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7.120.3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6)
2023(10698)
2022(9073)
2021(8301)
2020(6847)
2019(15485)
2018(15019)
2017(29495)
2016(15575)
2015(17820)
2014(17267)
2013(17072)
2012(15625)
2011(14014)
2010(13555)
2009(12317)
2008(11773)
2007(10213)
2006(8851)
2005(7628)
作者
(43428)
(36461)
(36307)
(34202)
(23379)
(17693)
(16512)
(14195)
(14041)
(12874)
(12778)
(12371)
(11669)
(11368)
(11333)
(11229)
(10829)
(10823)
(10649)
(10576)
(8887)
(8871)
(8801)
(8468)
(8125)
(8075)
(8031)
(7915)
(7443)
(7173)
学科
(70159)
经济(70081)
管理(43301)
(39976)
(32051)
企业(32051)
方法(31710)
数学(28596)
数学方法(28357)
地方(20102)
中国(18314)
(18190)
(16423)
业经(14052)
(12962)
农业(12504)
(12455)
贸易(12450)
(11977)
(10917)
地方经济(10829)
环境(10273)
(9716)
金融(9713)
(9655)
财务(9645)
财务管理(9610)
(9178)
理论(9153)
企业财务(9043)
机构
学院(215888)
大学(215090)
(88338)
经济(86589)
管理(82092)
研究(72778)
理学(71686)
理学院(70839)
管理学(69703)
管理学院(69329)
中国(54177)
科学(45067)
(44551)
(40450)
(35832)
(35387)
中心(34158)
(32757)
财经(32687)
研究所(32347)
业大(31681)
(29805)
(29697)
师范(29352)
经济学(28393)
农业(28291)
(27493)
北京(27043)
(26246)
经济学院(25846)
基金
项目(154480)
科学(123177)
基金(113175)
研究(112701)
(99131)
国家(98311)
科学基金(85062)
社会(73502)
社会科(69713)
社会科学(69696)
(61278)
基金项目(60472)
自然(54714)
自然科(53457)
自然科学(53441)
自然科学基金(52494)
教育(52137)
(51854)
资助(45359)
编号(44794)
成果(35500)
重点(35260)
(34555)
(34281)
(32648)
课题(31629)
国家社会(30896)
创新(30483)
科研(29781)
教育部(29667)
期刊
(94165)
经济(94165)
研究(61947)
中国(41028)
学报(33979)
(31572)
科学(31377)
(30625)
管理(28845)
大学(25750)
学学(24259)
教育(23030)
农业(21300)
(19218)
金融(19218)
技术(17732)
业经(16285)
财经(16056)
经济研究(16008)
(13920)
问题(12937)
(11593)
资源(10849)
商业(10329)
(9926)
(9695)
图书(9599)
(9589)
统计(9568)
技术经济(9421)
共检索到3111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蕾  仝德  邓金杰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通过构建城镇群等城市联盟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积极有效的手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先后形成的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城镇群,通过城市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扩散,带动区域整体水平,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不同层次下各城市及区域主要产业就业人口区位商的计算比较,揭示了珠三角区域在制造业方面,大珠三角区域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及泛珠三角区域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体现了不同层次城镇群内各行业的竞争发展趋势,由此验证了建立不同层次城镇群的必要性和竞争优势,为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枫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总结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的特征,并对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凌  
构建泛珠三角合作平台是9+2各方谋求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合作要建立在利益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一个关键性的举措就是实现香港与深圳的经济一体化和同城化,建设一国两制下的双子城,进而充分发挥香港既面向内地,又面向国际的“两个扇面的作用”,构建泛珠三角的核心区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雪琴   马玉梅  
本文聚焦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群,以城市群涉及的地级市数据为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测度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首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消费活力Dagum-基尼系数均不断缩小,各地消费活力逐渐趋于均衡,且不同城市群组间差距缩小是导致消费活力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的主要原因;其次,尽管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整体消费活力正在逐渐提高,但不同区域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变化过程呈现明显异质性。据此,本文在促进不同城市群消费市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德平  
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应将发展的视野和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点放在都市圈的构建和整合之上。应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的发展思路是“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清  
生态文明为发展中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条科学之路。作为世界工厂重镇的大珠三角经济区,未来不仅应该在经济增长中领先,更应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领先,发展方向应是建设生态珠三角,成为生态文明从理念见于现实的试验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发展趋势,其最大特点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区域经济整合,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按国际标准进行的区域经济整合,而CEPA将进一步推动这种整合。但这一区域的经济整合近年来之所以处于迟缓和停滞状态,其原因既有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也有这个地区的经济基础问题,还有现行政策和制度的制约和束缚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飞  黄耀丽  郑坚强  李凡  
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形象差异性和可整合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在于形象的整合,而旅游线路促销中则应突出各自形象的差异性,差异和整合共同存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在对大珠三角城市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城市间形象的亲疏关系和可能进行的形象板块划分,这将为大珠三角今后旅游合作中对外推广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操作的策略,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区域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秀莲  
作为泛珠三角内地9省与东盟贸易往来的桥头堡,西南次区域虽然对泛珠与东盟贸易总额的增长作用不大,但其较大的贸易结合度,表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正是西南次区域和东盟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双方的贸易交往不断增长。在这种增长中,西南次区域与东盟的主要贸易商品呈现出互补性,但是具体到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又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上述阐述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容静文  
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战略意义,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对广西利用外资有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泛珠框架下广西利用外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项指标对广西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未来增长潜力进行客观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治  曹鑫  
泛珠三角各成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会成为阻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因素。通过协调影响泛珠三角区城差异的各因素,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筱芳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的整合,应当尽快摒弃“辐射”、“影响”、“带动”等过去惯有的思维,强调以“和谐”为主题,以“互动”、“双赢”为结果。通过构建区域和谐整合的价值链、区域内紧密关联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内工贸一体化对接的生产贸易链、区域高层协调解决机制、行业协作管理组织、整合的区域文化等策略,最终达到区域内产业结构一体化,构建出一个真正整合态势的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志阳  
文章在论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如何消除三类障碍、实施区域共同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自组力的理论,对自组力的来源、性质、结构、机能等进行了论述,并依据此理论提出了建立我国纵横结合新体制的改革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菁  张天教  廖翔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至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为创造区域科技合作发展的新机遇,拓展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空间。文章从"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要素、动力分析探索了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有利于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王娟  陈杰  
四川在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中,既要发挥资源能源和重工业等传统产业优势,更要客观审视四川的区位制约因素,积极发展短小轻薄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临空产业;不仅要用四川丰富的资源能源吸引东部产业转移,还要重视产业链招商和培育产业集群;既要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借助泛珠合作拓展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对外开放,发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作用拓展国际资本市场和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同时要强化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尤其要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