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6)
2023(2821)
2022(2360)
2021(2400)
2020(2064)
2019(4764)
2018(5074)
2017(8790)
2016(4927)
2015(5320)
2014(5479)
2013(5476)
2012(5045)
2011(4714)
2010(4813)
2009(4598)
2008(4445)
2007(3710)
2006(3612)
2005(3349)
作者
(15659)
(13215)
(13116)
(12820)
(8287)
(6507)
(6218)
(5106)
(5066)
(4693)
(4690)
(4534)
(4485)
(4369)
(4347)
(3976)
(3968)
(3964)
(3877)
(3836)
(3499)
(3392)
(3309)
(3057)
(3041)
(3015)
(2980)
(2885)
(2790)
(2666)
学科
(16026)
经济(15992)
管理(10611)
(9258)
(9088)
(7069)
企业(7069)
方法(6481)
数学(5773)
数学方法(5678)
(5427)
(5366)
(5123)
(5060)
制度(5056)
(4893)
中国(4832)
体制(4730)
结构(4547)
人民(3851)
业经(3806)
(3718)
银行(3691)
(3627)
(3626)
金融(3626)
消费(3585)
(3479)
服务(3472)
税收(3352)
机构
大学(68658)
学院(68411)
研究(30094)
(26871)
经济(26090)
中国(23022)
管理(22208)
科学(19610)
理学(18386)
理学院(18094)
管理学(17650)
管理学院(17500)
(17280)
(16366)
(15973)
研究所(15698)
(14468)
农业(12867)
中心(12599)
业大(11653)
(11519)
(11432)
(10919)
北京(10629)
财经(10280)
(9577)
师范(9436)
科学院(9378)
(9338)
(8660)
基金
项目(44153)
科学(32977)
基金(30784)
研究(29126)
(28720)
国家(28466)
科学基金(22762)
社会(17045)
(16910)
自然(16043)
社会科(15921)
社会科学(15918)
基金项目(15803)
自然科(15615)
自然科学(15611)
自然科学基金(15307)
(14765)
教育(13731)
资助(13103)
编号(11575)
重点(10633)
(9686)
成果(9245)
(9092)
计划(9070)
课题(8892)
科研(8729)
(8588)
科技(8406)
创新(8183)
期刊
(37475)
经济(37475)
研究(23111)
中国(20270)
学报(14960)
(14182)
科学(12323)
大学(10652)
(10641)
学学(10001)
教育(9489)
农业(9048)
管理(8838)
(7479)
金融(7479)
经济研究(6407)
业经(5735)
(5279)
财经(5128)
(5088)
(4801)
卫生(4801)
技术(4678)
(4449)
业大(4101)
商业(4056)
资源(3833)
(3755)
问题(3481)
农业大学(3405)
共检索到114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秀娟  邢花  邵永波  
文章使用经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医疗保健支出作为医药消费量的代理变量,以城镇居民医药消费量的时序变化为评价指标,建立计量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1997—2005年30个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医药消费量的时序变化。发现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后,居民人均医药消费量在大部分年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的事实,证明医疗体制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后本文建议医疗体制改革设计要从根本入手,要考虑到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美行,顾帮朝  
关于医疗消费,当前卫生界有一种颇为权威的理论,认为医疗消费是刚性消费,即在医疗领域内,医生处于主动地位,消费者(病人)处于被动地位,供需双方难以平等。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医疗卫生事业被列入第三产业范围,社会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医疗消费也呈现有病早康复、无病保健康的多层次消费需求,消费者也从医疗消费的被动地位走向主动地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秀英,林枫,郑伟一,刘艳萍,邹富良  
医保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有病早治,通过提高卫生经济效益的方法,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是一条基本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调整职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调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供给,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过度服务和资源浪费。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醉  宋泽  张川川  
2015年开始,按照国务院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本文基于某省会城市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和支出结构的影响,为评估医药分开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及时的和严谨的经验证据。实证分析显示,从支出水平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住院费用总支出显著增加了4. 9%,但是由于病人自付比例同时出现了显著下降,自付金额没有显著地上涨;从支出结构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药费支出显著下降了9. 5%,但是护理费和治疗费支出显著增加了69. 7%和53. 4%。医药分开改革还导致患者在短时期内的就诊次数出现了显著增加。总结而言,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改善了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但是没有起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效果,也没有显著降低病人医疗成本负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庆红  赵绍阳  刘国恩  
本文基于四川省2014-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统计数据和2015-2018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分析法,从医疗机构和患者层面研究城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医药分开改革后,门诊总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短期有所下降,长期变化不明显。医院的费用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为门诊药品费用和住院药品费用均显著下降,护理和治疗等非药品费用显著增加,患者实际的医疗负担并未明显减轻。此外,8个代表性病种的住院患者数据显示药品结构也发生了策略性变化。改革后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再入院率显著降低而院内死亡率不变,其他病种住院患者的再入院率和院内死亡率均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论表明,仅仅通过医药分开改革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效果是有限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玉珍  赵金楼  齐英  武之更  
医生作为过度医疗的直接行为方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驱动此行为的利益机制是医疗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剖析医药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由利益关系促成的过度医疗利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医生可以通过医疗服务工作将医药利润变现,但出于对利益的追求过度医疗往往成为医生的必然选择,因而自然成为药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公关对象,过度医疗实际上是医药利益驱动机制下所有主体对利益追求的结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娟  南孟哲  
本文在构建中介变量模型并实证分析"医药分开"对医疗服务供给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医疗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源自两个分离:一是医方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二是需求者与支付者角色的分离。前者解释了效率不高的问题,后者解释了费用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优化医疗服务供给亟需回归医疗服务本质:把握关键要素,将改善医院和医生收入作为突破口;树立正确导向,将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作为长久之策;平衡各方利益,将财政补贴作为医药分开的主要手段;扫除制度障碍,逐步消除不合理的合约形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苏省物价局课题组  
以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标志,江苏正式启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医药价格改革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比较分析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药价格改革前后的运行情况和地区差异,客观评估基层医疗机构医药价格改革成效,研究改革措施存在的缺陷和产生的新情况新矛盾,对完善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药价格改革政策,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谊娜  
医保、医疗与医药联动(以下简称三医联动)的理论由来已久且已付诸实践,但多年来的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针对三医联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此用齿轮传动的机械原理来论证联动改革的外部动力源、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以及三医改革之间的啮合点,从而明确改革的方向,并找到改革的突破点和合适的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波  
广东省作为全国的医药价格试点改革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启动。医药价格关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广东的试点改革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对一些关注点进行探索,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枫,郑伟一,刘艳萍,王秀英,邹富良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基金的规模,决定了医疗保险的共济能力,是衡量医疗保险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镇江市通过7年的医疗保险改革,在基金筹集、基金支出和基金结余方面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医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定的共济能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汤洁茵  刘剑文  
新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亟需建立与之配套的税收制度,有必要根据医疗服务的性质、医疗卫生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本次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理念和原则对医疗行业课税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医疗服务的基本特性对其税负确定的影响,对我国当前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的相关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医疗行业税收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婕  邹俐爱  宋喜国  姚奕婷  彭常彪  
目的:以医疗费用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与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医疗费用的中介作用。结果:药品收入、医院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与医疗费用及医院经济运行质量呈正相关,医疗费用在药品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资产负债率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疗费用间接影响医院总收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加大财政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09年世界卫生经济大会在北京召开,69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共商卫生与经济和谐发展这一具有现实和长远历史意义的议题。这是一次难得的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