任在其成员间进行合适的分配。如何分配教育资源是教育正义的基本维度,对于矫正资源不公平配置而导致的教育不义,有着极强的适切性。承认正义理论则认为,正义不仅仅涉及分配领域,还涉及社会承认领域,应该关注人际互动层面上的承认正义问题。教育正义不仅要在外部教育资源分配上合乎正义,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一种承认与尊重,更要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正义具有多个维度,是一种复合的正义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是承认的三种形式。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教育中的交往结构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其精神品格是通过教育对他的"特殊性"的承认获得发展的。教育承认包括了爱与关怀、权利的尊重、社会重视以及完整发展的内涵。在这种承认的教育关系中,不仅儿童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有尊严的自我,培养了主体间的道德感和共通感,而且教育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友爱的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旺达姆  戴庆洲  
全球化 尽管对大学与高等教育政策来说,国际化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在“全球化”的压力与紧张的笼罩下,为高校与教育政策制定者营造了一个梦幻般完全不同的环境。全球高等教育日渐暴露的变化更趋复杂、多变,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一面,加之全球化概念远没有清晰和更准确地定义。然而,全球化的概念揭示了各种变化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利兵  梁金慧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 要问题。本文从《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地区公约》出发,介绍了该公约 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进展,并对公约的发展动向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英蓓  
就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方面而言,我国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相对手国际上很多成功的案例,国内尚没有形成一种可借鉴的操作模式。作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高等教育的区域服务使命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通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寿伟  
随着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和繁荣,分配正义几乎成为唯一被信任和推崇的正义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正义也一直被分配的范式所垄断,分配范式的教育正义旨在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是消除不平等,而是避免源于承认期待伤害的羞辱和蔑视代表着教育正义的规范目标;不是分配平等或物品平等,而是对尊严的平等承认构成了教育正义的核心范畴。显然,由羞辱和蔑视所引发的教育不正义是分配正义所不能解决的,而必须通过承认的正义予以矫正。因此,分配的方案并不能单独完成教育的正义规范功能,教育正义的完备方案必须由分配范式和承认范式共同型构,以形成出一种复合的教育正义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兰平  
增加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将会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在增加来日本学习的外国学生人数和雇佣外籍公民担任日本大学教师的初始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论述了自8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方面,指出一个互补的国际交流运动正在兴起,已渗透到日本教育的各个方面.文章还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相应的预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乐  
个体化社会已经来临,其表现为人们从传统社会形式与义务中解放出来,不得不独自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并以从众的无意识方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趋同。承认有三种形式:情感关怀、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生活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因为重建社会关系、摆脱身份焦虑、寻求自我认同都离不开他人的承认。个体化社会的教育更需要给予儿童以承认,这是由儿童情感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化社会的教育中充斥着大量的蔑视所决定的。承认的教育需要把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共同体的建构,并以此展开三种形式的教育承认:给予每个学生以教育爱;承认每个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成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兴起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抗争,发展为系统的、制度化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多元文化主义从追求差异到差异平等再到文化之间相互承认,走过了一条复杂曲折的道路。这一过程伴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结构的历史演变,也是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博弈过程。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中把握多元文化主义,准确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实质以及面临的困境,研究这一理论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文化的局限性,分析这一理论对建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素敏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并认真面对,以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如何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发挥耕地的综合效益,是当前国土资源科技的重要研究领域。我们不能片面地就强调耕地利用管理、保障粮食安全而论耕地保护,而应深入剖析耕地对于满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孔钢城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