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5)
- 2023(8993)
- 2022(7245)
- 2021(6577)
- 2020(5220)
- 2019(11322)
- 2018(11022)
- 2017(20175)
- 2016(11021)
- 2015(12386)
- 2014(12763)
- 2013(12329)
- 2012(11774)
- 2011(11127)
- 2010(11434)
- 2009(10781)
- 2008(10364)
- 2007(9605)
- 2006(8763)
- 2005(8120)
- 学科
- 济(69570)
- 经济(69507)
- 管理(29894)
- 业(21627)
- 地方(20182)
- 方法(19746)
- 企(17746)
- 企业(17746)
- 数学(16204)
- 数学方法(16065)
- 中国(16041)
- 学(15651)
- 地方经济(14113)
- 业经(13200)
- 农(12612)
- 理论(10764)
- 制(10414)
- 财(9888)
- 融(9769)
- 金融(9761)
- 环境(9692)
- 体(9501)
- 和(9187)
- 银(8645)
- 银行(8625)
- 农业(8597)
- 行(8431)
- 经济学(8329)
- 发(8163)
- 产业(7073)
- 机构
- 学院(171702)
- 大学(171449)
- 济(77644)
- 经济(75969)
- 研究(66334)
- 管理(59167)
- 理学(49890)
- 理学院(49204)
- 中国(48770)
- 管理学(48352)
- 管理学院(48019)
- 科学(39640)
- 京(36739)
- 财(34480)
- 所(34170)
- 研究所(30991)
- 中心(28512)
- 江(26892)
- 财经(26869)
- 农(26486)
- 经济学(25445)
- 范(24870)
- 师范(24629)
- 经(24172)
- 院(24146)
- 北京(23227)
- 业大(22572)
- 经济学院(22397)
- 州(21455)
- 农业(20607)
- 基金
- 项目(109870)
- 科学(86546)
- 研究(82231)
- 基金(78188)
- 家(68620)
- 国家(68050)
- 科学基金(57222)
- 社会(53774)
- 社会科(50848)
- 社会科学(50836)
- 省(43642)
- 基金项目(40138)
- 教育(37180)
- 划(36462)
- 自然(33680)
- 编号(33159)
- 自然科(32845)
- 自然科学(32832)
- 自然科学基金(32211)
- 资助(30981)
- 成果(28187)
- 发(25931)
- 重点(25736)
- 课题(24591)
- 部(23467)
- 国家社会(23003)
- 创(22190)
- 发展(21287)
- 展(20989)
- 创新(20833)
共检索到271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邦彦 叶光毓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起源和基石。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学分析中假设条件缓释和区位选择因素增加两条主线,对区位理论的产生和衍变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一次逻辑梳理,使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论体系、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理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永中
西方区位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艾永中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理论研究区域发展条件的局部优化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西方区位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农业区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戴翔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出现诸多不适应性,亟待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的引领理念、以"开放"为基本导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为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指明了方向,必将在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时代价值。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是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逻辑。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新阶段需要有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其具体实现路径是走"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包容联动"的开放发展之路。实践中,中国表现出了大国担当和责任,已经走在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的实践道路上,并仍将不遗余力地为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瑞龙
中国经济学需要一个扎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中国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揭示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及微观主体的行为方式。中国微观经济学核心命题的内在规定决定了我们不应照搬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直面中国现实,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形成中国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体系。本文认为,共享是中国微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发展体现了中国微观经济学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改革是中国微观经济学的实践逻辑。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各个微观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来协调,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从而合作与竞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享发展成果的微观机理。中国微观经济学以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这一特征性事实为研究对象,在竞争与合作的微观分析框架下揭示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背后的微观经济学逻辑。同时,中国微观经济学特别关注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这两个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关键词:
战略逻辑 理论体系 因果映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关键词:
战略逻辑 理论体系 因果映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毅
通过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审计关系层面和审计理论体系要素进行剖析,指出产权动因贯穿于审计理论体系各要素中。因此,应以产权动因论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新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静 李保刚
建立我国审计理论体系是当前审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审计理论有何现实价值?现有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审计理论体系如何构建?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内容。
关键词:
审计理论 逻辑起点 审计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霞
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的开端,是正确理解这门科学所必须研究的问题。根据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可以得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逻辑起点的商品,实际是从世界市场商品中抽象出的商品一般。世界市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顶点,遍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每个研究层次的各个阶段,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结构,使得马克思又把世界市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归宿。明确世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霞
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的开端,是正确理解这门科学所必须研究的问题。根据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可以得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逻辑起点的商品,实际是从世界市场商品中抽象出的商品一般。世界市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顶点,遍布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每个研究层次的各个阶段,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结构,使得马克思又把世界市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归宿。明确世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寿义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直以来并没有能够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完全认可,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一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缺乏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一些区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没有规范的界定,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显得杂乱无章。本文试图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几个关键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空间 区域经济学 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方方 孙曰瑶
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发展可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且这一作用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会因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异质性,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是数字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路径,即数字产业发展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而间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据此,应以推动以数字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强化技术创新研发为抓手,以优化劳动力结构为重点,以强化区域协同互动为支撑,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胤晨 张智勇 文传浩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选择。鉴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应以实体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基于这一目标,在回溯产业结构及产业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概念,并阐明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既有研究的“单层式”解读不同,本文建构涵盖一个目标体、四类域态面、两项助力轴的“一体、四域、两助力”多层式理论框架,通过剖析“体系内链接”“体系外助推”协同运行机理,进一步阐释构建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所蕴含的“自上而下”传导、“域态链接”融通、“自下而上”反馈三重实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